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有激。情,但就是没有钱,找不来钱,地方无从发展,归根结底想要搞经济建设,还是一个发展资金的问题,这可惆怅坏了一*的英雄好汉!
这年代,各个地方都是无米下锅啊,连中央都向银行贷款的!
于是,有的人就开始想到了一些别的招数,钱没有,但我们有地有资源啊,我们还有大把的人力,你们这的工资高,我们要少点几十元都有大把的人抢破头,只要你来!
这些人想着把东星集团请到自己的地方,开公司建工厂。于是,很多地方政府就开始打起了东星集团的主意,甚至他们还动用了各种关系,在公司里找熟人挖人脉,想着从东星把人挖走也行,这也引起了林强生的一些注意,他的态度则是无可无不可,去留随意,该走的早晚要走,愿意留下的人自然会留下!
这些年来由于省城有了东星这家企业的存在,也让滨城和其他一些大城市有了一些不一样!
东星的工资高,普通工人的工资就有达到几百元一个月的,高级技工更是有达到了八百元以上的,东星集团的厂长、经理级别月工资已经达到了二三千元以上,而且还有奖金!
这样的工资水平,在八十年代初是难以想象的,也只有一些生产特供商品的厂家能达到这个工资水平,许多东星集团的职工已经成为了万元户,更有甚至成为十万元户的传奇人物,这在东星集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有钱了的人,往往就开始考虑改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东星集团和林强生也鼓励员工们消费。一方面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一方面现在的钱真叫钱。八十年代初的人民币购买力相当可观,这个时期物价也便宜。衣食住行,比前些年那是贵了,但林强生是过来人,现在的物价比十年后二十年后那是低得太多了!
虽然不能说八十年代的蔬菜水果都是天然无公害的,肉类粮食都是纯天然没经过化学农药的,撒可富、四月肥,但是现在老百姓花在“食”上面的消费也并不多,有了钱人们就肯消费了。吃得好才能工作好;
在住的方面,现在的房价也很便宜,虽然八十年代初国家没有放开商品房市场,但是小规模的房屋买卖一直都是存在的,包括了那“十年”房屋交易在中国始终都没有消失过。
现在北上广深的房价十分便宜,林强生在这些个城市就投资了不少的房产,还组建了几家房地产公司,跑马圈地!
在他的带动和指引下,东星公司内部也有不少人跟风,投资房地产。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着一二百号人,而且人员还在持续增加中。虽然他们很低调,但熟悉的房地产圈内人都知道,有这么个“滨城炒房团”的存在!
“厂房团”有专门的人负责全国各地到处的跑,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城市,甚至有公司内部人员看到了发财的机会,辞职下海专门从事炒房!
东北人这个群体,其实大致分成了四类人,第一类是清朝之前包括清朝,祖辈都是生活在东北的土著居民或早已定居在此的人们。这些都算是土著,这类人能够占据东北人口的四分之一;
第二类。是清末民初时期逃难到东北的,这些人是以鲁东地区人为首的闯关东群体。包括了一些河北人和其他的北方人,这些人文化水平低到了东北多以种地为生,所以发展到后来他们大部分就成为了东北的新农民。
第三类,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大力建设东北时期,这段时间从全中国广泛的征调派遣人员,来到祖国边陲开发大东北的,这其中就包括了铁人王进喜,甘肃人、雷锋,湖南人。
现在铁人的后代还在油城大庆生活得好好的,假如雷锋不死或许其后代也会生活在东北,那就会成为新东北人,这类人以扎根城市为主,懂文化有技术的人员不少。
第四类,这类就比较特殊了,还是解放后,从全国各地陆续迁移来到东北扎根的人,这类人有逃荒的,有躲灾避仇的,还有原来在家乡吃不饱饭的,这类人还是以鲁东地区为主,但是别的省份的人也有很多,比如来自皖省和一些南方省份,前者主要是在城市打零工,有企业招工就成为了临时工,好一点的混成了正式工。
后者多为手工业者,木匠、卖眼镜、修手表的,这些人基本都在城市里找活干,有些人在改开之后成为了东北第一批富翁。
解放后,东北没有遭受到什么大灾大难,甚至“三年困难时期”和那“十年”对东北的影响也没有多么大,农民们只要安心种粮食,吃饱穿暖是不用发愁的,城里人也没受过饿,甚至到现在有些人还十分怀念那段时期,觉得当时相当富足,他们对关内发生的事是完全不了解的,也根本想象不到。
但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东北经济全面落后时期,大量企业人员下岗,后三类东北人,当中一些较为穷困的又开始了大迁徙。
不少人离开了东北,回到了经济发展迅速的老家,由于本来东北人的构成就复杂,思乡或者返乡的人就更复杂了,闯关东的时候,他们大多身无分文目无余子,回去的时候仍然是身无分文,但身后跟着的余子倒是很多。
当然,抛弃余子单身回乡的也不少,闯关东嘛,当初就抛弃了一次,再抛弃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这些新东北人就陆续的洒遍了大江南北,正所谓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最终完成了一个循环,追求美好生活,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扯了那么多,最主要意思就是,全国当中还算是保守顾家的东北人,现在被林强生带动了不老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提前洒遍大江南北了!
但请表要害怕,这些东北人和历史上的那些完全不一样了,东星集团的再教育工作做得非常成功,也非常重视。
进入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会被要求学习知识文化,最起码要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这是因为工厂里最普通的一线工种,都是需要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况且新式企业、现代化管理,也要求每个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在现代企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连标准化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职工,怎么能胜任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不过,东北在全国来说城市化率高,教育普及也高,想要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些先富裕的,去到北上广深和一些沿海城市的人,经过了现代化企业的洗礼,文化素质高,见过了市面,再有林强生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引导,他们往往比这个年代勇敢下海,一头雾水乱打乱撞的人,更有目标,更能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林强生也在公司鼓励员工们走出去创造财富,再说,这些人的工资水平已经很高,长期下去必然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也怕这些人因为高工资高待遇丧失活力,失去努力工作的热情,从而倦怠,造成企业的效率下降,行政官僚化!
所以,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来一场新陈代谢,用小鲜肉替换掉老腊肉,让企业恢复生机活力,使企业年轻化,东星集团的管理制度已经打下了基础,已经不会因为新人的进来而被打乱。
这已经成为了林强生的一个企业管理的重要法则,不过他是不会向自己员工透露的,有一天他们的老板、林大董事长,会让他们卷铺盖滚蛋,那太无情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