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018章宣战

“大魏帝国的臣民们,大家好,就在昨天帝国刚刚接到消息,西域诸国与黄帝纪元四七九六年正月十六日夜凌晨,悍然对我大魏北庭城发动了攻击。更让人气愤的人,西域诸国还对我们大魏滞留在西域的百姓,进行无差别的攻击,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一万余大魏百姓被西域诸国残忍的杀害了。事后,西域诸国携带大量的财宝,向朕道歉,妄图取得朕的谅解。朕要求西域诸国交出残杀朕子民的凶手,赔偿百姓的损失,但是西域诸国同意赔偿损失,却拒不愿交出凶手。朕能谅解他们这些狼子野心的贼子吗?不,绝对不能。朕不需要的是道谦,我大魏臣民的性命,也没有那么廉价,朕只信奉一个道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作为大魏的皇帝,朕有职责,有义务庇护所有子民,因此面对西域诸国乱臣贼子的一再挑衅,朕决定既日起,大魏向西域诸国宣战,另外朕要告诫全军将士,面对残杀我大魏百姓的侩子手,朕不允许他们投降!”

“宣战,打死西域诸胡,要让他们知道挑衅大魏的代价!”

“是啊,胡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早些年,他们杀了我们不少人。这一次,居然又敢挑衅帝国,帝国绝对不能够放过他们。”

“帝国万岁!打败西域诸国!”

皇帝亲自发布圣谕,让帝国民众们爆发出了强大的热情。南到南洋的金州,北到瀚州。东到营州,西到沙州,凡是有帝国民众居住的地方,都爆发出了支持帝国对西域诸国宣战的声音。他们狂热的高呼着口号,表达着对帝国皇帝陛下的敬意。

无数百姓涌上军营,请求参军,为皇帝陛下讨伐乱臣贼子。各地官府组织所有官员学习领会冉明的“告全书书”和内阁向西域诸国正式宣战的战书。而各地的县学、州学以及不少私立学校,同样也对所有学生讲述冉明的圣旨。

在这一刻,魏国凝聚力再一次增强了。华夏民众期待朝廷为他们做的事情不多,在他们为国流汗付出的时候,不要让他们流泪,他们就感觉满足了。古语有云,仓足而知礼节。随着魏国百姓解除了饥饿的威胁,他们对生活的目标就慢慢的提高了。从前,他们为了活着,哪怕受尽胡人的折辱,也像猪狗一样顽强的活着。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追求自己的天朝大国民的尊严和强国上等国民的政治待遇。

此时北庭之战已经进入了一百一十三天,在这一百一十三天的惨烈战争中,北庭其实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两千守备军战死一千三百,两百余伤重伤失去战斗力,即使八千临时招募的新军士兵,也战死三千余人,一千途人重伤失去战斗力。不过这支新军完全成熟了,以铁血的洗礼,快速的完成了从新军向强军的转变。

人员的损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火器和装备的损失,这才是最致命的三百万只弩矢如今不足十万只,六万颗手雷,如今不足千枚,至少弩炮和火箭弹,已经消耗尽了弹药,被魏军将士拆除了零件,捣毁了装备。哪怕城破之后,西域诸国联军也休想获得弩炮和火箭弹的技术。

籍破虏站在北庭城的城头,他的眼皮子直跳,随着西域诸军联军对火器的了解越深,他们在火器打击下的损失就会越小,原本一颗弩炮炮弹可以轻易炸死炸伤十几个人,可是后来能命中两三个人都算撞了大运。还有手雷,一旦西域诸国联军将士看到魏军将士扔手雷,他们就会快速的卧倒,然后拉起袍泽的尸体盖住自己的要害,这样以来,魏国的火器要想杀伤敌人就变得越来越难,而火器的损失就越来越快。

西域诸国联军将士此时已经变得麻木了,他们被宇文国军将士逼得变成了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哪怕看到自己受伤,反而都露出了解脱似的神情。按照籍破虏估计,在北庭城下战死的西域诸国联军将士早已超过五万人,而伤者更多。

为了攻破北庭城,宇文国军则逼迫着那些西域诸国百姓充当炮灰,消耗魏国的作战物资。城下死了具体多少人,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哪怕此时天气刚刚转暖,依旧寒冷,可是城下却散发着浓浓的尸臭味,让人闻之欲呕。

籍破虏说不出哪里不一样,但他们知道确实不一样了,敌军刚列好阵,他们便感觉一股浓浓的杀意充斥四周,明明是同样一支军队,可今日却仿佛完全换了人似的。一股难以言喻的惧意不知不觉间侵袭众将士心头。

