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柳怀宁虽然还是不怎么热衷于读书,但她也不影响别人读书了,这就很难得了。钱娜请了更多的假,这孩子不但去学了骑马射箭,跟她爹学起了功夫,还开始读兵书了,真是难能可贵。
江婉开始和卢薇一起勤奋读书后发现,这年头考科考也跟前世考高考一样。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可以经过努力考取功名,但富贵人家在有着极好的教育资源的加持下,如果用考科考作为上升的途径,相对就更轻松不少了。
就说有个进士师傅和有一个秀才的先生,那区别就别提有多大了。就不说知识量,就是应试经验也不是一个层面的。最不得了的是尚书家的藏书、对以往科考的书面总结、每年科考的好文章……我勒了个去的,太占便宜了有没有?
自从江婉决心参加科考,尚书家就有一个幕僚类的人隔天给她们讲现在的朝廷局势、现在朝廷发生的大事小情。说完还跟他们分析局势,之后还让她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就是要写下来、按科举的格式写。
这年年底,江婉在过年前回了侯府。毕竟是侯府小姐,也不能总在外婆家住着啊。外婆家和爹娘家都是京城,放着亲爹娘的家不住,去外婆家常住也不合适啊。何况还有个太后,太后太在意自己娘家的形象了,这种可能会影响余国公形象的事,太后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这次回到侯府,江婉发现侯爷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没头脑,现在多少知道思考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被人挑拨了;以前还有些孩子样的任性,现在也能知道事情的轻重重点了。关键是对余夫人的态度。
以前都当成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现在知道珍惜了。以前不再在意的的人,现在放在心上看在眼里了。怎么说呢,就是知道好歹了。长大了不少!
江婉觉得三舅这次刺激侯爷做得好,一下就把人给刺激清醒了。大概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次让侯爷以为会失去余夫人,让侯爷再次把视线放在余夫人身上。这下就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留意,或是已经忘记的美好的事物。
侯爷长大了。
对于江婉也要考科举,侯爷是赞成的。当然了,这种自己孩子有上进心的事,只要脑子不进水,或是不像太后那样考虑太多的,都是会欣然接受的吧?
唐世子也很支持江婉考功名,私下里还跟江婉说过:“太后就是太小心,你一个女孩子,就算考上进士又能怎样?最多就是在宗人府做个七八品的小官,还能做到丞相去?再说了,等你考中进士?没个二三十年能行了?”
前半句还行,后半句听了江婉气的去掐唐世子。
掐的唐世子连连喊道:“你二三十年能考上进士吗?能考上那都是侯府的祖坟上冒青烟了。我说的明明是好话,你怎么还掐我?”
江婉一听,好像是喔。就不好意思的停下掐人的手,改成用手掌去揉刚才掐过的地方了,同时奉上哈哈的干笑声。
江婉和唐世子交往越来越好了,唐世子也更尊重江婉了。唐世子不但有朝廷的消息可以跟江婉分享,还经常带来宫里的小道消息。大到皇上见了什么人和对事情的看法,小到储君在东宫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