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荣禧堂里热热闹闹。
王熙凤说起了李纨惊马的事儿,几位金钗这才知晓。
当即围着李纨身边又是一番安抚,慰问。
此时,荣国府前院梦坡斋,一众神京城各家勋贵代表们,几乎都在。
大周国朝堂三天一次大朝会,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都得参加。
前日大朝会,工部侍郎蔡耀上本举告安平侯与齐王串联,协助谋反。
康泰帝下旨查抄安平侯府曹家。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朝廷这是要拿勋贵开刀,安平侯府只是个引子。
那蔡耀就是个佞臣,小人一个。
靠着溜须拍马,迎和上意,给康泰帝收敛钱财,修建皇家避暑山庄而受到重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蔡耀这个奸臣颇有手段,靠着是皇帝宠臣,身边笼络了一帮幸近之人,在朝堂之上很是活跃。
大周武勋都属于太上皇一脉。
康泰帝与龙首宫争权,借由佞臣蔡耀诬告,把曹家下狱。
这明显是要收拾勋贵,收拢兵权的信号。
一众武勋不能坐以待毙。
而且,大家同气连枝,唇亡齿寒,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还因为,明日就又是大朝会了,大家要制定出应对朝廷的章程来,避免康泰帝在朝堂上向勋贵发难。
于是,定在今日聚会,商讨对策。
武勋们从前是以荣国公贾代善为首,但凡议事都在贾家。
可贾代善去世后,贾家没落,神京城中勋贵们群龙无首。
这时,镇国公牛继宗挑起了大梁。
但此刻他还在北方边关镇守,以防冬季鞑靼、瓦剌寇关。
所以,一众武勋议事,又都聚在荣国府贾家。
上午大家讨论未果,下午继续。
主要是那个不抄家,礼貌下狱,把大家搞迷糊了。
整个一上午,一众武勋们都在分析这个异常代表着什么,可毫无结果。
因为没有先例,帝心难测。
要说康泰帝反悔,但是旨意可是在大朝会上刚刚颁布的。
并且,京营兵丁如狼似虎地把安平侯府包围,那架势给人的感觉,曹家完了,彻底不能翻身。
可随后却停止了,之后大太监夏守中又过来传了一道旨意。
从而,变成了这种情况。
看情形是龙首宫出手,太上皇更改了康泰帝的旨意。
可是,前后没用上半个时辰。
那是圣旨啊!
而且还是在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达的。
这就给驳回更改了?
有点说不过去,里面一定有内幕、玄机。
毕竟那是圣旨,极具权威。
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怎能随意更改。
并且还改得这样离谱,犹如儿戏。
即使父子再争权,那也得顾忌皇家脸面与尊严啊。
因此,一上午大家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我看咱们还是联名上本,言明安平侯府无辜,先把曹家解救出来再说。”
“对,曹家出来,就是咱们武勋的胜利,同时也证明我们的态度。”
定城侯李严和景田侯裘良先后说道。
李严最为积极,因为他与安平侯府是姻亲,他的大女儿嫁入曹家多年,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这次曹家下狱特别优待,女儿和两个外孙被勒令回娘家,现在还住在定城侯府呢。
裘良是神京城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
康泰帝整治武勋,他压力很大。
五城兵马司属于军队编制,同属于兵权。
这次是安平侯府,那下一次是不是就轮到他景田侯府裘家了。
谁不想家族兴旺,官运亨通。
这一步步让朝廷蚕食,权利分化丧失,最终结果就是爵位被削,家族败落。
这样的结局谁都不想看到。
所以要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我赞成!”
“嗯,只能这样了。”
“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
“……”
其他人纷纷响应。
讨论来讨论去,勋贵们一致认为要以强硬姿态表明态度,与朝廷抗争,决不能认怂。
也只能这样,希望康泰帝能够记起勋贵们的功劳,到时候下刀时能够轻一些。
“好,就这么定了吧,小裘良你写奏折,大家签署名字,明日老夫豁出去了,上朝递折子。”
最后,年纪大的治国公马奎,一锤定音。
老国公已七十多岁了,目前赋闲在家养老。
如今,家族基业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出来撑场面。
他希望明日在朝堂上,能够倚老卖老,为家族后辈多争取些利益。
“老国公出马,肯定成功。”
“老国公英明!”
“……”
一众武勋代表们,随之奉上彩虹屁。
此刻已是申时,下午三点多钟。
这时,梦坡斋门开了,贾府管家赖大进来,在贾政身后耳语了几句。
“什么?此事当真?”
贾政听后有些失态,大声问道。
屋内随即一静,大家都看着贾政。
贾家荣国府的代表是贾政和贾赦,宁国府的代表是贾珍。
这几人都是小辈,没啥话语权,在这里只能凑个数。
所以,贾家三人坐在一起,没怎么发言,大都是点头应和。
现在,贾政突然这般,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二叔,发生什么事了?”
一旁的贾珍小声问道。
贾赦也看了过来。
正在写奏折的裘良,停下了笔,同样开口问道:“存周,何事?”
“裘大哥,诸位,刚才管家传言,外面有消息说,安平侯府全部由天牢释放回家了,还都是安全无恙地回府。”
贾政不敢怠慢,立即把刚才听到的消息说与大家。
“啊!”
“嗡……”
屋内众人听后都是一脸惊讶,然后议论声音响起。
这是搞什么?
才过去两天,就又都给放回来了。
那可是抄家下狱啊!
虽然家最后没被抄,但阖府上下好几百口子,却真是被下了狱。
就等着三司会审,最终轻判也是流放。
现在毫发无损地全都放了回来。
这是玩的什么?
“大家静一静,消息确定属实吗?”
治国公马奎很有威严,出言制止了众人的议论声音,向贾府管家赖大问道。
“回禀国公爷,消息的确是真的,得知后小的特意派人到安平侯府去看,全府上下都回来了,正在整理家什呢。”
老治国公问话,赖大不敢怠慢,立刻弯腰回答道。
众人听了,这才相信是真的。
安平侯府和宁国府算是邻居,只间隔了两条街。
当下,梦坡斋中又是一片议论之声。
“再去仔细查探,有何事情立刻报我。”
贾政在赖大耳边大声说道。
“是,二老爷。”
赖大当即弯腰一礼,出去了。
得。
刚才大家议事的结果全部作废。
曹家都已经全体出狱,明天大朝会还上什么奏本。
裘良也不写折子了,加入了议论队伍。
之后,赖大再次进来禀报,安平侯府已经恢复正常,只是府门关闭。
诸位勋贵们停止了议论,也没了议事兴致。
因为事情有了变数,情况未明。
现在急需的是去曹家问明情况。
但人家刚回来,已经闭府了,加上天色已晚。
所以,只能等到明日大朝会上再说。
于是,大家都起身告辞,各回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