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田一家从大伯家回来,姜田开始思考以后的路怎么走,明年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到时候中原省的日子根本没法过。村里更待不下去了。
姜田自己一家好安排,给他妈弄个工作,买套房子在城里住下就可以了,就是他叔伯和他舅舅家,人太多不好弄。
太麻烦了,越想越乱,船到桥头自然直,实在不行就把他舅舅他们弄空间去生活,反正空间有这么大,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了……。
…………
早上,姜田一早就起来做早饭。厨房的砂锅里,六个鸡蛋在锅里静静地煮着,水蒸气缓缓上升,与空气中的馒头的甜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家的味道。
姜田不时地用勺子轻轻敲击鸡蛋,确保它们均匀受热。姜燕被这股香味唤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走进厨房。
姜燕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睡意,但一看到那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姜燕顾不得洗脸,直接伸手去拿馒头,却被唐红群轻轻拍了一下手背。“洗手去,小馋猫。”
唐红群嘴上责怪着,但眼里却满是宠溺。她看着姜燕那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里既觉得好笑,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
姜燕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去洗手。回来时,她看到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六个煮得恰到好处的鸡蛋,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
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开心的说:“哇塞,还有鸡蛋,上次吃鸡蛋还是我生日呢。还有白面馒头,娘,我们这是过年了吗?”
姜田笑着递给她一个馒头和一个鸡蛋,说:“快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姜燕接过馒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唐红群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的满足感更甚。但是嘴里还是说着:“田娃,以后可不能这样吃了,原来的地主老财都没有天天这么吃过。”
姜田紧紧地握着母亲唐红艳的手,目光坚定而自信地说道:“娘,您就放宽心吧!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等到过完这个年啊,我就去想法子帮您在城里谋一份差事,然后咱们再在城里购置一套属于咱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全都搬到城里去住。”
唐红艳听着儿子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儿啊,哪能像你说得这般容易就能找到工作哟。再说了,娘连个字都不认识,就算真到了城里,又能干些啥呀?还是算了吧,只要你能在城里过得好,娘就知足啦。”
姜田赶忙安慰道:“娘,您别担心我这边的工作问题。等我毕业后,学校可是会负责给毕业生统一安排分配工作的呢。而且现如今在城里想要买一个普通点的工作名额,也就是四百来块钱罢了。这对我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我再去多打上几头野猪拿去卖,给您买下一个工作的钱很快就能凑齐啦。”
唐红群听到这里也是双眼泪蒙,熬了这么几年,她儿子长大了,终于苦尽甘来,唉,姜西河没有福气啊。
……
姜田在家就是给他妈和妹妹姜燕做好吃的,今天在空间里杀了一头牛。
夜幕降临,姜田开始准备晚餐。他将土豆和牛肉一起炖煮,牛肉的鲜美与土豆的软糯完美融合,香气四溢。
姜燕闻香而来,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已经尝到了那美味的牛肉。她围着锅边转来转去,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唐红群也被这股香气吸引,她走进厨房,好奇地问:“田娃,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姜田回头,微笑着说:“娘,是牛肉,我从山里打的野牛。”
唐红群一听,脸色骤变:“什么?你杀了牛?这可是犯法的啊!”
姜田急忙解释:“娘,您别担心,这是山里的野牛,不是家养的。我知道家养的牛不能杀,但山里的野牛是可以的。”
唐红群半信半疑,但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她选择了相信。她知道姜田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会做违法的事情。
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姜燕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牛肉,塞进嘴里,满足地闭上眼睛,赞叹道:“哥,你做的牛肉真是太好吃了!”
唐红群也尝了一口,她惊讶于这牛肉的鲜美,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看着姜田,眼中满是骄傲:“姜田,你真是长大了,能为家里分担了。”
晚饭后唐红群家却依旧点着那盏略显昏暗的油灯。微弱的火光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一般。然而就是在这样昏黄的灯光下,唐红群正全神贯注地为姜田缝制着新衣服。
只见她手中的针线如游龙般穿梭于布料之间,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她对姜田深深的关爱。虽然光线不佳,但唐红群还是在坚持做衣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唐红群丝毫没有察觉到夜已渐深。她时而停下手中的活计,仔细端详一下衣服的尺寸是否合适;时而又加快速度,希望能尽快完成这件作品。
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努力,衣服的大致轮廓已经呈现出来。照这个进度下去,再过一个晚上,姜田就可以穿上这件饱含着母爱的新衣裳啦!
…………
姜田躺在床上,看着隔壁他妈唐红群房间昏暗的油灯还亮着,心里越发地不是滋味,心里也越来越烦躁。姜田知道这是前身对家人的执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