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们都没关系,是恨咱的能力不够啊!”朱元璋苦笑摇头。
他竟开始卖惨起来。
向来刚猛的一人,突然软了。
还真让何深没法往下接。
何深放下碗筷,开口道:“朱老板有话直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赈灾!”
朱元璋抬起头,看向了何深。
听到这两个字的何深,脸色也沉了下去。
声音低沉道:“朱老板这是缺钱花了?”
他还以为朱十六是想过要假借赈灾的油头去捞钱,心底不屑,觉得朱十六不过如此,也是一个伪君子。
“你也知道,咱的钱,都到了哪儿,现在身上没有多余的钱,但又见不得老百姓没饭吃.......受冻!”朱元璋这一次说的真诚。
但何深却不为所动。
他岔开话题,问道:“朱老板从城外来的吧!”
“对!”朱元璋点头!
何深淡笑道:“此时此刻,和州城的百姓如何?”
“他们在干嘛?”
视线拉开。
和州城,六个区。
南城外来户,虽然都是租客,却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年货,推着木马牛,车上放着猪头、猪腿、羊鞭、羊肚。
菜倒是少了点,只有白茶萝卜,因为菜价更高。
城外的大棚,一直扩建,却也供不应求。
因为和州城的老百姓都养成了冬天吃火锅的习惯,肉吃腻了,唰白菜、萝卜片也能爽口,加上包饺子也要萝卜白菜。
所以这菜价就上来了。
肉跟粮食倒是跟以往一样,甚至更便宜了。
当然了,等到正月初一,价格肯定贵,因为小贩跟商户都回去过年了。
南城的租户多,本地人也不少。
他们备货备的早,此时上街购置的就是一些添头,门画、鞭炮、对联。
或者是买些点心、瓜子、花生。
如此景象,哪儿来的灾民?
何深一句话,让朱元璋愣住了。
和州城,还真没有灾民。
逃荒的都在乡镇上安了家,只要套过来的,基本有口饭吃。
不至于被饿死。
何深已经做的够好了。
赈灾?
拿来捞钱,他现在都嫌麻烦。
哪儿有放出点消息,让股票大涨来的快。
“何老弟,我的意思是,大名府那边来了不少灾民,咱们和州城............”朱元璋还未说完,就被何深给打断了。
“等等!”
何深抬手打断道:“大名府不归我管吧!”
“朱老板,我知道你人心善,但是本官也是束手无策,总不能让我出钱出力跑到大名府赈灾吧,况且这件事情朝廷都没管,我一个知县,我几把谁啊!”
他啥身份啊,去管人家大名府的事情。
这件事情,要管那也是应天那边管。
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朱十六不是为了捞钱,是真想赈灾。
自觉先前说的话有些过了,便开口安慰道:“朱老哥,你要想赈灾呢,我可以帮你搞个慈善晚宴,到时候拍卖一些价值不高的稀奇玩意,凑点钱,以商会的身份去赈灾,这可比我出手强多了!”
他说的是真话。
从商会出手,大名府当地的官员,也不会显得脸上没光。
如果是以和州城的名头去赈灾,那不成打人家的脸嘛。
朱元璋闻言,心底窝火。
没钱啊!
他是真没钱,不然也不会来找何深。
“那就麻烦了!”朱元璋难得客气一次。
何深抬手打断,道:“太客气了朱老板,以后我还得仰仗你呢!”
“就凭你这一句话,我出五千两银子!”
两人刚聊完,黄有财就来了。
来的正好,来了就要出钱。
何深并未要挟这些人捐钱,而是真正的自发性捐款。
如果是要挟,那就是捞钱。
如果纯纯的自发性捐款,那就是真捐。
真捐肯定不如假捐来钱快。
所以到了晚上,以何深五千两银子为上限,大大小小的商户,加一起总共捐了七千两银子。
合计一万两千两银子。
如果从和州城低价购买粮食,足以赈灾。
但是运过去就麻烦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想起了先前何深提出来的免费修路项目,内心也有些动容。
官道改制!
这是个麻烦事,不能他一人去考虑,晚上就派人书信到了京城考究此事。
最终赈灾款的七成花在了运输上,余下的银子,购买了数百万斤的粮食运往了大名府。
十万灾民,也算是过年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了。
经过赈灾一事后,朱元璋找到了自己儿子朱标。
“标儿,你觉得这和州城到底如何?”
“儿臣拙见,和州城的富裕,可比巅峰开封府,人均远超长安城!”
“那你觉得何深如何?”
听到这句话,朱标语气轻松道:“父皇,您还在质疑何大人的能力吗?”
先质疑,再质疑,就是没信过。
因为朱元璋每一次都先承认事实,再去批判事实。
所以他一直觉得何深不行,早晚要掉脑袋的主。
特别是勾搭他的是四子朱棣,说起来大灾也是何深给害的。
书信朱棣,诱导朱棣北上建功。
何深也是下了血本,允诺了好处,一切战争所需物资,都可以免费赞助。
众所周知,免费的最贵!
何深要开矿,特别是煤矿。
光从晋商哪儿边买,开销太大了。
算下来,不如资助朱棣背上,去搞煤矿、铜矿、铁矿。
再以外包的身份,管理这些矿场,做到资源内循环。
这样也不怕被制裁了。
最重要的是,朱棣打赢了,有功劳,更离不开他,还能保着他。
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朱元璋自然能够看的出来,但是相比那些功劳,他更加忌惮何深这样做,会乱了大明,或者说是乱了他们朱家。
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就在这儿。
一切还是以家为本。
别看现在朱元璋不动何深,还一副交好的样子,真要等哪天他自己不行了,第一个做的就是要清算掉那些朱标控制不住的权臣。
何深也在此列。
一个县令,手上抓着那么多牌,自然不放心留下。
这些烂在肚子里的话,他自然不会跟朱标说。
父子两人只是谈论何深的用处。
朱标更加委婉一些,将何深当做大明第一才子,当做日后大明的救星。
“标儿,年后你回一趟京师,咱已经让人筹备官道改制的事情了,届时你亲自带人布置,等你回来时,也就可以跟何深坦诚相待了!”
此话一出,朱标面色大喜。
他早就想跟何深表明身份,彻夜畅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