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儿,真相近乎大白。
朱初七确实是朱初一的弟弟!
就在一百二十来年前,朱初七在句容出生了,而当时朱初一可能已经十几岁了,后来其因为想活命,带着年幼的弟弟一起迁移到了盱眙。
朱初七长大一些后,因为家里养不活这么多人,就跟哥嫂和侄子朱五四分了家,来到了溧水定居。
他比侄子朱五四也就大十一岁。
再再后来,朱五四也因为活不下去而搬了家,两家便彻底断了联系。
一晃数十年过去,因为穷,朱初七五十多了才生下两个儿子,随即不等孩子长大就已撒手人寰,其妻子紧随而去,根本来不及跟两个孩子讲清楚祖籍、亲族等情况。
而其侄子朱五四呢,虽然娶亲略早,但生的孩子一个都没活到大明开国后,唯有一个四十来岁才生的儿子活到了现在,即太上皇朱元璋。
偏偏朱五四死的时候朱元璋也才十来岁,根本来不及被亲爹交代太多事情,朱元璋又岂会知道自己还有个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大的小爷爷?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或侄子外甥,可笑吧?
可这事儿啊,在那个年代太正常了。
拿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来说,虽然跟朱元璋是两代人,两人的年龄却也才差了十一岁。朱元璋说是李文忠的舅舅,实际上跟大哥差不多。
若不是当时李文忠的爹还在世,从妻子那里知道有朱元璋这么个弟弟,这门亲事指定认不成,双方甚至极大可能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朱初七比侄子朱五四大十一岁,却直到五十多才生娃,以至于他生下朱象朱狮两兄弟的时间跟侄子生下侄孙朱元璋的时间差不多。
那朱元璋跟堂叔朱象朱狮的年龄可不就差不多嘛。
照此往下推,朱家四虎虽然年龄跟皇帝差不多,却是他的堂叔。
朱七牛跟雄英虽然年龄也差不多,却也是他的堂叔。
同时,朱家其他九兄弟都是太子的堂叔堂姑。
皇帝及其一大堆兄弟姐妹都是朱家十头牛的堂兄弟姐妹。
朱雄英、朱高燧、朱高炽这一票皇三代都是朱家十牛的侄子侄女。
虽然近乎理明白了,但事关皇家血脉,还是不得不慎重。
所以太上皇也好,皇上也好,都没急着当众下定义。
所有人都在等,等那个去盘问黄老爷子的人回来。
这一等,便是足足一个时辰。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太上皇皱眉问道。
负责去问话的太监答道:“不是奴婢故意耽误时间,是黄老太爷的行踪比较多变,不好寻找。
奴婢一路赶到黄府,得知他到封侯书生的小店吃早餐去了,奴婢一路赶过去后,又得知他已经吃完,又跑城北听戏去了。
奴婢不得不花钱请了些人帮忙在各个戏楼寻找,这才在一个戏楼包间里找到他。”
“行吧,问清楚了没?”
“问清楚了,黄老太爷说黄大人小时候确实因为打碎一块砚台而被关进那间厨房里面壁思过。
但他并不记得有这样一本书,也没被长辈叮嘱过照顾好斌国公一家。
在斌国公与黄小姐认识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大河村有一户人家姓朱。”
“这样啊,那关于那座柴堆呢?”听到这话,朱元璋心中的天秤越发倾向于相信。
因为如果这事是假的,按理说黄老太爷的证词该更加确凿一些才是,而不是含含糊糊。甚至于,黄老太爷本人就不该在这时到处跑,而是该在家里等着盘问才稳妥。
“这事儿奴婢也问过了,但黄老太爷说以前家里都是黄大人的妻子黄王氏在打理,他也就从来没过问过柴火的事情,所以不清楚。”
朱元璋‘嗯’了一声,心里越发笃定黄老太爷事先没有跟黄育才和黄王氏串供过。
那这事儿的真实性可就越发高了!
说完,太监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封面十分老旧的论语。
“黄老太爷说这是当年他的父亲还在世时抄的论语,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贴身带着当纪念,太上皇若是要比对笔迹的话,可以用这本书来做比对,但千万不要搞损坏了,事毕后请务必交给黄大人带回家给他。”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一片孝心,咱自然会成全。”
接过这本论语瞧了又瞧,朱元璋又让太监将其递给了周光和万三重。
二人接过,又与其他官员商谈比对了一番,更加确定之前的推测。
“没错了,黄夫人拿出的那本书必是黄大人的爷爷亲笔所书,它们上面的笔迹近乎一模一样,这说明不仅作者是同一人,而且这两本书写成的时间间隔估计不超过半年。”
“不仅是笔迹,就连纸墨的材质都一模一样,应该是同一批纸张和墨水。”
“这就更能印证之前那本书和斌国公的话是真的了。因为就算有人能仿造出当年的纸张和墨水,再故意模仿一本书来做旧,这笔迹也是几乎不可能模仿的,更别提是模仿这么大篇幅的一本书,我仔细对比过,这两本原文的字迹绝对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除非这两本书都是后来人模仿再做旧的,就像皇上说的,知道结果后再反推过程,那肯定能编的滴水不漏。”
“这绝不可能,黄老太爷的这本书我四十年前在前元跟他一起做官时、就借过来翻阅过,因为这也算是古本了,和当时的通行本有许多不同,有很大的参考性。我敢担保这绝对是原本,不是近期做旧的产物。”
朱元璋对黄育才那个狡猾的老爹还是挺有印象的,当初他之所以让黄育才当应天府尹,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在黄育才他爹的份上,觉得这个老东西能帮着黄育才当好这个官儿。
既然是重点关注过的官员,老朱又岂会不知老黄随身带着这本他亲爹生前抄写的论语?
他岂能不更加断定朱七牛的太爷爷就是自己爷爷的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