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什么时辰了?”李盼儿听到李昭起来的动静,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
“应该过午时了。”李昭看了一眼外面的日头,她也被锻炼的能凭借天色分辨时辰了。
“那我再睡会儿。”她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
好不容易能歇下来,势要把这些日子没睡足的觉都给补足了。
李昭拉开了房门走了出去,外面院子里这会儿没人,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都缩在各自的房间里没出来。
李昭拿出自己的刀,在廊下练习起自己的刀法来。
上次受的内伤到现在差不多也慢慢的好了,她迫切的想要变得更强,只有更强,再面对任何意外时她都能有自保之力。
完整的练完一套刀法后,她转头看向了在一旁偷看的王正明。
“李叔,我不是故意偷看的。”王正明见被她发现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走了出来。
“无妨。”
这也不是他看几眼就能学会的,真要看几眼就能学会,那得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了。
“李叔,你收不收徒弟啊?”王正明走到她跟前殷勤的递了块帕子让她擦汗。
李昭看着那块皱皱巴巴散发着一股奇怪味道的帕子沉默了,还擦什么汗啊,这些天汗流了又干,干了又流,早就习惯了。
她把刀收好,没接他的帕子:“怎么?你想学?”
王正明立马点头如捣蒜,一双眼睛亮的吓人。
他想学很久了,做梦都想成为李叔这样厉害的人。
“你要弃文从武的话,就不怕你爹生气?”李昭笑了笑。
王秀才要是知道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想要学武怕是会气的不行,大齐朝虽然没有特别重文轻武,但是武将的地位就是不如文官高的。
想要走科举入仕的文人,对武夫总是会有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王秀才也有,只是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恭恭敬敬的对她。
“可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读了那么多年了,钱也花了许多,连个童生都没考上。”王正明叹了口气。
“你爹考虑的如何了?是去京城还是与我一道去汉宁府?”李昭岔开了话题。
若不是同行之人的话,那还收什么徒啊,没的白费功夫。
“我爹还没说,他一直都没睡,我给您找他去!”王正明想起这件大事还没解决,立马转身去找他爹去了。
其实他内心里是想和李昭走的,赵家他跟着他爹也去过不少次,每次面对那些人他都得点头哈腰的当个跟班,就是自家的表哥,怕是从心里也没真正把他当表弟。
两家的家世悬殊,人家看不上他们,何必凑上去热脸贴冷屁股。
但这事儿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得看他爹和大伯怎么想了。
李昭没等多久,不一会儿王正明就带着他爹和他大伯过来了。
“考虑的如何了秀才公?”李昭直接开门见山,示意他坐。
这廊下有一套石桌椅,要是以前,坐在这廊下看满院子的景色倒不失为是件惬意之事。
但如今植物都被晒死了,只剩一大片一大片的枯枝树叶。
王秀才几人坐了下来。
王秀才擦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脸上便也带出来了几分,李昭看他神色便明白了过来。
“李兄弟,我跟大哥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去京城。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不说别的,咱们逃荒出来的灾民,按朝廷律法是得降籍一等的,在京城的话有赵家帮忙,应该可以免于降籍。”
“但咱们若是去了汉宁府,这无依无靠的,就不好弄了呀。”王秀才苦言劝道。
之前在山洞时他没想到这一点,后面回过神来才想起来,就是为着这事儿,他也必须要去京城才行。
士农工商,他们这一大群人都是农,再降的话要有技艺就是工户,不然只能降为商户,这是王秀才绝对接受不了的事情。
李昭倒是不知道这一点,她穿过来的时间不长,对这大齐律法也不太清楚,听到他这么说,还真得好好想想了。
大齐重农抑商,商户地位低下,不能科举入朝为官,不能穿丝绸衣物,还要多缴纳各种税收,属于下九流。
就是李盼儿之前嫁的杜家那也不是完全的商户,杜家让旁支走商,主家在安顺县有许多田地属于大地主,小龙凤胎的户籍上登记的也是农不是商。
若成为商户社会地位低下,特别是她们没有根基依靠,那真是人人都可以欺辱了。
但若去京城借了赵家的势,得了人家的利,那就是真的上了赵家的船了。
赵家是个什么情况,站的到底是谁的队她一无所知,比起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来说,降籍就降籍吧。
现在律法是这么定的,但要是之后人口损失过多,没有人种地了,朝廷就该急了,也不一定真的就会降籍。
“朝廷得以农为本,现在旱情严重,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粮食歉收自然交不上税粮,朝廷需要农民好好的种地交税,如今逃难的人这么多,地都荒了,若是把咱们这些逃难之人全降籍,那让谁种地去?律法是律法,但是上头并不会完全不知道变通的。”李昭看着他说道。
可以的话,王秀才这个现成的老师她还是不想这么轻易放走。
王秀才沉默了下来,法不责众这四个字出现在了他的脑海,到底要不要去京城一事又让他纠结了起来。
王青田叹了口气:“李兄弟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也只是你的猜测,但是律法是已经定好了的,若是朝廷并不做什么改变,那被降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他不敢赌,去了京城有赵家这个现成的靠山在,何必去冒险呢?
而且陈叔的两个孙子都是习过武会武的,一路上有了他们助力,其实李昭的存在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至于赵家站队的事,王青田觉得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根本就不用想那么长远,神仙打架,可不关他们这些蝼蚁的事。
王秀才看了他大哥一眼,还是坚定了去京城的想法。
“多谢李兄弟这一路相护,既然咱们意见相左不同道了,那便就此分开吧。”
李昭不再多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