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继位,并不是一帆风顺,源于这小子不懂得怎么去治理国家。姬昌干脆大撒手,什么都不管。苏垸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也照葫芦画瓢。虽为左丞相,凡事高高挂起,能不问则不问,能不管则不管。
姬发可就焦头烂额了,故东不顾西,顾头不顾尾。军队要训练,民生大计要管理,皇宫的建筑,朝纲的制定,文臣武将的安排,奏折的批示,事情多了。整日坐在书房内,看的眼睛发涨,提笔忘字。
姜子牙虽然经常指导,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但姬发不相信他,苏妲己又躲着不见。回去问父王,姬昌是紧闭房门,不接待。
姬发去找母亲太姒,太姒慈爱的看着他说:“你父王不待见你,是因为他想让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你现在是君王,得拿出君王的气势与魄力来。万事开头难,百炼才能成钢,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姬发愁眉苦脸说:“母亲,姬发我本来就不是做帝王的料,一下子那么多事情全部压在我一个人头上,毫无头绪,我怎么办?头都大了。”
太姒说:“去找苏妲己,她是左丞相,会帮助你的。”
没等姬发去找苏垸,军营就出大事情了。
西岐军营现在驻有二十几万士兵,除去西岐本身的军队,还有冀州候苏护带来的五万人马,鬼茂大瞿王长良的十万鬼兵,良莠不齐,平时各自为营,互不干涉。
可是鬼兵纪律松散,在城里没事闲逛,惹出事情来。原因是一个小头目名叫张骢,当街调戏一个良家女子,被西岐巡逻队当初抓获,姬昌爱民如子,决不会骚扰百姓。对犯罪分子惩罚也严,这种情况脑袋是保不住的。
张良是个急性子,小头目张骢又与他关系不错,来军营要人,两下说不来就动手了。大将军南宫适闻听大怒,领兵前来阻止。当然有点偏向自己的士兵。
张良不干了,拿起双斧就要拼命。
有人告诉姬发,他亲自去解决,结果张良不听他的,仗着人多,把张骢抢了回去,虽然没出人命,也伤了好几个士兵,闹的不可开交。
姬发才明白,自己这个君王在这些人心中分量太轻,要是父王在,谁敢发疯。
姬发来到苏垸这里一顿诉苦,疯和尚耐心听着,问道:“姜尚是怎么说的?”
“他呀,整天在屋子里读书,说是要寻找破商的妙法,做到心中有数。”
苏垸说:“纸上谈兵,他以为自己是赵括呢,死搬兵书条文,愚蠢之极。”
“赵括是谁?”姬发不明白的问道。
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之子,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与秦军在长平交战,擅自改变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姜子牙想走赵括老路,也死记硬背兵书,这不能怪他,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了,头脑迟钝僵化,接受不了新事物,只能从书本上按图索骥,寻找破敌的方法。
这要死人的。
苏垸认为新政权的建立,混乱一段时间是正常的,但不能坐视不管。指望姬发,他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再不整顿,二十几万军队看似不少,却是一盘散沙。
这次事件,作为第一大将军的南宫适竟然阻止不了,可见军队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苏垸必须亲自出面了,否则要坏大事情的。
苏垸对姬发说:“明天一早召集所有将士在军营操场集合,你是君王,得拿出君王的气势来。让将士服从你。打人的事情本公主来处理。”
姬发高高兴兴离去。
第二天,全体将士在军营操场集合,所有将军都站在部队最前面。姬发头戴王冠,身披大红色战袍,还别说,此刻的姬发有点威严,板着脸一声不吭,像谁欠他多少钱似的。
苏垸还是素面朝天,身穿黑色劲装,把她美好的身材突显出来,腰间一柄宝剑,身后是小将军荀棣与姜文焕,两个最得力的保镖,对苏垸绝对衷心。
姬昌夫人太姒也来了,为儿子鼓气撑腰。
太姒为人很好,有口皆碑,她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西伯候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她的来到,让所有人感到一种不寻常的气氛,一个个都严肃起来,鸦雀无声。
姬发今天一反常态,目光炯炯看着众人说:“本王继位已经有一个多月,每日操劳,夜不能寐,原以为做了君王只要按章办事,大中至正,避凉附炎就行。可是本王发现自己错了。莫说朝廷内有些人对本王风言醋语,连军队中都有将士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这样下去,莫说我们准备起兵讨纣,恐怕连自己人都会同室操戈,你争我夺。这样下去不如解散部队,回家种田不是更好吗。”
下面人一声不吭,都默默听着,脸上千奇百怪的表情,让站在一边的苏垸很不高兴。
麻痹的,老虎不发威,你们当我是病猫。从三个地方集中起来的军队,互相老死不相往来,不服从指挥,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是苏垸没有想到的。
姬发所说的自己人同室操戈,说的严重一点,就是互相不服,争权夺利,以鬼兵为主,大瞿王张良因为杀了北伯候崇候虎居功自傲,膨胀起来。
但苏垸今天不想治他的罪,原因不在他。
姬发继续说:“新政成立,本王实在太忙,忽略了军队的组织纪律,是一大失误。今天本王就委托左丞相苏妲己全权处理前日军人互相斗殴之事,严肃军纪,以正视听。”
疯和尚苏垸站出来,大喝一声:“南宫适出列。”
南宫适一惊,连忙站出来。
苏垸冷冰冰看着他说:“南将军你知罪吗?”
南宫适一愣,回答说:“本将何罪之有?”
“你身为第一大将军,统领全军,按理说三军应该绝对服从你的命令。南将军我来问你,你做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