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明这次提出的君主立宪制体系,几乎是遭到了特区六部主官的全体反对。
他嘴上虽然说是要求同存异,但实际上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这君主立宪制必须要在大明朝搞起来。
考虑再三后他请毛承斗执笔给,北京的崇祯写了一份奏折探探口风。
朱喜明首先解释了两次拒绝入京受赏的原因,是因为打跑了建奴四路南下掳掠的军队后,又遭到了十数万农民军的围攻,实在是分身乏术。
又向崇祯讲述了君主立宪制的组织结构,向他征求意见,还很隐晦的提醒这是有先例可寻的。
崇祯因为他的两次抗旨不从,已经是感觉颜面扫地了,对朱喜明所提出的君主立宪制,更是嗤之以鼻。
当即在他的奏折上批下四个字“一派胡言!”,又派快马将奏折传回了赣榆特区。
崇祯七年十月十日,当新军出征队伍全部返回赣榆特区后,朱喜明下令大赏三军。
他为了自己能够牢牢控制住这支新军,还是在特区财政困顿的情况下来了一次大出血。
所有出征新军兵士每人赏白银五两,田地一亩;
所有出征将领按职务不同,每人赏白银十两至五百两不等;
杀满蒙兵一人者,每人赏白银十两,田地五亩;
杀汉奸叛军一人者,每人赏白银三两,田地一亩;
阵亡伤残抚恤每人白银五十两,田地十亩;
为新军建军以来的所有阵亡将士修建忠义祠,享受百姓香火祭祀。
全军放假休整十日,赣榆特区十三县同时组织盛大的欢庆活动,用来激发百万特区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从另外三支乙级团中抽调人马,重新组建全部阵亡的第二乙级团。
将一万余农民军俘虏再次筛选后,全部打散后补充到各团之中。
朱喜明在新军休整期间,召集新军营团将领召开出征总结会议,充分吸取此次大战中的经验教训。
连续三日的出征总结会议结束后,他也随即做出了会议总结报告:
“此次新军出征历时三个月,发生大小战役27场,主力作战无一败绩。
将皇太极四路破关南下的军队,击败了其中的两路,并迫使建奴军队全部撤出了长城北返。
战斗中共斩杀满蒙军队6000余人;汉奸伪军5000余人;农民军余人,俘虏5万余人。
在取得如此丰盛战果的同时,新军自身损失也很是巨大,粮食物资消耗同样十分巨大。
战场阵亡4316人;致残617人;战争中枪炮损失和物资弹药消耗高达100万两白银。
这个巨大损失之中有天气原因,有建奴兵驱赶大明百姓民参战的原因,还有战略谋划和战术指挥问题。
朱喜明也承认,他所想象并追求的完美战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慈不掌兵义不管账,朱喜明提出因为自己缺少军事指挥才能,他将交出新军的军事指挥权。
成立新军总参谋部来制定作战计划,临阵指挥权也交给各团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并指出新军作战中对后勤依赖太大,由特区六部来分别负责很是麻烦,决定成立新军后勤保障部。
在此次作战中也发现了新军的很多不足,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一、是新军的战场机动性极差,而建奴骑兵来去如风的高机动性,迫使新军只能被动的集团式行动。
这次建奴吃了亏,以后就可能利用他们这种机动优势,袭扰新军的后勤补给和脱离集团的小单位目标。
他这次在宣府采买了五万匹良马,将对四个甲级团进行补充,用来增加新军主力部队的机动能力。
二、是建奴作战勇敢战斗力彪悍,军中指挥将领也是有勇有谋,并非是一群只知道猛冲猛打的野蛮人。
新军的参谋部要和赵波的军情部强化联系,分析建奴将领的带兵特点和作风风格。
有针对性的进行推演谋划,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保护自己。
建奴军队在大明境内作战并不会固守不退,而只是为了掳掠财货,并无领土诉求。
而新军应因机动性差和兵力太少,作战中就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杀伤。
所以要求新军加强马术训练外,也要做好军事人才培养储备。
三、是新军要做好秋之后再次扩军的准备,扩军规模还是四四编制,也就是说要扩军四倍。
甲乙八个师兵力将各达到五万人以上,加上特区乡镇民兵全部兵力将达到十一万以上。
将亲卫连扩编为近卫团,负责为各部将领派出相对应数量的亲兵。
亲兵负责保护将领的安全,同时负责各部军纪赏罚的处置,军队将领不得进行干预。
这样就可以效避免新军将领拉山头,培养自己的亲兵势力,实现新军内部的高度集权。
四、是此战一个乙级团和一个炮营的士兵,被后建奴军成建制杀害,至今头颅还未取回。
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我们要善于总结教训,不能让将士们的血白流。
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气问题,火器工厂要加大后装金属弹研发。
提升线膛枪生产的钢铁质量,火药的研发都要同时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适应不同作战环境的火炮种类,和开花炮弹的大规模生产,都将成为新军保护自己杀伤敌人的利器。
因为此战中建奴缴获了新军大量武器装备,估计他们很快也会组建起自己的火器军队。
所以在以后的战场上,新军所面临的作战环境将会越来越严峻。
只有不断提升武器技术革新,才能保持新军在军事装备上的优势,才能打胜仗打歼灭战。
全面加强与西洋人的技术交流,特区各部都可以重金聘请西洋人来特区任职。
什么人都可以,只要用的上就可以,银子不是问题,像他们所谓的异教徒都可以请过来。
可以在特区内专门为西洋人建立一个部门,就叫做西学部,由吕烈主持负责筹建和人员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