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孙宁没去教书,让那些孩子在纸上练字。
她要去跟秦霄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印书成册的。
现在她的好奇心已经被秦霄完全调起。
这男人脑子里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居然会这么多的鬼才发明。
一路上,孙宁看着前方秦霄的背影眼神越来越痴迷。
“村长,孙先生,你们来了啊。”
“嗯。”秦霄点头问道“最近纸造的怎么样了?”
“回村长的话,已经形成流程,大家也都熟手了。”
“那就好。喊几个人陪我去挖泥。”
“村长,挖泥做什么?”
“印书,娃儿们没书,我想印几本书送给他们。”
“哇,这是好事啊。多谢村长,多谢村长。”
村民们一阵感恩戴德,连忙派了三四个壮小伙子跟着秦霄去了柳河边。
黏土与普通的土不同。
摸起来湿湿润润的,比较光滑细腻,有较强的黏性能黏到手上。
“大家都在岸边仔细找找,看有没有上好的黏土。”
“是,村长。”
黏土这东西大家都认识,秦霄也就没做详细的解释。
一个农村人如果连黏土都不知道,那还不如找棵树直接吊死算了。
秦霄之所以带他们来这找黏土,是因为在水域边黏土的分布性要比别的地区更广一些,这里肯定会有黏土。
果然还没等多久就有个村民捧着一团黏土走了过来。
“村长,您看这样的黏土行不行?”
秦霄摸了摸,有点细微磨砂的感觉,说明里面的砂砾比较多,不过也可以用了。
“可以,去多挖点,带回村。”
“好的,村长。”
足足挖了八大筐黏土四个村民挑着回了村,旁边造纸的村民看到后也围了过来。
他们也想看看村长是如何用土印书的。
黏土中有沙子,这肯定不行。
需要把沙子过滤出去。
把黏土放在清水中化开,趁着沙子在往下沉淀的时候,这时把泥浆舀入到另外一个桶里。
等再次沉淀后,又舀入到一个新的桶里。
如此反复几次操作过后就能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泥浆了。
这时候接下来就是等了。
等泥浆与清水分离。
舀出上层多余的清水,桶底下剩下的部分就是泥料了。
这时有了泥料还不能直接用,还需要晒干一些,等到那种软硬适中的程度再反复捶打,使泥料彻底成熟。
捶打泥料的过程很欢乐。
村里的老人孩子齐上阵。
老人们打着泥料笑道“小时候玩泥巴被爹妈看见了追着打,没想到临了老了,村长还有会带头玩泥巴的一天。”
“是啊,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村长能用这些泥巴印出文字。”
“怎么,你还怀疑村长啊。”
“我哪敢啊,就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村长做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了,跟着村长准没错。”
“那倒也是。”
此时孙宁也在一边揉着泥巴,看着孩子们玩的十分有趣,她也便上手了。
“秦先生,你是怎么想到用泥刻字印书这个办法的。”
“自然就想到咯,这有什么难的。”
“可那么多人都没能想到,为什么就只有你一人想到了呢?”
“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想啊。”
“当官的忙着争权,老百姓忙着填饱肚子,他们又哪有空余的时间去想这些。”
“嗯,说的也是。”
众人一直忙活到下午才终于使泥料成熟。
这时候就需要做泥胚了。
好在秦霄昨天就做了准备,他让村里的木匠们打了很多个方块的小盒子。
现在要做的只需要把泥料放在盒子里面压实就行。
泥胚做好后就等待它自然阴干了。
这个需要点时间,今天下午肯定是做不了了,明天上午估计可以。
第二天,修炼了一夜的秦霄来到放置泥胚的房间。
上手捏了捏发现泥胚软硬适中后,他便开始刻字。
刻字是个讲究活,急不得。
需要手腕要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倾斜,不然字就刻到外面去了。
而且字还要反着刻,需要是反向字体,这就更需要细心了。
秦霄刻了整整一天才终于把一千多个文字刻好。
接下来只等待泥胚完全阴干后再放入大火中煅烧就可以了。
他倒是想用高炉去烧,直接烧成陶瓷的,可以用的长久一些。
但以目前村里的条件来看,这是痴心妄想。
只能先烧些土瓷凑合着用了。
等以后条件好了再烧一套真正陶瓷的刻字模板。
文字土瓷出窑的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
孙宁这天也特意给孩子们放了假,让他们也来亲眼见证这个神圣的时刻。
这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发明,有了活字印刷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大乾人能读的起书,他们以后都要感恩秦霄,是秦霄亲手把儒衣长衫披到了他们身上。
“学生们,你们都看好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是,先生。”
每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盯着土窑,只待里面的火完全熄灭他们就能拿出其中的泥土印书了。
“开..窑~!!”
火熄灭冷却后,树根一声令下,村民们拿着锄头砸开了土窑。
当看到一个个文字被煅烧出来后,每个人都欣喜若狂。
“快,村长快印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旁边早就研磨好了墨汁,这时秦霄拿着一块土瓷文字在上面刷了点墨水后在白纸上印了下去。
当提起时,一个清晰的文字显现在白纸上。
“哦,成功咯,成功咯。”
“娃儿们也能有书读咯。”
村民们手舞足蹈的欢庆着。
这时不知是谁最先跪了下去“谢村长大恩,是您给了娃儿们新的人生。”
“谢村长!!”
除了孙宁还在站着以外,村里的所有人全都跪了下去,弄的秦霄好一阵手忙脚乱。
“大家都先别谢了,赶紧去排版印书去吧。”
“我已经把一些教材都拿来了,大家都赶紧去印。”
“是,村长。”
一页页被印满文字的纸被送出,然后送到村里妇人们的手上使之装订成册。
这一天村里的孩子们做到了人手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