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8月3日,今天是大同社主席,华夏护国军总司令李星云所组织的第一次官吏统招考试。
在这个三伏酷暑的时间点,蓉城在昨天十分难得的下了一整夜的暴雨。
李星云走在街上,十分享受地呼吸着略微带一丝凉意的空气。
街上的百姓在见到李星云之后就立刻议论起来。
“那人是谁?怎么有那么多士兵保护?”
“这么英俊帅气,高大威猛,难道是反贼高层的某个儿子?”
“嘘!那是夏王你都不知道?小心你的脑袋!”
“啊!夏王?我说怎么带着一股王霸之气……”
“我不是听说夏王不爱进城吗?他老人家今天怎么舍得到城里面来?”
“这你都不知道?今天是华夏护国军招募官吏考试的日子,他肯定会过来监考啊!”
“难怪如此!我又不认识字,怎么会记得考试的日子?”
……
蓉城贡院,知府刘四彩一大早就带着新招募的衙役在门口核对报名考生的信息。
汗流浃背的他在看到李星云出现的一瞬间就立马奔了过去。
“总司令!欢迎您来视察!”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用力抹着额头上的汗珠,生怕动作小了之后别人看不见。
门口的衙役也都顺着声音看了过来,在见到是李星云之后立刻原地跪下,同时大声喊道,“总司令万岁!”
正在等待登记信息等待检查是否有夹带的考生们顿时不知所措。
他们不知道自己此时是否也应该和衙役一样跪在地上。
李星云此时脸色铁青,本来很好的心情被这一幕弄得十分糟糕。
“万岁?”
“刘四彩,我才打下一府之地,你就想着要当从龙功臣?”
“你他娘的这几天有没有看过大同集和大同日报?”
大同集里面全是一些描述解释大同社思想的文章,在三天之前,朱清编出来之后,已经印上了近二十万本,基本上每一个大同社成员,华夏护国军士兵,官府成员都发了一本。
大同日报也已经连载了好八期,因为不要钱,所以销量十分好。
已经从发行第一日的两万份日销量,变成了昨日的十八万份日销量。
成本太高,负责报纸发行的朱清早已在大呼遭不住了。
刚开始,李星云还很奇怪,整个蓉城识字的可能都没有十八万人,怎么可能卖到十八万份?
还以为有很多商人批量领取之后打算运到外地去加价贩卖。
在责成戴雨农调查之后才了解,很多百姓领到报纸并不是用来看,而是拿来糊窗户。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星云也没有阻止百姓。
反正这些报纸糊在窗户上也是能被识字的人看到,就当做是花钱在每一户百姓家里贴了宣传语。
这些把大同日报贴窗户的百姓在十年后真的是后悔的捶胸顿足。
那时,前十期的大同日报已经被收藏家炒到了天价,一份保存完好的报纸都能在蓉城换一套房。
不过这都是后话,要等十年后再说。
刘四彩已经汗如雨点。
跪着的衙役也不知道是该起身还是继续下跪。
“总司令,大同日报和大同集我都看过。”
为了增加可信度,刘四彩急忙回忆昨天的大同日报内容。
“第一版里面,写的是城外瘸腿的李大爷家牛跑丢了,跑到了我们华夏护国军的军营之内,我们优秀的士兵发现军营里多了一头牛之后,挨家挨户地找到了李大爷,并把牛还回去了。”
李星云点点头,这篇文章是他让朱清杜撰的,主要是想要表现华夏护国军纪律严明,军民一家。
刘四彩偷偷地抬头瞄了一眼,见总司令的脸色稍霁,心里也稍微放松了一点。
“第二版里面,主要写了刚才山西逃难过来的一大批流民,并介绍了他们为什么会不远千里,抛弃家里的一切,来到我们这里……”
写了自家的好,肯定要写敌人的坏,这就是宣传的意义。
李星云摆手示意跪在地上的人都起身。
“好了,我相信你都看过了。但是你只用眼睛看是不行的,还要用心去思考大同日报为什么会写这些东西。要不然,你很快就会跟不上我们华夏护国军的节奏。”
“以后,你每天看了大同日报都得写一篇八百字的心得体会交给我!”
刘四彩背心发凉,暗自庆幸道,“还好昨天抽时间瞄了一眼,不然今天就彻底完了。”
要是没有看,说不定今天蓉城府知府的位置就要换人了。
他起身之后急忙把之前是自己管家,现在是知府幕僚的老刘头叫过来,“你去组织衙役登记核对考生信息,我陪总司令聊聊。”
老刘头听命之后立刻组织衙役去恢复之前的工作。
李星云带着警卫从侧门走进贡院,没有打扰正门那些真正工作的衙役。
“你想跟我聊什么?”
刘四彩亦步亦趋地跟着后面,落后一个身位。
他在闻言之后,立刻上前半步,“总司令,我们蓉城府现在的年轻人都去参军了,我不知道接下来的秋收该怎么组织啊!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壮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