其实籍破虏感觉的确实不错,此时康利幕克确实换人了,把军队换成了宇文国军,这支军队是鲜卑吐谷浑部和鲜卑秃发部残部组成的,他们被魏军千里追杀,对魏国有着强烈的仇恨,因为魏军,他们不得不离开生长的地方,因为魏国他们不得不与天山六国拼杀争夺生存权,每一个活下来的士兵,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他们的作战战术素养娴熟,心性坚硬似铁,而经过一系列对西域诸国的征战,在一系列的胜利喂养之下,他们成长为一怪战争怪兽。

很快,康利幕克的中军阵内擂响了大鼓,紧接着,悠长的牛角号低沉呜咽,回荡于茫茫草原之中。

随着敌军前列一名将领厉声暴喝,整支队伍向前跨了一步。动作整齐划一的一步踏出去,发出轰的一声巨响,连大地都仿佛抖颤了一下。

蒋普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口,好在因为甲胄的坚固,倒没有什么致命创伤,如同刀子一般的边塞风,把他的脸上割出一道道骇人的口子。看着敌人的气势磅礴,而随军道士则在将士们中间鼓舞士气:“在我们脚下,是大魏的国土,是大魏的城池!大魏万胜,任何胆敢进犯的宵小,必将被我大魏雄兵撕碎!众将士,为国而战,死得其所,为国而战,魂归极乐,永享万世福泽,福碌绵延子孙万代。众将士,昊天在看着我们,陛下在邺城等待着我们胜利的消息,我们用什么来回报昊天的眷顾和陛下的恩德?”

“大魏万胜!”

蒋普与籍破虏相视而笑,对于这些随军道士蛊惑将士的话语,他们都是不信的,不过他们倒是乐意如此,在惨烈的战争中,一般军队早已士气崩溃了,可是因为这些随军道士,不仅士气昂然如初,更加让人欣喜的是这些道士医术不错,不少受伤的将士,经过医治,就可以很快回到战场上。

…………

就在北庭还在惨烈战斗的时候,大魏安西军前锋已经抵达了伊吾(今哈密回城),从金城到伊吾,直线距离只有三千二百多里,可是这一路上虽然有繁华的城池,但是大部分地方不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就是烈日炎炎的戈壁滩,当然也有水草丰盛的草原,更有无数数不清的绵延大山。

在参谋部的沙盘上,只是一道简单的线,可是却充满无数难言的艰辛万苦。事实上安西前锋每天行军的速度比参谋的估计要高,平均每天行程六十里,六十多天他们足足走了将近四千里,可是距离北庭还有上千里地。

进入伊吾城后,安西军前锋将军骑兵第十八师少将师长郭世彦道:“诸位,你们有没有发现异常?”

“是有点异常?”步兵第四十师少将师长陈贲道:“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可是哪里不对劲,我却说不上来!”

郭世彦道:“按说现在已经冰雪融化,道路开阔,正是行商的季节,可是我们一路上却没有看到一支商队,这难道不奇怪吗?”

陈贲是敦煌人,凉国旧军人出身,直接道:“这算什么?咱们这么一支大军那些商队看到了躲都来不及,谁敢凑上来?”

“可是咱们大魏军队军纪严明,从来不会扰民,哪有商人躲着走的道理?就算有几个害怕我们的商队,但是总不至于一个商队也看不见吧?”

陈贲道:“哪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如果某所料不差的话,西域肯定有要事发生了!”郭世彦道:“不行,我们不能像瞎子一样,一头钻进西域,否则吃亏就大了。来人,传令骑第五十五团团长,命他把侦察范围扩大至二百里。”

就在这时,突然有士兵禀告道:“将军有情况!”

只见一名非常年轻的西域人被带了进来,在火光的照耀下,这张惨白如纸。只是还没有等郭世彦上前询问,就听见这名西域胡人用关中口音说道:“你们是父亲的族人吗?”

“手雷投啊,愣什么干嘛啊!”籍破虏的嗓子都快吼哑了。

看到那些士兵仍无动于衷,籍破虏抽出横刀吼道:“敢违抗军令斩!”

