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到浓处,九头雉鸡精胡喜媚开始放浪起来,霓裳摆动,绣带飘扬,翩翩起舞。
柳琵琶命宫女鲧捐轻敲檀板,击檀板是宫女鲧捐的长项,伶人作乐,连纣王也喜形于色,随节奏拍手,摇头晃脑,笑容可掬。
鸡精原本就擅长舞蹈,娇美动人,裙带不沾尘,腰肢风折柳。随着音乐舞动曼妙身姿似是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似是一片落叶空中摇曳,似是丛中的一束花随风而动,风姿万千,妩媚动人。
而妖精尖纤十指,恍如春笋一般同;杏脸桃腮,好似牡丹初绽蕊,正是琼瑶玉宇神仙降,不亚嫦娥下世间。
纣王看的如痴如醉,柳琵琶与两边宫女则齐声喝采,高呼:“万岁。”
其乐融融。
日复一日,纣王在寿仙宫醉生梦死,太师闻仲哪里却没有消息,纣王才开始着急起来。
纣王叫来大臣尤浑与丞相申公豹商量怎么办。
尤浑一声不吭,他能有什么办法,去太师府,不让门卫打出来就不错了。
丞相申公豹对纣王说:“陛下,解铃还得系铃人,闻太师在军队里德高望重,将士们都听从他的指挥。陛下应该放下架子,主动去太师府请太师重新出山,才为上策。”
纣王说:“朕是君他是臣,这样君臣不分,主次颠倒,有违天理。”
申公豹说:“此一时彼一时,朝廷需要闻太师这样的主帅,统领大军围剿周武王。陛下是仁慈之君,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放下身段也不是不可以。如能请回太师,众臣也知道陛下宽厚待人,知错必改,反过来更敬佩陛下是一位谦谦君子,宽宏大量,爱才如命。”
申公豹伶牙俐齿,说的纣王心动,不在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二天君臣两人来到太师府,不想却吃了闭门羹。闻仲的管家见是皇上来了,匆匆忙忙跑出来下跪磕头,问起太师,管家犹犹豫豫地回答说:“万岁,闻太师身体不适,说是谁也不见。”
申公豹眼睛一瞪说:“混账东西,你没见是皇上亲自来的吗?还不快去禀报,更等何时?”
管家干脆“扑通”跪下了,拼命磕头说:“回禀万岁爷,不是奴才不去禀报,太师说了,任何人来见他都不行,告诉我们回绝,丞相大人请饶过奴才。”
得,闻仲是闭门拒客,为难他的手下没有用。
申公豹看着纣王,纣王生气,却也无可奈何,人家不让你进去,你硬往里闯,同级大臣还行,他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得有自己的尊严,无奈之下,只好与丞相离开。
回到寿仙宫,纣王自然不高兴,大骂闻仲不知道好歹,连皇帝都敢拒之门外。
玉石琵琶精柳琵琶走上来说:“陛下莫急,听臣妾与你分析。你第一次去闻仲要是出门迎候皇上才不正常呢。陛下你想想,闻太师德高望重,又是先帝托付辅助陛下的老臣。老臣都有脾气,心里想的与做的不一样。他是在考验陛下诚心不诚心,要是陛下只想请他出来,不做一些让步,他是不会见陛下的。”
纣王一听也对,金殿之上闻太师是真生气了,鞭打皇帝,连打臣尤浑都挨了一鞭,打的那个狠,可见闻仲的脾气,一旦爆发,还真的谁都不怕。
太师病了吗,也有可能,他毕竟年岁以大,一生戎马生涯,也该休息一下了。
纣王不怕闻仲出来,就怕他赖在京城不走,自己就无法花天酒地胡闹。
听了柳琵琶的解释,他才消气,吩咐御医给太师看病,并送去金银财物,以表自己的歉意之情。
闻仲收下礼物,一言不发。
纣王继续与二妖在摘星楼放浪形骸,日日笙歌,不理朝政。
这天,纣王与二妖寿仙官里饮酒跳舞,百般作乐,不知不觉已经是谯楼鼓角二更,皇宫内除了寿仙宫依然是歌舞升平,乐声不息外,其他宫人早已经休息,靡靡之音在宫阙长廊里飘忽回旋,随风扩散。
二妖趁纣王酩酊大醉,换了酒杯,里面是猩红的液体,发出浓烈的气味,不是酒的芬芳,是人血的味道,散发着淡淡的腥味。这是胡喜媚在朝歌的街巷里面掠夺年轻的民女,弱肉强食。
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狰狞的利爪下化为乌有。恶魔锋利的牙齿,迫不及待地将一具具无辜的躯体撕碎,鲜血变成宴席上的琼浆时,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它们的贪婪与残暴呢。
宫女鲧捐不停的为九尾狐斟酒,明知道是人血,红的刺眼,她从最初的恐惧到无动于衷,麻木的神经已经被妖狐荣华富贵的承诺占据。
如果说虚荣是追求个人荣耀的一种欲望,那么贪婪就是它力量的源泉,为达到目的,可以让一个原本柔弱的女子变得冷酷无情,变得无所畏惧。
除了纣王外,寿仙宫所有的宫女侍卫都已经知道二妃不是人,是妖孽,但宫人所有的言谈举止都掌控在它们的手中,淫威下的屈从,良知抵不过妖孽残暴凶狠的刑罚,卑贱的生命随时可以变成酒杯殷红的液体,被血盆大口吞噬。
这种死法是不是太可怕,太惨绝人寰,因为你根本无法反抗。
剩下的只能是麻木,麻木,再麻木,直到绝仁弃义,心如死灰。
几天后,纣王开始闷闷不乐,眉心紧皱,目光涣散,仿佛有无穷的心思又难以启口。
见皇上不悦,柳琵琶使出迷人手段,嗲声嗲气对纣王说:“陛下怏怏不乐,臣妾也痛心入骨,可惜奴婢只是一个女流之辈,无法分担忧愁,代王操劳,坠坠不安。”
纣王笑着回答说:“朝廷之事美人不必忧虑,与你无关。朕到寿仙宫,看见美人淑贤体贴,心情舒畅,怡然自得,如此良辰美景,理应对酒当歌,一醉方休。”
柳琵琶可不想继续与纣王胡闹,劝说道:“陛下,你还是应该再一次登门请太师出来,事不宜迟,太师早一天出来,朝歌就早一天解除危机,孰轻孰重,陛下应该比臣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