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勔已经有了计划,对于华斋而言就只要配合好就行了,实在不行,为了大局就牺牲自我!
然而华斋的示敌以弱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大宋使节团若是不可战胜,那么霓虹人也无话可说,但平贵在场面占优的情况下,只是因为运气,才被反杀的,那就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藤原氏利用这一点,大肆宣扬平氏包藏祸心,不愿意赢回掘河天皇,是故意输掉比武的。。。
这个说法很有市场,毕竟很有道理,到底是因为运气还是故意放水,这是谁也说不清的。
平正盛被气得肺都快炸了,自己是有这个想法,但平贵这么重要的人物,是不可能被牺牲的,不过这一点是真无法说出口,只能越想越憋屈。
然而这还没完,如今平氏把控朝政,就比如比武的人选就是由平氏决定的,而藤原氏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将水搅浑了,利用霓虹武士的偏激对平氏进行逼宫。
平贵死于运气,这是一个高手很容易就判断出来的,但是地方豪强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平氏靠着地方豪强的支持才有了今天,但上位后的平氏却走了藤原氏的老路,这对于地方豪强们是个很大的打击,自己出人出力冒风险,最后只分了三瓜两枣,这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入太大啊!
藤原氏说平氏是故意放水,那么地方豪强们绝对是要跟进的,指责平氏的同时,也试图将比武人选的决定权从平氏手中夺过来!
别小看这比武人选的决定权,这就是权力,千里长堤毁于蚁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最难的是由无到有的一!
藤原氏与地方豪强们集体发难,白河天皇也来凑热闹了,毕竟对于白河天皇而言,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从平氏手中分走权力,那自己就越有保障,也越重要!
几方同时发力,其中不乏以前的盟友,平正盛这个新晋关白也抗不住啊,只能妥协,与各方势力共同商议比武人选。
尽管是协商着一起来,但平正盛还是摆出了强硬的姿态,力排众议要将第二场的比武人选给三盛家。
三盛家连地方豪强都算不上,历来都是跟着平氏混的,可以说是平氏的铁杆小弟,也正是因为三盛家太过弱小,平正盛才决定把击败大宋使节的荣光给三盛家,一方面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跟着平氏混的好处;二是放出强硬的信号,所谓协商也只是我平氏给你们面子,掌控权还是我平氏!
平正盛要把第二场的比武人选给三盛家,藤原氏是举双手赞成的。
藤原氏很清楚在权力的斗争,绝对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能逼着平氏让步就已经是胜利,绝对不能把平氏逼急,平氏是武人出身,一旦被逼急了,那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而且平正盛要将比武人选给三盛家,真正寒心的是那些地方豪强们,这些人才是平氏的基本盘,等这些人对平氏彻底寒心了,那么藤原氏真正的机会也就来了。
平正盛的强势,再加上藤原氏的支持,最终比武人选花落三盛家,结果也如藤原氏所料,向来将平氏视为带头大哥的地方豪强们也对平氏愈发地失望了。
三盛家捡了个大便宜,三盛花生笑得是嘴都合不拢了,平贵的落败在于运气不好,大宋使节的这种好运不可能接连不断,想不到击败大宋使节,赢回掘河天皇的荣光会落到三盛家,自己一定得把握住机会!
第二天午时,同样的擂台,宋人再一次延续了同样的好运。
整场比武,华斋被三盛二清以绝对的优势压着打,几乎就没有还手之力,最后还是靠着幸运女神的青睐,在闪避的时候长剑脱手却意外刺进了三盛二清的胸口,成为赢家。
白河天皇再一次苦涩地上了擂台,准备吃下一张纸条。
白河天皇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字迹不同而且印章也不同了,说明这张纸条并非大宋皇帝的,这下白河天皇有话可说了。
白河天皇愤怒地表示,这是帝王之约,大宋皇帝的亲笔所书才有资格入自己的口!但这字迹,这印章,很明显并非大宋皇帝的,还请大宋使节解释一二。。。
白河天皇质问得理直气壮,但宋使朱勔的脸上又浮现出了熟悉的笑容,令白河天皇感觉很不妙。
朱勔微笑着说道:“这张纸条乃本朝顾问张安安所书!本官便是顾问的弟子!”
白河天皇松了一口气,也就是个无品级的顾问而已,但朱勔接下来的话却令白河天皇如坐针毡。
“顾问喜欢他人称呼其公子!”朱勔说道:“当年平氏所遣之假冒使节团,惹恼的正是公子!这才有了平安京十日,想必天皇并不陌生吧!”
说起平安京十日,那绝对是霓虹国人永远过不去的痛,原因嘛,林冲也说过,但没人会信啊?就这点小事,至于吗?
如今从朱勔口中再次证实,就由不得霓虹国人不信了。
然而这还没完,只见朱勔悠悠问道:“天皇可知为何我大宋长公主要下嫁公子吗?可知大辽长公主陪嫁燕云十六州,不求名分也要进入张府吗?”
白河天皇曾听林冲说过,但大辽长公主陪嫁燕云十六州不求名分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里面的信息量就大了,要知道大辽才是当世第一强国,也是霓虹国方面承认继承大唐的正统,其长公主陪嫁燕云十六州不求名分,这其中必有天大的隐情!
就在白河天皇惊惑之际,耳边又传来了朱勔的声音。
“公子身份尊贵,非我等卑微之人可言!不过天皇可知为何林冲、阿骨打数千人为何能纵横霓虹国吗?可知华真人为何接连绝处逢生反杀吗?”朱勔笑嘻嘻地说道。
不等白河天皇有所反应,朱勔便竖起食指,微指上空,说道:“气运!这一切都是气运!自从贵国得罪公子的那一刻起,贵国便已经被上天所弃!本官言尽于此!至于公子所书之纸条,天皇若是觉得公子的身份配不上,大可不必吃下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