结果那些士兵仍然没有人扔下去一颗手雷。一名魏军士兵举起横刀狠狠的劈向一名攀登上城墙的宇文国军,可是那名宇文国军将领来的动作好快,举起虎齿槊看似轻轻一点,那名魏军士兵手中的横刀就被磕飞了。还没有等那名魏军士兵来得及反应,那名宇文国军将领手中的虎齿槊横砸过去,正中那个魏军士兵的脑袋,头盔并没有防住这雷霆一击,只听噗一声脑浆沾满了虎齿。那名宇文国军将领左手在槊尾一按,虎齿槊反撩回来,斜劈到旁边一名魏军士兵的脸上,那魏军士兵的整张脸登时扭曲得不成人形,半张脸都成了一团血肉。

与此同时,这名宇文国军将领左右数十柄长矛挺出,便如一只巨大的刺猬滚入了城墙上的魏军军中!但冲上来的魏军将士者无不被楼刺个鲜血淋漓!明光铠甲虽然坚固,可以防住大部分劈砍或弓箭的射击,这是对于长枪和长矛这类长兵器直刺,仍有心无力。更何况此时防守在城墙上的魏军士兵,在西域诸国联军车轮战的消耗下,人人都疲惫不堪。可是宇文国军则连续三个月被宇文忔强令不准出击,此时他们早已在胸腔内憋足了怒气,此时释放可谓是石破天惊。此消彼长,结果就更不用说了!

“特使,手雷已经用光了,早已用光了,一颗也没有了!”籍破虏身边一名身上沾满了鲜血的魏军将领道:“没有手雷,没有火器咱们就打不了仗了吗?没有手雷就用刀砍斧劈,如果还剩一口气,就不能让这些杂碎占领咱们大魏的城池!”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因冉智之乱时投机的河东薛氏子弟薛强,这位在历史上可是在后秦做到了七兵尚书,冯翊郡公。

薛强手中的长枪一抖,一挑、一带、一撩,在左右的护卫之下小连杀十余名宇文国军士兵,这些死者不是喉咙就是眉心受创,简直是招招见血,枪枪夺命。那些宇文国军将士见了无不胆寒,在薛强的反击下,总算挽回了魏军的颓势。

薛强举起手中的长枪喝道:“大魏万胜,大魏万胜!”

城墙上的魏军将士齐声大吼:“大魏万胜,大魏万胜。”

看到这一幕,总算把悬着的心放进肚子里了。可是还没有等籍破虏来得及喘口气,就见最先登上城墙的宇文国将领手中的虎齿槊猛然一抖,就见一名魏军上尉连长被虎齿槊斩成三断,那名宇文国军将领挺槊在魏军将士中间来回纵横,槊下又添了几条亡魂!那些魏军将士谁也不敢吃他一槊,但望见丈八虎齿槊杀到附近便纷纷躲避,局势眼看是越来越乱,只一顿饭功夫,宇文国军将士登上城墙的就已多达三四百人。如果再不快速把城墙上的宇文国军将士驱赶下去,弄不好城墙就会丢失。

籍破虏虎目欲裂,提刀吼道:“跟我上,把这群杂碎赶下去。”

可是当籍破虏往前一冲,发现自己的身子被一股巨力扯住,动弹不得。扭头一看,居然是北庭都尉蒋普。

蒋普道:“籍特使,拼命的活计还是普来吧。”

“可是……”不待籍破虏解释,蒋普就粗暴的打断道:“籍特使,你是陛下的特使,一旦有所损伤会对北庭城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熟轻熟重,希望特使考虑清楚。再者,某乃北庭都尉,岂能任由胡儿在某的城池上耀武扬威?”

“珍重!”

“胡儿欺我大魏无人呼?”蒋普冷冷的道:“人道白虏骁勇善战,在某家看来就是狗屁,我大魏武士从来不求兵多,陛下在闻喜时,以五千步骑便破敌十数万!城外区区万余白虏,就是被陛下当年追杀千里狼狈逃窜的残部,如今又在我大魏的城池上耀武扬威,某家这打他一战,让大伙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战!只是好虎架不住狼多,双拳难敌四手,只是不知城内可还有其他兄弟敢和我一起战否?”

只见一名少校军衔的军官道:“只要都尉一声令下,满城的后生都愿意跟着蒋都尉出战!”

“好!”蒋普大喝了一声,道:“我现在就以三百人出击,你带领敢出战的兄弟为我之后。怎么样?”

“得令!”

就在蒋普调兵准备反击时,城墙上那宇文国军占据的城墙更为扩大,而且登上城墙的宇文国军更加多了,此时已经多达八百余人。只见这八百余名宇文国军将士疯狂的大吼道:“俟伏斤成律归!“俟伏斤成律归”……

蒋普不懂这些宇文国军将士吼叫的是什么意思,不解的向籍破虏问道:“他们鬼叫什么?”

籍破虏久在安北军,多少懂点鲜卑语,就解释道:“俟伏斤成律归这是在鲜卑语中英雄、勇士或万人敌的意思。”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持秦明末平倭录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明海风云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当官哪有种地香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福寿至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唐逗红星仓库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贞观俗人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