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局势瞬息万变,宜修前脚刚到北海,永和宫就传来妙贵人有喜的消息。
太后和大胖橘分别赏赐了不少东西,又叮嘱昭妃悉心照料,大胖橘还承诺只要诞下皇嗣就封嫔,一时之间,永和宫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要说最不满意的就是贤嫔了,自她有喜以来,虽说得了不少赏赐,但大胖橘可没给什么晋位的承诺,对她腹中龙嗣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妙贵人,这让本来还沾沾自喜的贤嫔如临大敌。
若是妙贵人真的生下皇子,有太后这个靠山,难保不会成为皇位的有力人选,也会是贤嫔孩子的竞争对手。
可有太后和昭妃护着,贤嫔就算有歪心思也使不出来,只能心里默念妙贵人所怀的是个公主。
宫外的瓜尔佳氏也动了念头,族长派人联络了刚刚诞下七阿哥的柔嫔,不仅送来了银票等财物,还送来了人手,只为护着七阿哥。
柔嫔不是个没脑子的,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不过,过去那些日子,他们一家过贫苦日子的时候,可没见有哪个族亲愿意来帮忙,不过是看着自己生了皇子又母凭子贵封了嫔位,想要来巴结。
福子只觉得好笑,她将银票收了起来,人先暂时留下,转身去了翊坤宫。
进了翊坤宫,一股百合香袭来。
柔嫔:“嫔妾给贵妃娘娘请安!”
付知书:“快起来,赐座。”说罢宫女引着柔嫔落座,并端上了茶水。
付知书:“你刚出月子,怎么就过来了?”
柔嫔笑道:“回娘娘,嫔妾想着给娘娘请安要紧,一下地就来了翊坤宫。”说罢饮了一口茶水。
付知书:“你倒是恭谨,自己的身子才是最要紧的。七阿哥近来怎么样?可有哭闹?”
柔嫔:“小孩子都一样,每日不是吃就是睡,饿了、尿了自己会哭的,倒不用大人操心。”
付知书品了一口茶,道:“满了周岁就好了,会跑了就会开始磨人了!”
柔嫔:“怎么不见温宜公主呢?”
颂芝:“回娘娘,公主去了养心殿,淑嫔娘娘陪着呢。”
柔嫔:“还是淑姐姐命好,儿女双全,在这宫里是独一份。”
付知书:“你也不差啊,这满宫里谁不羡慕你生子封嫔的福气呢!”
柔嫔叹了一口气,道:“娘娘,嫔妾能有如今的福气全是仰仗您,若不是您给了嫔妾接近皇上的机会,又出手保护嫔妾母子,只怕七阿哥也不能平安出生。”说着就要行礼。
付知书:“你快起来,这是你自己的造化,跟旁人无关。你今日来找本宫可是有什么事?”
柔嫔上前,拱手行了一礼,道:“娘娘,宫外瓜尔佳氏联系了嫔妾,还送来了银票和人手,嫔妾与瓜尔佳一族向来没什么来往。”
付知书:“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如今你有子有宠的,他们想要巴结也是情理之中。”
柔嫔:“可嫔妾不喜欢这趋炎附势之人,嫔妾在景仁宫做小宫女时倒是不见他们如此热情。”
付知书:“好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你若不想理会,不理会就是,不过,多个靠山多条路嘛,为了七阿哥,倒也可以考虑接纳他们。”
柔嫔:“可嫔妾只希望七阿哥平平安安的,能看着他这一辈子做个富贵闲人,嫔妾便知足了。”
付知书:“这些事,哪里是能算好的,就算你不争,可别人未必会这么想啊。”
看着柔嫔的眼神,付知书沉思片刻后,道:“眼下悉心照料好七阿哥,其他的都不重要。至于瓜尔佳氏一族,你若实在不喜,不妨交给皇上去处置。”
柔嫔:“嫔妾明白了,嫔妾告退。”
看着柔嫔离开的身影,付知书突然想到原剧中的瓜尔佳文鸳,即瓜六,还没上线呢。本来是应该在年羹尧死后才进宫的,但付知书觉得此时入宫也未尝不可。
晚膳时大胖橘来了翊坤宫,看着一桌子菜色,很是满意,心想世兰果然是深爱自己的人,时刻惦念着自己的口味。
付知书提早就告知厨房了,既然大胖橘要过来,那这菜肯定是要按着大胖橘的喜好来的,如今后宫是自己当家,若是再拿之前的节俭开支为借口,是糊弄不过去了。反正花的是大胖橘自己的钱,付知书才不心疼呢!
