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儿吃饭的是权贵富商们,不在乎溢价,只为追求美食和服务品质。
正是这种经营模式带来了丰泽园丰厚的利润,也让员工享有高额薪酬。
按新要求推行普惠价格,势必大幅调低菜价。
即使价格减半再减半,许多普通家庭也觉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失去高额溢价意味着大家的工资也会缩水很多。
虽然大家心里不愿意看到这些改变,但毕竟石经理提到这是国家的新政策。
面对这些改变,他们虽有心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况且,新社会的愿景的确是如此: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读得起书。
四年过去了,这些变化他们都历历在目。
山间再不见荒凉,街头不再有饿殍,寒冬也不再是冻死人的季节,连 ** 的人都少了。
四九城里开设了多所小学,寻常人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就连丰泽园的员工也从中获益匪浅,因此无人反驳。
“那么其他的餐馆呢?济丰楼、泰丰楼、东兴楼呢?”
一个伙计问道,这些都是城中着名的老字号餐厅。
“一样,这正是我们改革的目标。”
石通道,语气坚定。
众人默默无语,既然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他们又能说什么呢?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
话说到这个地步,众人只好散开,各归其位。
面对这次改革,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未来将会如何,他们也不得而知。
当天下午,田正业大师傅正在房间休息。
作为丰泽园的专灶厨师,他有自己的单独休息室,曾经还有小厮伺候着。
喝了一口茶后,田正业叹息一声。
对他这样的顶级厨师范而言,这次改革的影响最大。
栾学堂曾与几位师傅谈到过厨师评级和薪酬问题。
即使他们的厨艺能评为最高级,但薪资待遇却不如从前。
“唉!”
有时候田正业想着,或许跟栾掌柜一起去闯荡也不错,但这又谈何容易,一家老小怎么能够说走就走,尤其是到遥远的海外。
“算了,一辈子挣得够多了,也算是提前退休了,好歹是个铁饭碗。”
田正业自我安慰道。
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傻柱的声音随之传进来。
“师傅,在不在?”
“进来吧,傻柱。”
田正业知道傻柱过来肯定是因为改革的事儿。
“师傅,这次丰泽园改革对像我这样的学徒会有影响吗?”
进来的傻柱先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坐下来,满脸忧心忡忡。
对他这种学徒来说,情况最为尴尬。
后厨、堂前跑腿以及杂役,所有正式员工都有安排,但学徒既不在编制之内,也不是真正离开。
傻柱本来想出师后留在丰泽园工作,但现在他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当然有影响!”
田正业看了一眼徒弟,对他很满意。
“傻柱,我就直接告诉你了。”
“最近一段时间,丰泽园不打算招收新的师傅了。
所以你想出师后留在丰泽园的计划暂时行不通了。”
以目前丰泽园的情况来看,不削减现有的厨师已经算是好的结果,再招新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即使要招人,待遇肯定也无法与以前相比。
虽然石经理提到有半年的缓冲期,但这针对的只是老员工。
像你这样的新入职者,肯定会按照新的标准来评定工资,依照考核后的职称发放报酬。
说到职称考核,说实话,田正业也摸不清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即便他是公认的四九城顶尖川菜大师,同样也需要参加这种厨师等级考试。
否则,半年之后他的薪水也只能按最低标准发放。
“这段时间是不会招人的。”
傻柱有些着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丰泽园成为专灶师傅。
然而如今师傅告诉他丰泽园不再招人,让他感到有些迷茫和无所适从。
“师傅,这段不招人的时间会有多久?以后还会再招人吗?如果能等下去的话,我还想留在这里。”
对于他来说,留下来的不只是为了丰泽园的高薪,更因为这里有众多一流的厨师,大家一起交流经验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厨艺。
“按照石经理的说法,丰泽园正在进行平民化改革。”
如果这次改革失败,现有的员工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即使改革成功,丰泽园也只能变成一家普通的餐馆,跟四九城的其他任何一间馆子没什么区别。
“工资待遇也不会特别好,那时留在丰泽园还有什么意义呢?到时候怕是很多人也会离开。”
田正业摇摇头说道。
这正是他不看好此次改革的原因之一。
现在丰泽园的这批大厨都是四九城手艺最好的一批人,让他们去做那些普通厨师都能做的菜,是对他们技艺的轻视。
如果丰泽园沦为一个最普通的饭馆,大家自然而然不会继续留下来,就连田正业自己也在考虑其他出路。
“师傅,那我该怎么办呢?”
傻柱愣住了,如此说来,丰泽园的确不是合适的地方,可如果不待在这里,他又该去哪儿?去老八大楼或四九饭店吗?
但按照石经理所说,那些地方也面临相似的改革。
“要不你去找找王建设吧,他见多识广,或许有好的建议。”
田正业站起来对他说,决定去找王建设打听一下情况。
“去找王建设大哥?他知道什么呢?”
傻柱有点疑惑地问道。
虽然他非常钦佩王建设的厨艺,知道他手艺精湛且熟悉多种菜系,但对于这种政策上的问题,他觉得王建设可能也不甚了解。
“嘿,你别小看王建设。
你觉得随便谁都能在这个年纪掌握如此全面的厨艺?”
田正业笑道,“仅是记住那么多菜谱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栾掌柜说了,以后如果我们碰到拿不准的事,可以多请教王师傅,听听他的建议。”
“为什么不直接找栾掌柜呢?栾掌柜可比王师傅厉害多了。”
傻柱笑着说。
栾学堂的成就并不逊色于王建设。
从一个小小的乞丐开始,他一路成长为跑堂的小工,最终成为了丰泽园的大掌柜,这样的历程绝非一般人能够实现。
除了经商有道,他还精通烹饪,厨艺几乎达到了通灶师傅的水准。
而他在待人接物上的本事,也让傻柱觉得,这种事找栾掌柜肯定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