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信长离开了金崎城,织田军的撤路线还是走若狭一线,不只是因为若狭现时十分混『乱』,也是因为若狭武田家的家主武田元明仍被朝仓义景软禁,不少忠于他的家臣会向织田军提供无条件的帮助,正如不久之前要求武藤友益降服那样。

当然,现在连北近江浅井家也加入到战场后,信长也无法预测会不会有人临阵倒戈,就像上一次本圀寺合战的三好长逸那样……

「活着回来。」信长把手搭在阿犬的肩膀上。

「活着回去。」阿犬轻笑了一声抖肩甩开他的手。

这是织田家家中最重要的两位武士的道别,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了十分有名的场面。可是实际上这一点都不感人,两人没有半点伤感。

因为在两兄妹的眼中,这不是生离死别,信长这时自信将可以把那两个敌人压在地上磨擦,而阿犬这时则是兴奋得快要笑出声。

阿犬所领,殿后的军势不多,比起之前带着六千多人的威风,阿犬现时手下只有三千人。

用三千人对抗四万?而且还是对方半个主场没有任何地利的优势?更不是事先的计划好?正常人都知道是不可能,即使是不正常的阿犬也不会笨得去正面硬抗朝仓家的军势。

这不是不战胜对手就会灭亡的合战,跟桶狭间不一样;也不是被围困在城中的军队,跟河越城不同;更不是早已计划好的引君入瓮的陷阱,跟严岛没有相类似的地方。

殿后的目的就是保护好前方先行撤走的军势不会被击溃,能保持着实力安全回家。

在金崎城之中,有着郡上织田家大部份的家臣:前田庆次郎﹑竹中重治﹑姊小路赖纲﹑竹中重矩﹑赤濑信一﹑赤濑信二﹑吉田重纲﹑近卫信景﹑望月吉栋和织田一郎。

同时还有留下来协助的织田家本家的重臣:森可成﹑明智光秀﹑木下秀吉﹑池田恒兴﹑森可隆等等。

虽然信晴﹑信义和信正三兄弟想要留下来,只是被阿犬拒绝了,让他们好好保护信长,即使她在殿后,但也难保中途不会出什么意外。

金崎城的评定室——

「放弃金崎城和天筒山城。」竹中重治提议。

一座城并不能阻碍朝仓家多长的时间,他们并不需要攻下,只需要用一部份的兵力来包围,然后其他的军势前往追击即可。不过明白这件事的人并不多,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金崎城最后还是要回到朝仓家的手中,我们是没有机会守住。」阿犬为此定论,只不过放弃并不等于要拱手把它相让给朝仓家。

资敌?这种事不存在的。

当阿犬说出自己接下来的想法之后,在座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气,张大眼睛,望着提出的竹中重治,在肯定他不是说笑之后再把目光转到阿犬的身上。

如果竹中重治的精神没有问题,那一定是阿犬疯了,如果两者皆非,那一定是他们的耳朵出了幻听……

只不过他们再看了一眼阿犬,发现她没有半点开玩笑,而且还一副势在必行的样子,只好认真思考一下这个议的可行『性』。

本来觉得不思议的,紧皱着眉的人渐渐想到了这行动的确是有着可行『性』,但还是有人会提出反问。

「不可以把战场拉到更接近若狭吗?即时不敌也可以得到主公的支援!」木下秀吉提出了反论。

对木下秀吉面言,这是一夜城后,另一次的立下大功的机会,但马攻略被信晴完全抢去了风头,令他不甘,而他想利用这一次的机会,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于织田家的地位,一点都不想要冒太大的险。

「木下大人说的没错,何不利用敦贺的河川来分割敌人呢?」明智光秀同意木下秀吉的看法,他向来都是支持稳健的武士,而且比起木下秀吉,他更需要一次功劳来向所有织田家家臣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明智光秀这个大光头,并不是只有一张嘴,也不是只靠关系来上位,他是一个能力强的武士。

「黑河川?」姊小路赖纲指着地图上的敦贺,望向阿犬。他是在军议之前就知道了阿犬的基本打算,不过他跟木下秀吉和明智光秀一样,对于阿犬那冒险的提议并不认同。

由越前通往若狭,最快最直接的路就是走敦贺,信长也是走这条路离去,而他们现时所在的金崎城正好是在敦贺的北方,是越前方向的入口。

可惜因为山的另一边是海湾的关系,金崎城无法做到关口的作用,即使加上天筒山城这座支城也一样。事实金崎城作为商业中转城比起军事要塞更为出『色』的城池。

「现在是春天,河水还没有到最多的时候。」近卫信景作为新人还是大胆地发言,他倾向支持竹中重治的提议,其中不只有少年人的热血,也有被阿犬的「仁义」所感动。

「但也可以利用,不是吗?没有必要——」

「督督——别忘了还有北近江的浅井家。」竹中重治用指轻敲了一几下打断。

本来还想要说话的木下秀吉愣住,地图上北近江的要前往若狭可以选择的路线也很多,最快的当然是穿过疋田由水路直入敦贺……

「可是以美浓守的做法,不也一样会被浅井军夹击吗?」明智光秀反问。

「是啊,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最长时间地拖住朝仓义景和浅井长政,要是跟在大殿的身后……请容我也问一句,以我们的兵力,能拖多久呢?两天?一天?」

「多得一天是一天!」

「没有,并没有,连一天都不会有。」阿犬摇头。

天筒山城的战斗﹑金崎城的战斗都告诉了阿犬一件事——朝仓军不是弱军。

而且另一边作夹击之举的浅井军就更不是弱鸡,他们可是有着击败两倍六角家军势的事迹,而浅井长政在军阵之上更是一位有着才能的武士。

「而且……如果以木下大人和明智大人的做法去施行,大殿回到京都时,可能身边只剩下数十人而已,运气好可能几个月就能重整,运气不好……」竹中重治说到最后却是微笑不语。

如果信长不是阿犬的亲兄长,而阿犬也没有要求尽力保全织田家的实力,那竹中重治绝对不会出这种如双刃剑式的计划,他会如木下秀吉那提出:在尽力殿后的同时,最大程度保存自身。

自己的安全高于一切,这是大部份对地位﹑权势有野心之人所思考的第一个重点。问题是阿犬的野心不在于地位和权力……

「主公的安危最为重要!」森可成被竹中重治说服了。

「没错,我等早就有决死的意志!」池田恒兴也发话了。

这两个忠心的织田本家重臣定『性』之后,要是木下秀吉和明智光秀再不同意,那即使现时没事,事后也一定会被别人拿来当成攻击的借口。

「的确是……」木下秀吉低头,心里有点后悔。

「是!」明智光秀点头。

阿犬望了一眼达成了共识,又打了一个响指,「那就这样,由我来当这个诱饵。」

「主公!这……这由属下来即可!」

「美浓守大人,请让在下为本家!」

阿犬一摆手,刀鞘拍在身前的塌塌米上,本来有点吵闹的评定室也安静了下来,她冷笑了一声,身上散发出冰寒的杀气——

「有谁要阻止我大开杀戒呢?」

不可能有人会反对,他们害怕提出的那一刻会被阿犬斩首。虽然不可能,但他们当时的确有着这样的感觉。

当个时辰之后,阿犬在金崎地的天守,看着再次打开的金崎城城门,还有那像如长蛇一样离开的军势。由竹中重治所布置的战术,也就此展开。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冷面丞相的下堂妻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