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吴,是天子刘禅钦定的国策,而如今,又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支持.这事儿,不干都不行了。
只是吧,这事儿,虽然在长安的朝议上,是几乎一致的通过了,连诸葛亮都没有多说什么,但具体到地方,两个征吴最重要的州郡主官,却都是眉头紧皱。
不管是兖州刺史徐庶,还是荆州牧张溪,都对在这个时候发动征吴之战,不太理解。
这两人都不认为,如今是征吴的好时机。
东吴可不是那个被诸葛亮在三个月内就直接灭亡了的曹魏小朝廷。
如今的东吴国土,北到徐州,南到交州,说是偏居一隅,但是,实际占地面积也很广阔。
这可不是身居北方,只有一州之地,而且人丁稀缺的曹魏小朝廷可比的。
甚至于,真要论国力,丁口,士卒战斗力,东吴差不多是相当于曹魏还占据河北和河东的时候。
如果再算上东吴的水军优势要击败东吴可以,要夺取东吴一些土地也可以,但是,要灭吴,现在根本不可能。
所以啊,张溪和徐庶都很奇怪,长安的那帮混蛋玩意儿,是怎么能做到“上下齐心”要一战灭吴的?!
这让张溪和徐庶都非常的头疼。
徐庶头疼的事,他需要面对陆逊这个难缠的对手,而东吴在淮南和青徐囤积了重兵,互为应援,以兖州如今的军力,抢夺一两个郡了不得了,要彻底把东吴势力赶到长江以南,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张溪这边头疼的事情,就相对简单的多了水军还没有完全练成,干不过人家啊!!!
是,前年张溪确实抢了一个先机,让江陵水军顺势占据了巴丘,把水军战线前移了,打算以打代练的方式,快速提高水军战力。
但是,这两年,虽然荆州水军确实战力提高了一些,但同样,战损也一直都有.成长速度并不如预期。
再加上,江陵水军到了巴丘,缩短了东吴水军和大汉水军之间的距离,导致双方失去了缓冲空间,因此从巴丘到夏口这一段长江水域,这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全线开战中。
双方越打,就越不敢对对方掉以轻心,全都戒备森严,不管是水上还是陆上,都保持着战备状态。
这种情况下开战,谁主动出击,谁就是直接撞铁板,只能硬拼硬,连谋划的空间都没有。
这么打,效率太低,也不见得能占便宜啊。
因此,张溪和徐庶,在得知了朝廷的决断后,几乎是先后的上疏朝堂,以不合时宜为由,请求朝廷再次考虑征吴事宜。
然后吧.诸葛亮就离开了长安。
没办法,这事儿吧,真有点不太好解决。
诸葛亮先一步去了兖州,在兖州待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他才启程南下,抵达江陵。
而诸葛亮抵达江陵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张溪转达了这次征吴的意义和必要性。
说实话,诸葛亮也不觉得现在是征吴的最好时机,很多事情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好,从军事角度讲,征吴的条件还不成熟。
但是,从政治角度讲,这次征吴,却是势在必行的。
朝中的格局,在地方镇守的张溪,徐庶等人,是不可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他们不会知道,这次征吴,其实是各方利益集团的共同目标,他们有着共同的诉求,所以,不管时机成不成熟,征吴必须进行。
再者说,诸葛亮刚刚搞了一出请辞丞相的戏码,本质目的是为了要归政于天子跟霍光那种装装样子的归政不一样,诸葛亮是真的想要趁着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实现大汉权利的平稳过渡。
而征吴这件事,又是刘禅第一次定下的国策,这个国策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绝对不能有人反对,尤其是地方镇守的反对。
这对树立天子权威非常的不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溪和徐庶作为地方镇守,居然对朝廷中枢决议选择拒不执行,好说不好听。
是,刘禅也好,诸葛亮也好,确实不担心张溪或者徐庶两人是有什么异心,也知道两人的上疏奏事说的有道理,但是,这种先例不能开。
地方刺史,面对中央决策有不理解,有不满,要上疏言事,可以。
但是,那必须是在先把事情安排下去,然后再上疏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等到朝廷重新研究过后,觉得有道理,然后再下诏改正。
不能像现在这样,地方刺史或者州牧觉得朝廷决策不对就拒不执行。
虽然说,前者这么做,有浪费行政资源的嫌疑,也不是什么合适的应对方式,但总比后者的性质要好的多。
后者,说难听一点,那就是藩镇割据的前兆这个先例,无论如何也不能开。
而且吧,从这件事情上,诸葛亮也察觉到了地方和中枢在行政体系上的不和谐之处。
朝廷中枢实行的事三省六部制,彼此划清责任,分权而用,互相制约,集权于天子。
而地方本来按照规划,也应该是实行镇守将军和州刺史分治的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制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因为之前的北伐,以及安定地方的需要,在边境州地区,基本还是在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
