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黄台吉手底下的内三院大学士们,当然也不是废物,他们听完了黄台吉的这套说辞以后,也很快就认识到了其中的道理。

济尔哈朗虽然没有说清夺下镇江堡的主谋到底是谁,但是,结论却有如秃子脑壳上的虱子一样,是明摆着的。

若是没有金海镇明军的强力参与,光凭朝人那两路兵马,怎么敢于在镇江堡内外作乱?

就算他们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或者得了失心疯了,抱着侥幸的心思犯上作乱,可若是没有金海镇明军的强力参与,他们也绝不可能一举夺下镇江堡。

朝人兵马在战场上的表现是个什么水准,不光黄台吉清楚,包括黄台吉身边的这些内三院文臣也都清楚。

重炮轰城也好,炸塌城墙也好,包括那种不用火绳也能击发的火枪以及可以投掷爆炸并且威力巨大的震天雷等等,这些东西以及这些打法,不正是金海镇的明军特有的吗?

所以,九月二十一日当天上午,当黄台吉表达了自己准备御驾亲征的想法以后,他的内三院大学士们虽然一开始十分惊讶,但是没过多久就赞成了黄台吉的这个想法。

于是,黄台吉在这几个人的查漏补缺之下,到了当天中午,又形成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下给两黄旗的,黄台吉要两黄旗在旬日之内尽起主力兵马,各甲喇牛录备好鞍马粮械,随同黄台吉御驾亲征镇江堡。

另一道旨意,则是下给两白旗的,黄台吉命睿郡王多尔衮、武英郡王阿济格二人负责辽南沿海的防务,保证其辽南侧翼的安全。

还有一道旨意,则是给两红旗和正蓝旗的,黄台吉命令两红旗的旗主、总管大臣与固山额真们守好西线,同时也他们协同正蓝旗的兵马留守盛京。

九月二十一日,黄台吉在凤凰楼接见了内三院大学士之后,定下的这些旨意,当天下午未时前后,就马不停蹄地送出了盛京城。

至于那些就在盛京城内的各旗王公贝勒们,当日下午骤然接到旨意,自是一片哗然,人心浮动。

当然了,盛京城内的人心浮动,也只是暂时的。

眼下黄台吉虽然病了很久,很少出宫露面,但是他的威信并没丧失多少,甚至可以说他在八旗之中仍有令行禁止的权威。

尤其是在黄台吉自己一直亲领的两黄旗、正蓝旗之中,更是从来没有人敢于质疑他的任何决定。

有了两黄旗、正蓝旗所谓上三旗的支持,盛京城内外的其他各旗兵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再者说了,每到秋冬季节就出兵作战,或打蒙部,或者南朝,或打鸭绿江东的李朝,或者征讨北方的生女真各部,正是他们从奴儿哈赤时代就形成的惯例。

眼下又到了秋冬节季,出兵作战,也正符合这个惯例。

只是这次出兵往东,前去围歼夺走了镇江堡的明朝联军,却多多少少叫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有些异样。

——大清国这是怎么了,怎么竟然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与敌人作战了?

——大清国何时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被金海镇的南朝军队和朝人联手威胁到了原本最是安全无虞的后方老寨?

带着这些埋藏在心中的疑惑,盛京城内外的八旗劲旅在接到黄台吉亲征旨意后的第二天,开始了旗丁、披甲人、厮卒和战马粮械的征调点验行动。

类似八旗这种耕战一体的军事制度,在这个年代,是有它的比较优势的。

这个优势,就是全民皆兵的优势,八旗子弟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兵民一体,原则上有多少青壮男丁就有多少兵员。

与此相应的是,他们出征时粮械战马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备的,黄台吉的小朝廷也好,八旗权贵们也好,几乎不怎么承担或者只需要承担很少的出兵成本。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八旗权贵们为什么一个个都那么好战的原因。

因为他们发起的每场战事,需要他们自己支付的出兵成本很低,而一旦打赢了战事,他们的收获往往又很大。

在这一点上,大明朝的军队与清虏的军队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明朝这边,朝廷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战争成本,兵员的饷银,军械,粮草,被服,都是朝廷供给的,而且特别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明朝这边,要谋划或者发起一场战争,往往需要提前半年、一年甚至是数年的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

要是战争打赢了,那还好说一些,付出的财政成本收不回来就算了,起码朝廷的颜面好看,威望能立起来也算收获。

可要是一旦战争打输了,那就是血本无归的结果,不仅前期支付的成本一点收不回来,就连朝廷想要的一点体面也维持不住。

也因此,到了崇祯年间,大明朝上上下下,除了个别人之外,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不想打仗的。

