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泽看到长孙皇后那温暖如春的笑容,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他快步走上前去,扑进了长孙皇后的怀抱,声音有些颤抖地喊道:“阿娘!”
长孙皇后紧紧地拥抱着“小公主”,轻轻拍着他的背,柔声安慰道:
“兕子,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
李浩泽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摇头道:“阿娘,窝不是兕子,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原来是小嚷君吖!什么好消息要告诉阿娘?”长孙皇后好奇地问道,眼中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在她看来,无论是小兕子还是小嚷君,都是她心爱的孩子。
李浩泽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激动:“阿娘,我们成功仿制出了收音机!”
“收音机已经造出来了?!”长孙皇后惊讶地问道。收音机这个新奇的概念,她还是从小兕子口中得知的。
她原本以为要制造出这种具有神奇功能的物品,至少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却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实现了。
长孙皇后在震惊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欣喜和骄傲。
“是的,阿娘!我们已经成功制造出了收音机,而且效果非常好!”
李浩泽边说边冲随其而来的添香招手,“香香,把收音机拿过来,给阿娘听听!”
添香闻言,立刻小心翼翼地捧着收音机,走到长孙皇后跟前,递了过去。
长孙皇后接过收音机,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造型奇特的物件。
“小公主”伸出小手,轻轻按下了收音机的开关。
随即,一个清晰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长孙皇后惊讶地看着手中的小盒子,这声音,竟是从这小小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的。
她抬头看向“小公主”,眼中满是询问。
李浩泽得意地笑,解释道:“阿娘,这就是收音机的神奇之处,它能捕捉远方的声音,将其传递到此。
现在播放的,是我们电台的播报员正在朗读的《千字文》。”
长孙皇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震撼。她意识到,这项技术的发明将会对大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传播知识、沟通信息的媒介。
“这真是太神奇了!”长孙皇后由衷地赞叹道,“小嚷君,你们做得太棒了!”
李浩泽听到长孙皇后的夸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他知道,自己和小公主、工坊工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大唐带来了一项划时代的科技成果。
“阿娘,这只是开始。”李浩泽信心满满地继续介绍道,“阿娘你看这里,是用来调节频道的。”
说着,他指了指收音机上的一个旋钮,轻轻转动起来。
收音机里的播报声随之消失,变成了刺啦刺啦的电流声。
李浩泽则一本正经地介绍道, “这里可以接收到不同的频道,每个频道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
比如,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专门播报新闻的频道,及时传递大唐各地的消息;
还可以有讲故事、唱歌的频道,供人们休闲娱乐。”
“当然,现在咱们的收音机刚刚被仿制出来,还没来得及搞那么多电台。”
“不过阿娘你放心,给我一些时间。
我一定会让收音机变得更加实用、更加有趣!”李浩泽信心满满地保证道。
长孙皇后看着“小公主”那充满热情和决心的脸庞,心中的欣慰难以言表。
她知道,这个孩子总是能够给她带来惊喜和希望。
“好孩子,阿娘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长孙皇后温柔地抚摸着“小公主”的头,眼中满是鼓励和期许。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小嚷君,你这些天跟小兕子一起研发这样的奇物,也累坏了吧?”
“走,跟阿娘回寝宫去!阿娘给你准备了好吃的点心,咱们边吃边聊。”
李浩泽听后,眼睛一亮,他确实饿了。
他笑着点头,被长孙皇后怀抱着向寝宫走去。
一路上,长孙皇后与“小公主”聊着收音机的种种可能,她对于这个新奇的物件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而李浩泽也兴致勃勃地为长孙皇后解答着各种疑问,同时心中也在暗暗规划着未来电台的发展蓝图。
当两人来到寝宫时,一桌丰盛的点心已经准备好了。
长孙皇后拉着李浩泽坐下,亲手为他夹起一块精致的糕点,笑着道:“来,尝尝这个,这是你最喜欢的口味。”
李浩泽感激地接过糕点,咬了一口,满足地点头道:“嗯,真好吃!谢谢阿娘!”
长孙皇后看着“小公主”那满足的模样,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她深知,这个孩子不仅聪明伶俐,还懂得感恩与回报,这让她感到无比的欣慰与骄傲。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又是数个星期过去了。
夏天的脚步悄然而至,长安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阳光透过葱郁的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热,人们的着装也开始变得轻薄透气,各色轻纱薄裙、短打衣衫成为街头的主流。
孩子们的笑声在街头巷尾回荡,他们或追逐嬉戏,或捉迷藏,尽情享受着夏日的欢乐。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书籍的普及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自从印刷厂建成以来,海量的廉价书籍经明达书屋涌入民间。
使得更多的百姓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原本被世家大族把控的书籍,学习知识。
然而,由于那些教书的先生基本都受到世家大族的把持,而皇家开办的则被世家大族子弟占据,普通百姓难以进入。
这使得许多想要学习的百姓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于是,这些得到书籍的百姓,为了能让自家的孩子能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纷纷不惜花费重金,甚至变卖家产,只为求得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先生,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