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请陛下下旨,开廷议吧,诸公以为如何?”

李春芳也看出当下朝堂风向不对,于是开口提议道。

知道继续拖下去,或许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反对的人太多,而这时间大部分人都是习惯了人云亦云。

魏广德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他只是在心里默默计算了自己这边能得到的支持票,确实已经达到廷臣里的一半。

还有如朱衡等一些人,虽然在他们过去游说的时候被拒绝,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前置条件,但魏广德毕竟还是在心里有那么一丝侥幸。

或许,在廷议的时候,朱衡会看在老乡的面上,选择支持他。

其实,并不是所有反对者都是无脑般全部反对,大部分反对者都只是针对“互市”一项,认为互市后会助涨蒙古人的实力,从而对大明构成更大的威胁。

你说他们的想法不对吗?

其实,若不是知道蒙古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后的蒙古会更加没落,魏广德或许都会站在他们那边。

实在是成吉思汗给天下人的印象太深了。

在没有他出现前,大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是一盘散沙,被周围有组织的国家随意完虐。

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以及后来出现的金国,都把草原看成自己的牧场,予取予求。

为了实现他们长久掌控草原的目的,还故意制造草原上各部族之间无休止的杀戮,以此削弱蒙古人的实力。

这一切直到成吉思汗的横空出世,他聚合了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起强大的、统一的政权,然后一个个点名,先灭西夏,再灭后金,南宋,席卷欧亚大陆。

虽然蒙古人打到西方的时候,成吉思汗早就死了,可他们毕竟都是因为沾了他的光。

也是因为广袤的草原在团结的蒙古人眼里已经不够大,不足以让他的子孙分封,于是蒙古人一路向西,建立一个个汗国。

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谨慎些,其实并没有错。

魏广德当然不知道隆庆和议,但是他知道蒙古人衰落是历史的必然,以后的世界历史已经没有他们的事儿了,所以自然对互市不以为然。

最起码,和蒙古人讲和以后,大明可以缓口气,进行一些内部的调整,魏广德其实把目光早就投向了东北方那白山黑水之间。

历史大走向很清楚,最后就是从那片土地上走出来的外族,最后成功问鼎中原。

而因为他们自己存在的各种原因,他们选择了泯灭汉人的优良传统,一昧选择愚民政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长久的统治这片土地。

后世近代的屈辱,其实就是因此造成。

实际上若是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统治者是汉人的话,即便和西方国家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汉人也能很快学会西方那些先进技术,进而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就如同大明,一样遭遇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的威胁,但是在几次战争下来,汉人意识到双方武器上的差别,马上就学习对方的技术,双方的差距很快就缩小下来。

在李春芳说话以后,高拱很快就表达了支持的态度,随后是殷士谵和张居正,魏广德稍迟了片刻,但确认双方力量对比接近以后,他也选择了点头支持。

“既如此,那就请陛下下旨,明日举行廷议。”

李春芳开口说道,随即看着高拱道:“此事,就你我去乾清宫禀明陛下。”

“好。”

高拱当即点头。

“善贷,你看明日廷议结果会如何?”

送走李春芳和高拱,魏广德和张居正、殷士谵缓步往回走,边走边聊道。

“难说。”

魏广德只能答道,廷议结束前,一切皆有可能,他能怎么说。

“正甫,你觉得呢?”

张居正又问向殷士谵。

不过殷士谵也是没有多少信心,所以只是摇摇头,表达自己的态度。

“今晚,咱们还是再找那几位好好说说,再争取一下吧。”

魏广德知道,大家其实心里都没底。

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他们也只能再拼一把了。

“叔大,你是什么想法?”

魏广德没说话,可殷士谵却是问向张居正。

“对半吧。”

张居正叹气道:“之前我们做了那么多,现在算算貌似也只得到一半重臣的支持,剩下就看陛下还召集那些勋贵与会了。”

听到张居正这么说,魏广德心里一惊。

廷议,其实很重要的还是看皇帝,他召集哪些人参加。

明朝的廷议,每次参与的人员并不固定,而是随着所讨论的事宜有所调整的,但六部九卿和科道掌印官总是固定人员。

一般来说,会根据讨论的事情涉及的部门由六部尚书或侍郎负责召集廷议,而且尚书和侍郎一般是轮流担任召集人。

对于那些需要多个部门联合会议的事情或者权责难以划分明确的事务,往往由吏部负责召集并主持,由有关部门派人参与会议。

当然,皇帝作为廷议的的最终决策者,他有权指定一些特殊人员参与廷议。

虽然这次的廷议主导权十有八九会落到兵部尚书郭乾手里,而不是吏部主持,但隆庆皇帝有权决定让哪些勋贵也参与其中。

先前算票的时候,魏广德倒是把勋贵这边算漏了,也不知道最后结果会如何。

希望李春芳、高拱他们会注意到这点,会选择性向隆庆皇帝举荐参与人选。

回到值房继续办公,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消息传来,隆庆皇帝下旨就大同奏议召开廷议,并确定了参加明日廷议的名单。

