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宛如一把金色的利剑,穿透四合院厚重的晨雾,洒落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李阳从睡梦中早早醒来,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显然昨晚在思索搬运大件瓷器的办法时辗转难眠。但此刻,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炽热的坚定,没有丝毫的疲惫。因为他深知,那些还未转移的大件瓷器,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落入心怀不轨之人的手中,成为四合院难以承受之痛。
李阳迅速穿衣洗漱,顾不上吃一口早饭,便匆匆来到院子里。他的目光在院子的各个角落扫视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在这里见过的各种物件,试图从中找到能解决难题的关键。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院子角落的杂物堆上,那里有几块旧木板和一些绳索,在晨曦的映照下,似乎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用这些材料,说不定能做个简易平板车出来。”李阳兴奋地自言自语,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杂物堆前,蹲下身子,开始仔细翻找可用的木板。这些木板有的布满了青苔,有的已经腐朽,但李阳并不气馁,他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眼力,在一堆木板中挑出了几块还算结实的。
“这块不错,虽然有点短,但可以拼接起来。还有这块,厚度也够,能承受一定重量。”李阳一边挑选,一边低声念叨着。每拿起一块木板,他都要仔细检查一番,轻轻敲击木板,听其声音判断质地是否坚实。挑选完木板后,他又将目光投向那些绳索。绳索有的已经磨损,有的断成了几截,但李阳不慌不忙,他把那些较长、较结实的绳索挑出来,放在一旁备用。
准备好材料后,李阳开始动手制作平板车。他先用绳索将挑选好的木板捆绑在一起,试图搭建出平板车的框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木板总是不听使唤,刚绑好这头,那头又松开了。李阳皱着眉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没有放弃,不断调整着绳索的位置和捆绑的方式。
“哼,就不信弄不好你。”李阳咬着牙,手上的动作愈发坚定。经过一番努力,平板车的框架终于初步成型。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但李阳知道,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框架搭好后,接下来就是安装轮子了。李阳在院子里四处寻找,终于在一间废弃的杂物间里找到了几个旧轮子。这些轮子有的生锈了,转动起来嘎吱作响,但李阳如获至宝。他将轮子一个一个地安装在平板车框架的底部,用绳索和一些旧铁丝固定好。在安装过程中,轮子的位置总是不太对,李阳不得不反复调整,每调整一次,都要花费不少力气。
“这轮子可真难伺候,不过只要能把大件瓷器顺利转移,一切都值得。”李阳一边费力地调整轮子,一边给自己打气。
就在李阳忙得不可开交时,二大爷刘海中哼着小曲从屋里走出来。他看到李阳在院子里摆弄着一堆木板和轮子,满脸好奇,走上前问道:“李阳,你这是在干啥呢?一大早就在这儿捣鼓。”
李阳抬起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二大爷,我在做个简易平板车,想着用它来搬运那些大件瓷器。您看,这框架已经搭好了,轮子也快装完了。”
刘海中绕着平板车转了一圈,仔细打量着,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嘿,你这小子还挺有想法。不过,就这几个破轮子,能行吗?这大件瓷器可沉得很呐。”
李阳自信地拍了拍平板车,说道:“二大爷,您放心。我选的这几块木板都挺结实,轮子虽然旧了点,但我会再加固一下。而且,咱们到时候多找几个人帮忙,肯定能行。”
刘海中点点头,说:“行,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二大爷说。我虽然年纪大了,这点力气还是有的。”
李阳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二大爷。等平板车做好了,还真得麻烦您和大家一起帮忙搬运。”
两人正说着,一大爷易中海和三大爷阎埠贵也走了过来。易中海看到李阳制作的平板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李阳,你这办法好啊!有了这个平板车,搬运大件瓷器就有希望了。”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仔细观察着平板车,说道:“嗯,想法不错,但细节还得再完善一下。比如,轮子的轴要加固,不然承受不了太重的东西。还有,平板车的表面得铺上一些柔软的东西,防止瓷器在搬运过程中磕碰。”
李阳连忙点头,说道:“三大爷,您说得对。我这就去想办法加固轮子,再找些软布来铺在平板车上。”
在大爷们的建议和帮助下,李阳继续完善平板车的制作。他找来一些粗铁丝,将轮子的轴紧紧缠绕,加固了轮子的稳定性。又从家里找出几块旧棉被,剪成合适的大小,铺在平板车的表面。经过一番精心打造,简易平板车终于大功告成。
李阳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拍了拍平板车,仿佛在和一位即将并肩作战的战友打招呼:“好伙计,就靠你了。”
然而,李阳知道,制作出平板车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将那些沉重的大件瓷器安全地搬到平板车上,再顺利转移到地下室,依然是个巨大的难题。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想法,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保护好四合院的珍贵瓷器。
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听到消息,也纷纷赶来帮忙。他们看着李阳制作的平板车,都露出了惊讶和佩服的神情。
“李哥,你这平板车做得真不错,一看就结实。”一个年轻小伙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李阳笑着说:“大家过奖了。这还得靠大家一起帮忙,才能把瓷器顺利转移。现在,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瓷器搬到平板车上。”
众人围在一起,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人提议用杠杆原理,找根粗壮的木棍,将瓷器撬到平板车上;有人则建议在平板车旁边搭个斜坡,慢慢将瓷器推上去。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
李阳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建议,心中也在不断盘算着。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和危险的赛跑,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最终,他综合大家的意见,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搬运方案。
“好了,大家听我说。咱们先按照刚才说的,搭个斜坡,然后用绳索把瓷器固定好,慢慢推到平板车上。在搬运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让瓷器有任何损伤。”李阳神色严肃地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找来了一些木板和砖块,在平板车旁边搭建起一个斜坡。斜坡的角度经过精心计算,既要保证能顺利将瓷器推上去,又不能太陡,以免瓷器在推动过程中滑落。
在搭建斜坡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有的负责搬运木板,有的负责固定砖块,忙得不亦乐乎。李阳则在一旁指挥,不时地检查斜坡的搭建情况,确保安全稳固。
斜坡搭建好后,众人来到放置大件瓷器的房间。第一件要搬运的是那个一人多高的青花瓷瓶,它静静地伫立在房间中央,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李阳走到花瓶前,轻轻抚摸着瓶身,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担忧。
“大家都小心点,这花瓶可是宝贝,千万不能有闪失。”李阳再次叮嘱大家。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绳索绕过花瓶的底部,打了个结实的结。然后,几个人站在花瓶的一侧,用力将花瓶抬起,慢慢朝着斜坡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花瓶的重量让大家的手臂都有些颤抖,但他们咬紧牙关,一步一步稳稳地前进。
“加油,稳住,别着急。”李阳在一旁鼓励着大家,同时密切关注着花瓶的移动情况。
当花瓶被顺利推上平板车后,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李阳立刻指挥大家用绳索将花瓶牢牢地固定在平板车上,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晃动。
“好,第一个花瓶成功上车,大家干得不错。咱们继续,争取把所有大件瓷器都安全转移。”李阳兴奋地说道。
众人干劲十足,继续投入到搬运工作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件又一件大件瓷器被成功搬到平板车上,朝着地下室缓缓驶去。然而,就在搬运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