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家的反应和话语,朱家人多少有些提前预料到。
好歹也是在一起住了这么多年的同村,谁家谁谁谁是个什么德行,大家早就都互相心里有数,并且知道该怎么应付。
对于那些单纯好奇的人,由朱二虎、朱三虎负责出面跟他们吹牛逼,一会儿讲朱四虎家在县城房子怎么怎么大,臭豆腐生意怎么怎么好,一会儿又讲县城怎么怎么繁华,东西怎么怎么贵,七牛最爱吃的那家包子里的虾仁怎么怎么大。
等等等等。
虽然他俩没有说书的天赋,想到哪儿讲到哪儿,毫无章法,可架不住他们确实比村民见多识广啊。
所以大家还是听的如痴如醉,心向往之,连连惊叹。
有那跟两人一起长起来的小伙伴儿没听够,还要请他们中午去家里吃饭,在饭桌上接着讲呢。
而对于那些想要巴结的人,则由精明的朱刘氏负责应付。
一些平时关系处的好,经常互相送点菜或是帮带孩子的人,多给几个笑脸。
他们想要自家孩子被照顾的请求也都暂时含含糊糊的答应下来,将来兴许真就有需要人家的时候呢?是吧。
而一些平时关系压根就不好,却依旧腆着脸往上凑的人,朱刘氏可就没那么和颜悦色了,能推脱就推脱,依旧死不要脸各种恶心人的则装作没听懂或是没听见,尽量不把人得罪死就行了。
而那些说闲话的嘛,经过眼神商讨,老朱家派出的是朱象。
因为他擅长说废话,经常绕着绕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最适合对付这些人了。
朱象出面之后……。
“是啊,老四家都在县城买房了,所以他在县城有住的地方了,如果他没有买房,那他就只能租房,要是房子也租不起,那就只能住老丈人家了,再不然,他在县城就没地方住了。”
村民:……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四虎对他的三个哥哥还是很照顾的,之前不是才送了他们一人一头牛?这次我们去县城,他跟他家的也给了我们一笔银子,让我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在他家住的这几天啦,我们都长胖了,顿顿都有鸡鸭鱼肉,哎呀,我都快吃腻了。”
“哎,你说巧不巧,四虎竟然是我们家老四,排行也是老四,他上面正好有三个哥哥,如果大虎二虎或三虎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是女孩,你猜怎么着,四虎还是排老四。”
村民:……
“确实啊,七牛这孩子运气是不错,就怕他将来不能一直有这么好的运气,我们也正发愁呢,所以我们只能让他好好读书了。”
“好在这孩子记忆好,人也聪明,将来就算是不能混得很好,估计当个县令也是可以的。哎,要是这样说的话,其实他的运气也还是可以嘛,嘿嘿。”
村民:……
最终,其他两波人都还好,可跟朱象对线的这波人可就惨了,回去的路上一个个东摇西晃,脑子迷糊的就跟贴对联时用的浆糊似得。
额……朱象姓朱,所以他儿子姓朱,孙子也姓朱。
朱象的四个儿子都是男的,所以朱大虎是男的,朱二虎是男的,朱三虎是男的,朱四虎也是男的。
不喝水就会口渴,所以口渴的时候要喝水。
但喝多了水就会想尿尿,所以又不能喝太多水,不然冬天老起夜,容易染上风寒。
类似这样的念头在这波人的脑海中层出不穷,就像是饥饿时想吃东西的想法一样,压都压不下去。
到了最后,他们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朱七牛能够在村里一帮孩子之中率先出头的原因?
朱象也经常这样跟朱七牛讲话吗?
要不我们回去之后,也在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耳朵边这样念叨念叨?
……
天即将完全黑下去时,朱大虎紧赶慢赶赶着驴车进了城。
大大松了口气,朱大虎问明宋濂的府邸所在,又赶着驴车跑动起来。
宋濂要回京的消息,他早就托人带过信了,对于他们今天到家,宋濂的儿孙也早就心中有数。三人一到地方,立刻有家丁帮着把驴车赶走了,另有家丁把三人请了进去。
还没走进大堂,宋濂的儿孙便迎了出来,严肃的朝着宋濂行礼问好,看的朱大虎一愣一愣的。
这就是大家子弟的气势吗?看的人害怕。
朱七牛这会儿早就睡着了,坐了一天车,还是非常累的。
宋濂吩咐了一番,立刻有丫鬟抱着朱七牛去房间里睡了,朱大虎则另有丫鬟带去洗漱吃饭。
朱七牛这一睡,直接睡到了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差不多睡了六个时辰。
迷迷糊糊的从被窝里爬起,朱七牛很快注意到自己旁边躺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姐姐。
朱七牛这边刚起来,小姐姐便也被惊醒了:“你醒了啊,饿了么?”
朱七牛点了点头:“好饿。”
“那我先给你拿点点心吃,然后让后厨给你做点吃的。”
“嗯,谢谢姐姐。这里是哪里呀?”
“这里是宋濂大人的家,我是他家的丫鬟。”
“这样啊。”
不多会儿工夫,朱七牛便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完了,端起小碗开始吃饭。
与此同时,远在春和宫中的、一向都起得很早的朱雄英也起床了,并在宫女的伺候下洗漱完,端起小碗开始吃饭。
麻利的吃完饭,朱雄英迫不及待的询问道:“宫门还有多久才开?”
宫女笑了笑:“已经开了,估计这会儿皇爷和大臣们已经在上早朝了。”
“这样啊,那七牛岂不是也能进宫了?也不知道他昨天有没有到,派个人去问一下,如果他到了,请他来我这里住。”
宋濂和朱七牛腊月二十九到京的消息、宋濂同样派人转告给了太子,太子又转告给了朱雄英。
朱雄英可太盼着朱七牛来了,早早就求着太子妃同意了朱七牛来春和宫住。
宫女不敢怠慢,连忙将太孙的意思传达了出去。
不久之后,便有两个太监来到了宋濂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