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听了,全都惊呆了。
本来。
很多百姓以为,张松说的只是一个假设。
既然是假设,他们当然愿意表现自己的高尚觉悟。
喊喊口号,一点都不难。
而且。
大家都在喊,不是吗?
然后。
赵云说理解大家,他们就以为赵云要出台相关政策,让他们变得更富。
谁知!
赵云的确出台了政策,却是让大家捐出40%家产,并将以后的收益也长期捐出40%。
凭借夏国现在的薪酬,即使捐出40%,他们也能活得下去。
但是!
凭什么要捐?
他们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凭什么要捐给别人?
哪怕他们比别人富,那也是自己的。
就算要捐,顶多捐上一两次。
要长期捐,那是绝不可能的。
赵云一眼就看透了众人的心思,高声问道:
“你们觉得,钱财都是自己辛苦挣的,所以不想捐。
那么,我刚才听到了什么?
很多人都在大喊,愿意在富起来以后帮助穷人!
不管是什么理由让你们不愿捐钱,总之,你们转眼就食言了,对不对?”
百姓们想起自己先前喊出的话,大都羞愧地低下头去。
赵云又道: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不捐钱的理由,其实也是不成立的。
你们认为,钱财都是你们辛苦挣的。
我想说,你们只对了一小半!”
百姓们听得又是疑惑,又是满心的不服,不由得又抬起头,齐齐把目光投到赵云身上。
看百姓们那种神态就知道!
如果赵云说不出个让他们信服的理由,他们甚至会对赵云产生一些怨念。
就听赵云继续说道:
“我想问问你们。
以前你们不够努力吗?
又或者,你们可以对比一下。
是来夏国之前更累,还是现在更累?”
说到这里,赵云直接大吼道:“告诉我,是以前累,还是现在累?”
摄以赵云的巨大声望,许多人连忙回答了心里话:
“以前累!”
“当然是以前更累!”
“以前不但累,还挨打,还吃不饱!”
“以前累得要命,还天天受欺负!”
“……”
赵云任凭百姓们大声回答着,直到几乎所有百姓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声音自动小了下去,他才重新压了压双手,使得周围再次安静下来。
“那么,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
以前更累,你们却还是那么贫穷。
现在不那么累,你们却过上了好日子。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因为你们不努力?
还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
许多百姓都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来到夏国以后,他们感受到了赵云的好意。
于是,下意识把生活变好的原因归结到赵云身上,但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笼统的。
而直到现在,经过赵云这么一对比,他们终于明白过来。
好日子,的确是赵云带来的。
而具体地说,是赵云推行了好的政策,这才让他们过得更好了。
过上了更好日子的他们,甚至都不如以前那么劳累了。
“现在,谁还敢拍着胸口说,你们的钱财,全部是自己努力挣来的?
你们之所以变得比以前富足,努力只能占到小半因素,绝大部分的因素,是现在的政策比以前好了。
那么,如果国家真要让你们捐出一小半钱财,你们凭什么不愿意?
你们明明是享受到了政策的好处,因而才变成了先富之人。
当国家要你们兑现自己先前的承诺,先富以后就去帮助穷人,你们却不愿意了!
那么,你们先前喊出的‘愿意’,就是在骗别人,也是在骗自己!”
赵云的这番话,直接掀翻了百姓们拒绝捐款的那条理由,使得百姓们被迫直面自己的内心。
这个时代的百姓们还是比较质朴的。
他们想起回答张松时的那些喊话,顿时有些羞愧,不约而同再次低下头去。
“我知道你们不愿帮助穷人的真正原因。
因为自私!
自私,是人之天性。
但是!
只要你的自私不会侵害到别人的利益,就是合理的,应该的。
因为!
你不自私,你就无法积累财富,你就永远也发不了财,过不上好日子。
我不反对你们合理的自私。
但我坚决反对你们一边自私,一边喊着骗鬼的话。”
赵云一边高声说话,一边扫视着广场上百姓们的神情。
虽然隔了老远,但他视力极好,依然可以看清附近那些百姓脸上的神情。
他清晰地看见,有一些人死死地垂下脑袋,有一些人面红耳赤。
这充分说明,张松的那套鬼话,已经被他当众揭破了。
目光再移回张松身上,发现张松面色惨白地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现在,我再次问一下张松的那个问题。
如果你们先富起来,你们愿意带动后富的人吗?
请大家相互监督。
有喊愿意的,接下来就拉着他去登记。
先捐40%家产,再将以后的所有收益的40%长期捐赠出来。
大家回答我,愿意,还是不愿意?”
百姓们的脑袋越发低垂,都不好意思回答。
这情形,便是傻瓜也明白。
分明就是“不愿意”。
但喊出这话的人,会显得很自私,所以只好不喊。
赵云却不打算让百姓们蒙混过关,高喊道:“你们全都沉默,那就是全都愿意喽?如果真是这样,接下来我就派税官挨家挨户去找你们登记。”
百姓们急了,连忙喊了起来:
“大王,我不愿意!”
“不愿意,我也不愿意!”
“是啊,大王都说了,那话是骗人的。”
“大王,我以前没想明白,当时糊涂了!”
“……”
人们七嘴八舌,显得非常吵闹。
但“不愿意”那几个字,属于声音之中的核心,谁都可以听出来。
赵云双手虚压,使得现场渐渐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