这一点,崇祯年间的大明军队跟当时的清虏八旗相比,确实笼罩着一层末世衰败的气象。

一边是畏手畏脚,胆小如鼠,另一边则是野心勃勃,极其好战。

双方的巨大差别,从彼此的军事制度上,就能鲜明体现出来。

当然了,战备毕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即使在这个时代占有一定对比优势的清虏八旗制度之下,想要完成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黄台吉定下御驾亲征决心的第二天开始,盛京城内两黄旗的备战事务,整整持续了十天才完成。

到了十月初二这天午时,黄台吉头戴黑色貂鼠暖帽,身穿黑色貂裘大氅,乘坐由十六个镶黄旗巴牙喇抬行的肩舆轿子,亲率盛京文武大臣,出大东门誓师出征。

这天的誓师出征,也是黄台吉本人时隔一年再次出现在大庭广众与数万八旗将士面前。

虽然黄台吉在诸多巴牙喇环卫的肩舆之上并未下地,而且也没有亲自诵读誓师出征的祭告文书,但是黄台吉的公开露面还是赢得了在场数万两黄旗将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为了撑起这次御驾亲征,黄台吉征集了两黄旗大部分的旗丁、披甲人与两黄旗汉军各牛录,以及两红旗与正蓝旗旗下的部分汉军重炮牛录。

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凑足了五万多人马,还有可以携行东征的四十二门重炮以及多年缴获积攒下来的大量弹药。

其中,正黄旗从征的满蒙汉满编牛录,有七十三个,共计两万一千九百旗丁披甲人。

镶黄旗从征的满蒙汉满编牛录,有七十一个,共计两万一千三百旗丁披甲人。

两红旗旗下的诸汉军牛录与正蓝旗旗下所剩不多的满编汉军重炮牛录,一共征集了三十一个,共计九千三百人。

这五万多人,也是黄台吉能够从盛京城内外征集到的几乎所有青壮兵马了。

当然了,这倒不是说黄台吉没有能力征集更多兵马,而是说在保证盛京城安全的前提下,他可以动用的人马有这些。

黄台吉亲自领有的两黄旗与正蓝旗,实力一直是八旗之中最为强大的几个。

尤其是两黄旗,麾下的各种牛录非常多,即使经过了崇祯十二年残酷的松山攻防战之后,如今的正黄旗仍有八十九个牛录,而镶黄旗也仍有八十个四个牛录。

即使不算正蓝旗,光是黄台吉亲领的两黄旗牛录数量,就已经是八旗当中实力最大的一股了。

如果再算上正蓝旗的几十个牛录,再算上八旗汉军里面三顺王以及那些听命于黄台吉的汉军固山额真们指挥的牛录数量,黄台吉可以调动的牛录数量,远远超过了整个八旗所有兵力的一半以上。

就此而言,黄台吉对大清国的掌控,仍然是强有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在去年黄台吉军中昏厥的时候以及这个年初黄台吉病重的时候,最终没敢动手的根本原因。

并不是多尔衮不想取代黄台吉,而是多尔衮兄弟两人的实力,尚不允许他去冒那样的风险。

一旦两黄旗死忠于黄台吉的话,那么仅凭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两白旗是不可能获胜的。

当然了,黄台吉本人也是十分谨慎的。

尽管他领有的上三旗是八旗之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但是对于这次率军亲征,离开盛京城,他仍然小心翼翼。

他不仅留下了正蓝旗在盛京城听命,而且也并没有把两黄旗能够调集的兵力全部带走,而是留下了正黄旗的十六个牛录和镶黄旗的十三个牛录,叫他们与正蓝旗一起留守盛京。

毕竟盛京城这样的重地,他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必须留足了可靠的人马,他才能够放心地离开。

就这样,在各种算计之下,大明崇祯十三年十月初二日,也即清虏崇德五年十月初二日正午,黄台吉率领大批文武大臣在盛京大东门外誓师完毕,随即浩荡东去了。

而同一时间,早就听闻了镇江堡丢失消息的多罗睿郡王多尔衮,也在接到黄台吉的旨意数日之后,终于下决心率领主力兵马撤出了重建完毕的熊岳城,浩荡北返盖州城去了。

与此相应的是,一直带着金海北路人马乘船游荡在盖州与熊岳海岸附近的吕品奇等人,在听闻多尔衮率军撤回盖州城后,也果断结束了海上的飘荡。

十月初四,吕品奇、钟令先率领陆师回了复州城,胡长海、高成友则率领水师回了长兴岛与北汛口驻地。

此时袁进从镇江堡带回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金海镇辖内的各城。

一时间,辽南战火悄然止息,而清虏各方与金海镇上下的目光,全都盯在了鸭绿江口方向的镇江堡城上,新的更大规模的战火即将燃起。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虚构三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汉宫秋明末平倭录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世子请叛逆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当官哪有种地香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