付知书夹起烤的酥黄的烧鹅,放到大胖橘碗中,道:“皇上尝尝烧鹅,可香了。”
大胖橘毫不客气的品尝了起来,满意道:“世兰,你费心了。这一桌菜,想必你花了不少心思。”
付知书笑道:“回皇上,这菜是小厨房的厨子们尽心做的,跟臣妾可没什么关系。”说着又夹了红烧茄子。
大胖橘故作惊讶,道:“哦?这么说来朕该好好赏翊坤宫的厨子,既然这么会做菜,就到御前伺候吧。”
付知书佯怒道:“皇上喜欢,带走就好了!”
大胖橘哈哈一笑,牵起付知书的手,道:“爱妃,朕就知道你会耍小脾气,朕不会夺人所爱的。”
付知书:“哼!”
大胖橘:“好了,朕跟你赔礼道歉还不行吗?别生气了。”
付知书转过头,笑着夹起一块豆腐,在大胖橘面前晃了晃,又落到了自己口中,道:“皇上尝尝这个炖豆腐,可好吃了。”
大胖橘:“你这妮子!泼皮得很!”说罢自己夹起来尝了一块,道:“味道倒还可以。”
用膳结束后,宫人们撤走了菜品,端上了茶水和糕点。
大胖橘拿起一块绿豆糕尝了起来,道:“眼下宫里头多了三个孩子,又有三个孕妇,你可要费心了。”
付知书放下茶水,道:“皇上言重了,臣妾身为贵妃,理当照顾好嫔妃和皇嗣。”
大胖橘:“把后宫交给你,朕很放心。以后外命妇的朝见,宫宴都交由你来负责。”
付知书行礼,道:“臣妾多谢皇上,还请皇上放心,臣妾必当竭尽全力替皇上打理好后宫。”
大胖橘一把拉起付知书,道:“朕倒是有个事情跟你商量,昔日姜答应和余官女子在储秀宫打架,被禁足了几个月,朕想着把她们放出来,你看,怎么样?”
付知书:“确实关了好几个月了,想来她们二人也认识到了所犯的错误,应当不会再犯的。不妨复了她二人的位分。”
大胖橘:“这样也好,那就依你的意思来办。”
付知书:“不过,皇上一提,臣妾也突然想到如今宫里头孕妇不少,伺候皇上的人却不多,臣妾想着是否要再选几个人伺候皇上?”
大胖橘:“哦?爱妃有何高见?”
付知书:“还得看皇上的意思,臣妾想着后宫里出身满军旗的嫔妃不多,不妨从上三旗选几个贵女来伺候皇上?”
大胖橘:“爱妃可有人选?”
付知书:“臣妾听闻鄂敏的千金瓜尔佳氏生得花容月貌,见过的人无不称赞其体态风流,又听说鄂敏一向识礼,夫人也是大家闺秀,想来他们的爱女也不会差的。”
大胖橘:“瓜尔佳鄂敏,朕记得他与贾远道交好,同在大理寺任职。”
付知书:“正是,皇上好记性。”
大胖橘:“他确实是满洲上三旗出身,家世也够了,爱妃真是愈发贤惠了!”
付知书:“那臣妾这就去准备新人入宫的事宜。”
几日之内,后宫众人都知道了新人要入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