山林生活:育秧新希望
结束了一天的土地翻整工作,陈大山一家虽然身体疲惫,心里却满是对新一年的憧憬。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屋内,唤醒了熟睡的一家人。今天,他们要开始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育秧。
小虎一睁开眼,就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嘴里念叨着:“今天要育秧啦,我要去帮忙!”姐姐也笑着起身,和小虎一起洗漱。陈大山和刘寡妇早已在厨房忙碌,准备着早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烤红薯,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陈大山一边吃着红薯,一边说道:“育秧可是个精细活儿,关系到今年水稻的收成。咱们可得格外用心。”小虎和姐姐连忙点头,眼中满是认真。
吃完早餐,一家人来到院子里,将事先准备好的育秧盘、种子和营养土一一搬了出来。陈大山先把种子倒入一个大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开始浸泡种子。“这一步很关键,能让种子吸饱水分,更快发芽。”陈大山耐心地给小虎和姐姐讲解着。
小虎和姐姐蹲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爹,要泡多久呀?”小虎好奇地问道。陈大山回答:“大概要浸泡两天,期间还要换水,保证种子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浸泡好种子后,陈大山和李知青开始往育秧盘里装填营养土。营养土是他们提前用山林里的腐叶土、农家肥和细沙混合而成的,富含各种养分,能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小虎,姐姐,你们来试试把营养土装匀。”陈大山递给他们两个小铲子。小虎和姐姐接过铲子,小心翼翼地将营养土装进育秧盘里,努力把土面刮平。一开始,他们装得不太均匀,不是这边多了,就是那边少了。但在陈大山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看,我装得怎么样?”小虎自豪地举起育秧盘。陈大山笑着点头:“小虎装得真棒,再轻轻压一压,让土更紧实些。”
装完营养土,就该播种了。陈大山把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均匀地撒在育秧盘里。小虎和姐姐也跟着学,他们用小手抓起一把种子,轻轻撒在土面上,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他们对丰收的期待。
“记住,种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秧苗才能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陈大山在一旁提醒着。
播完种后,陈大山又在种子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营养土,就像给种子盖上了一层温暖的被子。“接下来,要把育秧盘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每天还要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陈大山说道。
一家人小心翼翼地将育秧盘搬到了事先搭建好的简易温室里,温室里的温度和湿度都能满足秧苗生长的需求。小虎和姐姐看着摆放整齐的育秧盘,心中充满了期待。
“姐姐,这些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呀?”小虎问道。姐姐想了想,说:“大概过几天吧,等它们发芽了,我们就能看到一片嫩绿啦。”
中午,刘寡妇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香喷喷的野鸡肉炒青椒、凉拌野菜,还有热气腾腾的米饭。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上午育秧的心得。
“今天大家都干得不错,育秧是个好开头。”陈大山笑着说。小虎夹了一块野鸡肉,开心地说:“等秧苗长大了,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大米啦!”大家都被小虎的话逗笑了,笑声在屋子里回荡。
下午,陈大山和李知青继续在院子里忙碌,他们修理了一些农具,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灌溉系统,为后续的农田管理做准备。小虎和姐姐则在温室里,仔细地观察着育秧盘里的动静,时不时给种子喷点水。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晚餐,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刻。晚餐过后,大家坐在悦荷亭里,看着天上闪烁的星星。陈大山给孩子们讲起了关于农耕的故事,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到先辈们的辛勤劳作,小虎和姐姐听得入神,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又多了几分。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里,陈大山一家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育秧的征程。他们在山林的怀抱中,为梦想耕耘,期待着嫩绿的秧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