张溪是州牧,除了人事权之外,张溪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抓,甚至发动小规模的战争都不需要通过朝廷同意。
而徐庶呢,虽然没有张溪的军权,但是徐庶本身也是有军功在身的,随着兖州的镇守将军魏延抽调北伐,之后又回了长安,接替故去的赵云卫将军的位置,驻守长安后,兖州地区在军中威望最高的人就是徐庶。
徐庶真的要抽调郡兵作战的话,除非胡遵,毋丘俭,文钦等人都接到朝廷的明诏不得出兵,否则,兖州郡兵一样会被徐庶召集起来的。
天子和诸葛亮可以相信徐庶和张溪的人品,相信他们不会造反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州刺史或者州牧还拥有这样的权柄,那就是藩镇割据,祸乱天下的前兆。
因此,诸葛亮这次兖州和荆州之行,除了跟张溪和徐庶商议伐吴之策外,最大的目的,还是要跟两个人商议下,该如何更有效的拆解地方的权利,跟中央一样,形成有效的互相节制。
这是诸葛亮下一步需要尽快解决的办法。
就为了这事儿,诸葛亮和徐庶聊了一个月,依然没有聊出什么太大的头绪出来。
而这次到了江陵,诸葛亮本以为,以张溪的脑瓜子,说不定能想出什么奇招.毕竟三省六部制的框架,还是张溪提出来的,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能耐的。
诸葛亮对张溪寄予厚望,但是吧,这事儿哪怕在张溪这边,那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在张溪的印象里,中央和地方的权属之争,其实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一直到清朝才算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问题是,清朝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半的功劳来自于清朝特殊的行政和军事体系,另一半的功劳,是雍正皇帝的清查田亩,改土归流。
这两项,在如今张溪所处的这个时期,并不具备任何的参考价值。
一方面是生产力达不到那个标准,清朝的军制和行政体系也无法完全照搬,另一方面在如今这个世家已经崛起的时代,玩改土归流的风险倒是不大,但玩清查田亩,恐怕立刻就要天下大乱。
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真的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存在。
有了世家大族的存在,朝廷治理地方会变得更加的容易,但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世家大族的存在,朝廷在治理地方的时候,总免不了要顾及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和平时期还好,彼此合作之下,对朝廷治理地方,利大于弊。
可一旦进入战乱年代,中枢朝廷出现动荡,无力约束地方,那么这些世家大族,很有可能会变成倾覆皇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大汉还没有这个生产力条件,也没有那么多的行政资源可以保证到皇权下乡,能到县一级,已经算是不错了。
大汉的底层百姓,对官府和皇帝的信任程度,远远不如由世家大族推举出来的乡老士绅。
要解决世家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连残酷手段都没多大用处.历史上的朱温就想着老子天下第一,在白马驿之祸里杀了多少世家大族,可最后不还是引发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最后催生出了一个天先天不足的大宋。
要知道,唐末时期的世家大族,经历了南北朝后期和大唐的不断削弱衰败,实力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了,朱温采用残酷手段的后果尚且如此严重,更别说如今是世家大族刚刚强势崛起的年代。
因此,张溪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建议诸葛亮不要瞎搞,一点一点的来,沿用之前的策略,采用文武分治,军权治权互相制约的方式,更加符合现在的实际需要。
制度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只不过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出于特殊需要,朝廷做出了一些妥协和改变而已。
现在,朝廷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落实这种文武分治的制度,取消州牧这个职位,明确州刺史和镇守将军的职责,进而形成体系,严格执行下去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