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笑:“不然去你们办公室坐?”
祝晓敏也笑:“估计更乱。”伸手接过来,“给我好了。”把窗台上的东西挪挪,直接放窗台上。
许鹏宇“嘿嘿”干笑几声,把杯子给了大家,让他们自己找地方,自己匆匆的出去。
叶歌抿唇笑:“他都不反驳,看来晓敏姐说对了。”
祝晓敏笑出声,点点头:“是啊。”
陈旭东也忍不住笑,向叶歌解释:“以前我们住在知青点,男知青宿舍总被她们念叨。”
看来是一向都乱。
叶歌也了然,侧头向陈旭东看一眼。
一起工作这几个月,陈旭东做事干净利落,平时衣着虽然不是很讲究,可总也干净清爽,就不知道屋子里是什么样子,心里盘算,等回羊城,找机会去门口瞅瞅。
许鹏宇安排人去买被褥,自己很快回来,又带着几人去选屋子,说:“这几年如果你们要常跑鹏城,这几间屋子就给你们留着。”
祝晓敏点点头:“有得多就留着,有新人要住也尽管住,我们来也只几天。”
屋子选好,再安排人清理打扫,等一切安排妥当,邢庆生也已经回来,见面又是一阵寒喧。
第二天,祝晓敏三人先往鹏城外贸局,先沟通过在羊城展开工作,再和招商办的同志做工作对接,拿到一些在鹏城的一些港商和外商的资料。
再之后,跟着负责接待的王珏走遍了鹏城的几个商圈,了解各行业的情况。
邢庆生和许鹏宇白天大多在忙,到了晚上,就过来和祝晓敏几人一起吃饭,顺便讨论工作,或者各自的工作,或者集体的公司,相互帮忙做些分析。
两人在这里虽然做的是建筑和规划,可是因为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又有自家食品厂、电器厂的产品运来鹏城,倒是对鹏城的经济情况颇为了解。
在各大商圈里,不管是服装还是食品,或者是家用电器之类,早已经被内陆过来淘金的人挤满,鹏城目前欠缺的是来办厂的企业。
祝晓敏沉吟一会儿,有些不解:“这几年我们制定的经济类政策,已经给外商很大的优惠,招商怎么会有问题?”
分明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邢庆生叹气:“也不是没有人肯来,只是鹏城新建,市场有,机会有,可是秩序欠缺,也就有了更多的犯罪,再加上改革还不到十年,所以很多外商拿着钱却下不了决心。”
许鹏宇说:“我倒是见过几个港商,他们颇有意向,只是还在观望。”
祝晓敏立刻问:“做什么的?”
许鹏宇说:“电子厂,港商里五个人有四个倾向办电子厂。”
祝晓敏心底一动,立刻问:“怎么认识的?”
心里暗暗点头,可不是,后来鹏城的王牌产业,就是电子行业。
许鹏宇说:“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商圈,他们是我们那里的客户,租着我们几家店面,同时还在考察批地建厂的事情,又要做规划,和我们有过接触。”
祝晓敏立刻说:“这中间最有意向的,你帮忙牵个线,我接触一下。”说着,心里还有些可惜。
只可惜,目前宋志安做的逐鹿电器厂规模还不足以在鹏城再做分厂,否则她一定想办法抢占这个先机。
只是他们的逐鹿电器厂不行,鹏城的招商引资却迫在眉睫。
许鹏宇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了成算,自然答应,又说:“这几天我们也搜集一些外商和港商的信息,晚一点拿给你。”
祝晓敏笑:“朝里有人,做事就是方便。”
许鹏宇大笑:“别人这么说就算了,你可是朝里来的人,我们没法比。”
祝晓敏也笑:“你们的关系也在京城,工部可是肥缺。”
邢庆生也笑:“不能和内阁相比。”
陈旭东笑着摇头:“这么一说,我们可是轮为下九流了。”
说的大家都笑起来。
出于方便的考虑,这一次祝晓敏既没有挤用鹏城外贸局的办公室,也没有麻烦招商办,而是让许鹏宇在自家开发的商业区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做为办事处。
隔了两天,许鹏宇把几个人约去海天大酒吧,介绍一个港商给祝晓敏认识。
港商姓陈,名璋,中等身高,长相是典型的港城人,浓眉大眼,一看就很精明。
来之前就听说祝晓敏是京城派到羊城外贸局的副局长,也存了结交的心思,见面之后颇为热情,招呼酒保要酒,先礼貌的询问祝晓敏几人。
当祝晓敏明确表示没有酒量的时候,也不勉强,给她和叶歌点了饮料,白桂花和男士们都点了酒。
祝晓敏瞧着,就已经暗暗点头。
不止此刻,就是上一世,她也更喜欢和港商、外商合作,不在于别的,只说这社交上的礼仪,她是烦极了内地所谓的酒桌文化,不喝酒就没有办法说话。
大家坐下,先客套几句,很快就聊到各自关心的话题。
陈璋是想在内地投资,而祝晓敏的目的是招商,大家心里都明白,也不拐弯抹角,只是第一次见,聊的并不深入,只是一个说港城富商圈子的情况,一个说内陆的经济发展情况,颇此吸收着有用的信息,谈谈说说,非常融洽。
再之后的几天,祝晓敏和许鹏宇把二手面包要去,带着陈璋走遍整个鹏城,每经过一个商圈,或者是一处空地,都会说到这片地方未来的发展。
陈璋见她对鹏城居然十分熟悉,说不出的佩服,插话问:“祝局长,据许工介绍,祝局长应该是第一次来鹏城,怎么对鹏城这么熟悉?”
祝晓敏浅笑:“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招商引资,帮助鹏城发展,在来之前,不止对鹏城的建设有所了解,还专门做过商业分析。”
“哦?”陈璋来兴趣了,“商业分析?是祝局长团队做的?”
祝晓敏笑着点头,向后指指:“旭东现在虽说也在外贸局,可他是商业管理毕业的硕士,所以京城特意调他做我的助手。”
之前介绍,只说陈旭东是处长,没有说过专业。
陈璋一听,既惊且佩,握住陈旭东的手,连声说:“陈处长这么年轻,竟然是硕士毕业,同一个陈氏,我陈璋也跟着脸上有光。”
陈旭东含笑:“陈先生过奖,只是领域不同,陈先生未来所做的贡献也不是我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