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校场内,鼓声隆隆。
很快,人喊马嘶,尘土飞扬,四面八方的将士从各自的营房蜂拥而出,统一参加崇祯皇帝的检阅。
只是,京营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大动作了,军备驰废,操练怠惰,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校场上,你叫我,我喊你,到处乱哄哄,军官骑马奔驰训呵,皮鞭子到处乱抽,却也约束不住。
足足一个时辰后,校场终于安静下来,京师三大营的将士差不多都到齐了。
按三大营的编制,三千营在前,神机营在中,五军营在后、军旗招展,盔甲鲜明,乍看起来,军容似乎倒也颇为壮盛。
在王承恩的扶持下,崇祯皇帝脸色铁青缓缓走上点将台,张世泽、李国帧两人陪同,站在数万京营面前。
此时,李国帧已经让人搬来一把主将椅,放在点将台上。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坐下,只是站着放眼望去,下面人山人海,锦旗猎猎,极具气势,保守估计人数有四万人左右。
各军各营带兵武将则是纷纷站在最前排,一个个衣甲鲜亮,粗略看上去,倒是颇具大将风范。
但仔细一看,底下的士兵穿着凌乱,军列站的是东倒西歪,年龄更是参差不齐。
上有五六十岁的白发老翁,下有十一二的黄毛小儿,衣甲破损的,穿反的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居然连兵器都没有,随意找了根棍子握在手中,几万人站在校场上之后更是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如同闹市一般。
毕竟,今日崇祯皇帝是微服私访,下面将士并不知道当今天子站在上面,还以为是哪个勋贵世家的公子哥呢。
目睹这一幕,崇祯皇帝气得青筋跳动,双拳紧握,整个人明显处于狂暴状态。
相比于边军,京营是朝廷足额足饷供应,不曾短了半分,哪知却搞成这幅模样,岂不让人心寒?
旁边,张世泽对于京营的表现却很淡然。只是偷瞄盛怒中的崇祯皇帝后,心里微叹!
崇祯这个皇帝当得太悲哀了。
他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就被人蒙蔽了十七年。
宫里的太监,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勋贵皇戚,都在欺骗他。
为什么他们敢欺骗崇祯皇帝?
说穿了,还不是崇祯皇帝失去了掌握权力平衡的杠杠!
别的就不说了,就说天启一朝,有魏忠贤在的时候,人憎鬼厌,那为什么朝局都比现在好得多?
那是因为,东林党一家独大排除异己,大肆打压其他党派,使得其他各党派只能报团加入了魏忠贤的阉党,这才使得魏公公权倾朝野。
当权力的天平处于平衡的时候,皇帝的话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权力的天平处于倾斜的时候,才会出现权臣。
魏公公正是因为东林党的存在,才如此得势。
天启一朝,阉党将东林党压的是一蹶不振,几乎退出政坛。
但是天启皇帝并没有赶尽杀绝。
因为只有东林党存在,他才能使得这些人抱团在一起听他指挥,他的命令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魏公公在的时候,各地天灾还能勉强赈济,实在不行还能减免税收。
灾区百姓虽然难以生活,但是还不至于造反,辽东局势也是极为稳定,各种商税全部加派到了南方一带。
这使得北方极为稳定,小范围起义根本无法扩大,均被迅速扑灭。
但是崇祯皇帝明显不明白这个道理,上来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魏公公,打垮了阉党,来了大清洗,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
同时,他又没有制造出另一个王公公、李公公,用来平衡压制东林党。
以至于剩下的时间里,东林党每天的任务就是排除异己,对抗皇权,使得对东林党稍有不利的政策就寸步难行。
崇祯皇帝刚亲政的时候,东林党就连哄带骗地让他把盐税商税矿税等等,几乎免了个一干二净,说这是为民谋福祉,不与民争利。
于是,大明王朝所有的税收全部压在了贫穷的百姓身上。
硕大的一个王朝,农业税收入才二百万两。就是后来增加了三饷,也才五百六十万两,还逼反了百姓。
得不偿失呐!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要财政不出现问题,叛军和鞑清还能翻上天?
可财政出了问题,那就悲催了。
将士战死了没有抚恤,活着好歹还能混口饭吃,一家老小不至于饿死。
既然这样,谁还去拼命?
想到这些,再看眼前京营的不堪,张世泽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如今京营连鸡肋都称不上了,但毕竟还有几万人,也不可能说就此解散了。与其白白花钱养着一群废物,倒不如废物利用一番。
“襄城伯,京营将士都悉数在此了?”
点将台上,张世泽正在思考着一揽子的计划,崇祯皇帝却寒着脸冷声对李国帧问道。
虽然不知道京营的具体人数,但兵部核定京营的粮饷却有十四万人之多,这点崇祯皇帝是知道的。
甚至,京营将领吃空饷的事情,崇祯皇帝也知道一二。
但是,如果人数相差太大,却是他无法忍受了。
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度,不能太过了。
“启奏陛下,京营合计十四万三千五百人,驻守京城十三处,负责守卫京城外七门和内九门。
平日里,京军大营一般驻扎七万人。只是陛下今日来得急切,有部分外出执勤的将士尚为归营。
除去这些人,其他人倒是到齐了。
只是,京营骤然间集合,难免手忙脚乱,影响军容,请陛下恕罪!”
面对崇祯皇帝的质询,李国帧心里惊骇莫名,然而表面却不动声色,把应对朝廷检查的那一套说辞照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