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国昌叫朱江和手下的人就在他的庄园休息,他去腊戍城打听消息。
吃过早饭,杨明远和杨明姝兄妹邀请朱江一起去庄园外面兜风。
这天是阴天,气温正合适。
杨明姝提出到山上野炊,杨明远安排下人带着东西跟随他们。
三人一同登上城外的一个小山,此处视野开阔,腊戍城和整个腊戍盆地尽收眼底。
这个时代,腊戍城还很小,甚至还难说是一个城市,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集镇。
城外都是农田。
这时代开发也还不够,到处都是苍翠的树木。
站在山上俯瞰下面,令人心旷神怡。
自穿越以来,朱江还从来没有过这样放松和享受。
良辰美景,还有令人心情愉悦的同伴。
朱江笑着对杨明远兄妹说;“杨公子杨小姐,如此良辰美景,你们不来一首诗?”
杨明远说:“我不擅此道。朱队长戎马生涯,还有诗情?”
杨明姝说:“我提个建议,我们都是年轻人,不要称呼太严肃,什么公子小姐和队长的,大家就兄妹相称,如何?”
朱江说:“我同意。”
杨明远说:“好,那我们以后就叫你朱大哥,你叫我们名字就行。”
朱江说:“好。”
三人找个地方坐下,下人开始准备野炊的东西。
杨明姝笑着问朱江:“朱大哥,你真的对诗歌有兴趣吗?”
朱江说:“我也和明远一样,不膻此道。再说这个时代,也不是写诗的时代。”
杨明姝问:“那什么时代才是写诗的时代?”
朱江说:“当然是和平盛世啊,就像中国的唐朝宋朝时期,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诗人才有闲情逸致。而像三国时期,五胡乱华时期和五代十国这些时候,人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朝不保夕,诗词歌赋这些东西当然就是奢侈品了。”
杨明姝说:“那你说现在算什么时代?”
朱江说:“中国已经进入和平年代,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中国必将进入盛世。但缅甸还没有真正统一,什么时候能真正统一,还很难说。缅甸的民族众多,民族矛盾非常复杂,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和领袖,缅甸会很难统一。”
朱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他知道,七十年后缅甸都没有真正的统一,甚至在他穿越之前,缅北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杨明远问朱江:“那朱大哥,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打起来吗?”
朱江知道,这时候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而朝鲜战争实际是两个集团之间的对抗,有些人就认为会发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湾湾就是这样想的。但朱江从后世来,当然知道根本没有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尽管局部战争一直没停,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等,但世界整个形势是朝和平发展的。真正一直没有和平的,恰恰就是缅甸。
朱江说:“我认为不会。总的来说,二战之后 ,和平是时代的主流,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整个世界还是会朝和平的方向发展。”
杨明姝问:“朱大哥,你有没有考虑过离开军队?”
朱江说:“当然考虑过,但没有合适的路。我没有一技之长,不像你们兄妹,都会医术,可以当医生。我既没有技术,也没有本钱,离开军队也只能给人当保镖。”
杨明姝说:“你可以教书啊,你不是说上过师范学校吗?”
朱江笑了,说:“这么多年了,学的那几个字恐怕都忘了。当然,现在关键是我手下有这么多人,我得给他们考虑。”
杨明远说:“朱大哥,你有没有考虑去国外发展?”
朱江说:“现在不就在国外吗?”
杨明远也笑了,说:“你昨天不是说自己是果敢土着吗?我说的当然是指缅甸以外的国家。”
朱江说:“要去的话,必须要去一个不歧视中国人的国家,也不歧视外来移民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全世界也很少。我现在去哪里都不合适,还是安心待在缅北,未来哪一天,说不定还是回国。”
杨明姝说:“假如一定要选一个国家定居,我是说假设,你选哪里?”
朱江说:“那我可能会选泰国。泰国人可能相对不太歧视中国人。”
说了半天闲话,几个人肚子饿了,就叫下人把野炊的食物和酒水安排好,三人在山上边吃边聊,还小酌了点酒。
晚上,外出打探消息的杨国昌回来了。
他打听到的消息是,几家打了败仗的土司,目前并没有想到请求缅甸政府军出头,几个土司各自回到家里,现在正在休养,只要青龙山不找他们报仇,他们暂时不会惹事。
而腊戍一带并没有政府军,只有维持治安的警察,主动进攻青龙山,暂时也没有可能。
缅北地区的政府军,现在主要是布置在景栋和大其力等地,用于防范国民党残军。
本身对付小股残军,缅族政府就是靠土司自己组织武装对付。
既然青龙山暂时安全无虞,那参加押运没有问题。
朱江和杨国昌于是商量武装押运的事情。
首先,押运烟土,没有任何问题。
大烟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公开流通的货物。
自英国人从印度带来罂粟之后,这种罪恶之花就开放在缅甸的山地。
缅北很多地方土地贫瘠,不适应种植粮食,但适宜种植罂粟,加上罂粟是懒汉庄稼,把种子撒在地上后就不用管,根本不需要种植技术。
而缅北的很多老百姓,根本就不会种地,只会种植罂粟。
七十年之后,中国政府为了铲除毒品的来源,在缅北和老挝北部,实行境外替代计划,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教授生产技术,让当地老百姓改种橡胶、甘蔗、茶叶和稻米等,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尽管如此,都没有做到彻底禁种。
对缅北的烟农来说,他们出售大烟,换来粮食、布匹、盐巴和药品,大烟是他们的唯一生活来源。
大烟也是他们的药物,小病抽点大烟就好了。
所以,大烟还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这个时代,说什么铲除、禁种、替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朱江自己打下一块地盘以后,这事肯定还是得解决,但也得慢慢来。
搞急了,会死人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烟土还是一种一般等价物。
又称软黄金。
因此,运输烟土,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这是杨国昌请朱江派人押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