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安排吕月甘宁二人一起用兵除了成全他们之外也是为了大局考虑,第一路的黄忠军有田豫做参军,这第二路自然也需要一名参军,显然吕月更合适,二人官位平级又是情投意合,更容易沟通交流。
在安排邻二路大军之后吕布又道“第三路大军便是中路大军,朕亲自统率,留下三万兵马驻守,十五万兵马出征,直达本溪山下,与袁谭军的初战就在上次玄武营与陷阵营力抗四万袁军之处,众将随行,整军备战!”
“诺!”
...
吕布出兵暂表不提,却此时的曹操那是对吕布相当“满意”啊,在荀攸回到许昌不久就有百味商城进入了曹操治下,提出要开办分店,得到曹操通知的各地官员自然是急忙同意,伴随着百味商城的开办,一个消息渐渐流传出来,那便是大汉向华夏低头求和了,所以百味商城才会进入曹操下辖各地。
这个消息一经流传便以很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荆州的刘表、司隶的刘备、益州的刘璋都得到了这个消息,此时的刘璋与刘备联系甚是密切,刘表则没有太多的表现,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刘表也甚是恼火,但是被蔡氏兄妹劝了下去,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守住荆州的一亩三分地,那便知足了,刘表虽有心报国但却拗不过蔡氏兄妹,只得作罢。
司隶在这一年来发展迅速,快速崛起,本就有徐庶辅佐的刘备在两个月前又成功得到了诸葛亮的效力,原来孔明在离开水镜庄之后便直奔司隶而来,在拜访师兄徐庶之时被刘备撞上了,本来还打算用名气来吸引刘备拜访自己的诸葛亮此时发现刘备根本没听过自己,遂放弃了隐居待访之策,而是直接拿起徐庶桌案上的政务处理起来,不到一炷香时间便将徐庶一的政务处理完毕了,这时的刘备反应过来,原来面前这个少年是一个理政奇才,遂向孔明行礼招揽,孔明见状便顺势答应下来,刘备安排诸葛亮为主簿,处理司隶大政务,诸葛亮很想自己的最大才能是军事,但是被徐庶用眼神制止,此时的徐庶也是看出,自己这个师弟没有想象中那么成熟,有些浮躁,稳不下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不是诸葛亮主动展现才能的话刘备或许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他,但是在徐庶的介绍之下自然会去招揽他,那时给他的职位绝不会是主簿这种只管内政的官职了,刘备也是看出了诸葛亮的浮躁,所以轻视了他。不过对于刘备来,有了孔明的加入之后,司隶崛起的速度明显有了提升,有诸葛亮总揽政务,徐庶分管各地,刘备四处视察,司隶在两个月内便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日,一个消息传入了司隶,进入了刘备之耳,大汉向华夏低头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备便立刻找徐庶诸葛亮二人商讨,对于曹操的做法刘备甚是恼火,这丢的不仅是大汉的脸,同时也是他这位皇叔的脸,刘备表示要出兵许昌救回子,徐庶诸葛亮皆表示反对,但是刘备信念很坚定,无奈之下徐庶言道“以司隶之兵力出兵许昌恐是以卵击石,当寻同盟以作策应。”
正在这时益州刘璋派人送来书信一封,只道愿意出兵相助,只求刘备能够救献帝于水火之中,保大汉之颜面。刘备看了书信更加笃定了出兵许昌的信念。
“主公不是有献帝所赐衣带诏吗?其上有各诸侯之姓名,主公可派人前往服各诸侯出兵相助,西凉马腾、益州刘璋、荆州刘表这三方诸侯皆是毗邻豫州司隶,若是出兵便可合力伐曹。”
刘备闻言,亦是想到了衣带诏之事,遂拿出衣带诏派人前往三处传召,合力讨伐曹操迎回汉帝,西凉马腾在看到衣带诏之后便是双目赤红,当即命其子马超点起五千铁骑,亲自率军赶往司隶而去。益州刘璋本就想为汉室挣回颜面,遂派大将张任统兵,杨松主动开口愿做参军,二人领兵一万出汉中向司隶而去,也正是由于刘璋的出兵导致了益州的动荡,使得最后益州落入刘备之手。
却荆州刘表在看到衣带诏之后甚是恼火,但是想到蔡瑁掌握着荆州兵权,难以使唤,遂叫来跟随自己多年的大将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手下有兵马一万,这也是刘表唯一不经过蔡瑁能够调动的一支兵马。文聘到来后刘表便命其率本部兵马前往豫州附近,待皇叔刘备出兵许昌之时作为策应,协助其救出子。
就在华夏向辽东玄菟郡用兵之际,中原大战也拉开了帷幕。
然而,大战之前,华夏秦州却传来了一个为华夏冲喜的消息,这日,吕布率大军刚刚抵达本溪山下,尚未安营扎寨便见贾诩递来一份情报,原来是秦州锦衣卫传来的,之前因罪被贬为美饶张宁生下了一个皇子,吕布看到消息也甚是欣喜,只是随之想到如果有一个被贬的母妃,恐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何况皇后与德妃生产之时吕布都陪在身旁,唯有张宁生产时自己尚在前线,只怕后宫中也会有下人用别样的眼光看待张宁母子吧!
想到这里,吕布当即传旨,“美人张宁因过错被贬,但是自从被贬之后一直心翼翼,一心侍奉皇室,已经改过自新,此时又为皇室诞下皇子,功据甚伟,进封为淑妃,望好自珍重,用心辅佐皇后,照顾皇子,皇子初生,取名统,字安定,封辽东王。皇后所生如月公主如今已满百日取名欣。”
原来,当初皇后生下女儿之后被吕布封为如月公主,却并未起名,如今刚好过了百日,吕布遂为女儿也取了名。至于封吕统为辽东王而不是一字王,也是为了看看张宁的反应,若是依旧安分守己,那吕布不介意把自己的儿子封为一字王。
处理了后宫家事,吕布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辽东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