朝臣连带勋贵共计四十四人,内阁几位阁臣也参会旁观。

仔细把名单过了一遍,魏广德心里也计算了下,依旧是一半对一半,貌似任何一方都看不出优势。

廷议地点被定在养心殿,就在隆庆皇帝起居的乾清宫旁边。

在这里举行廷议,隆庆皇帝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廷议结果,甚至还可以召集参与廷议的官员勋贵问询。

当晚,魏广德又一次来到了工部尚书朱衡的府邸,进行最后一次争取,而其他阁臣此时也都在做着类似的事儿。

经过一番游说,魏广德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朱衡支持大同和议,他依旧坚持取消“互市”才能同意的观点。

告辞出来时,魏广德回头对送出门来的朱衡说道:“士南兄,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和议对大明有利。

至于你担心鞑子会借此坐大的担忧实在多余,他们已经没有了成吉思汗的荣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再有。

若不是他们游牧的特点,蒙古人怕是早就被我大明给灭了。

而朝廷的情况你是知之甚详的,我们已经拖不起了,继续下去,只要几年,不说发放官员俸禄,朝廷连固边的银子都已经支不出去了。

还请士南兄三思。”

魏广德说完,最后对朱衡深施一礼,不待朱衡还礼就钻进了自己的轿子里,扬长而去。

该说的都说了,最后结果就看朱衡的选择,他是没办法了。

虽然理解朱衡的主张,可魏广德连续跑了这么多次都毫无结果,心里要说不抱怨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的动作,其实也是在向朱衡施压,希望他在明日廷议中能改弦更张。

离开朱衡家,魏广德又去了定国公府。

来这里,就是要给徐文璧打气,指点他明日面对英国公张溶时的应对。

“别管他年岁多大,你记住,他是国公,你也是,只管逮着我先前说的几点狠狠的批他就行了。”

可以预见,明日的廷议肯定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对待英国公,自然不好用文臣来辩驳,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勋贵里和他地位对等的人进行批驳。

徐文璧,就是应对张溶发难时的反击利器。

“他多大岁数了,辈分比我还高一辈儿,若是这么说,真气出个好歹来,大家面子都不好看。

何况.....善贷,这些话私下里说说没事儿,真要摆开来说.....”

魏广德给徐文璧说的,自然就是张溶族中一些人在边镇中饱私囊的行为,既是点出张溶的反对有私心,也是给他提醒,闹不好他那些族人就要被秋后算账。

但是这些话,魏广德可以随便说,要徐文璧说出来,可就太得罪人了。

“事后咱们登门道歉就是了,他还敢真端着国公架子,和定国公府怼上不成。

就算真怼上,还有南京魏国公府支持,我在内阁里帮你说话,还怕他什么?”

魏广德继续给徐文璧打鸡血,刺激他,“要是能在投票前把张溶气晕,让他提前离场,就是最好的结果。”

今日散衙前,内阁几人又钻到一起商量了半天,已经想出一些对策。

或许以前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法子,可现在都是顾不得了,特别是对那些年岁比较大的官员和勋贵,就是想办法刺激他们,在开始理论阶段就把人送太医院去,不让他们投票,那就达到目的了。

自然,高拱等人也都表示,对于支持的人,以后都会有各种护持。

魏广德先前已经把高拱的许诺和徐文璧说了,目的就是让他放心,就算张溶也抖搂出定国公府的一些破烂事儿,内阁里那位“青天”都不会有所动作。

离开定国公府,魏广德又马不停蹄赶到诸大绶府上。

诸大绶虽然是掌翰林院,但身上之前带上了礼部右侍郎,自然也在这次廷臣范围内。

魏广德真后悔,当初就该把他踢出礼部,自己也就不用面对他了。

是的,今晚魏广德的任务就是联络游说朱衡和诸大绶,还有给徐文璧打气,让他在明天的廷议上勇敢的硬杠张溶。

第二日,养心殿里果然上演了一处龙争虎斗。

从内阁几人坐上靠北摆放的几张椅子,身后的龙椅空空荡荡,隆庆皇帝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有小内侍不断向他通报消息。

按照惯例,因为涉及军国大事,自然由兵部尚书郭乾负责主持。

不过他态度明确,自然一开场的言论就偏向反对王崇古之策,不过因为大庭广众之下,言辞还算稳妥,只说王总督是受人蒙蔽才会糊涂,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实际上,在背后,大骂王崇古奸佞误国的已经不是少数,郭乾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被郭乾说自己舅舅老糊涂,吏部右侍郎张四维当即不能忍,站出来批驳,由此拉开了廷议的大幕。

礼部右侍郎诸大绶果然没受到魏广德游说的影响,很快也下场批驳,随即就遭遇同部门左侍郎王希烈的反驳。

侍郎、寺卿这些官员纷纷下场表达自己的立场,攻击对方,而九卿此时除了一开始主持廷议的郭乾发了次言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同样的还有内阁几人,除了进来见礼外,都如雕像般坐在那里,静静看着这些人的发言。

等到英国公张溶忍不住出声反对和议后,定国公徐文璧也马上站出来反驳。

只是终究没那么大的勇气,徐文璧也没敢把昨晚魏广德教的那些话抛出来攻击张溶,双方的辩论只是围绕着和议进行,并未扯出起来来。

养心殿里发生的一幕幕大戏,不断有内侍跑进乾清宫汇报给隆庆皇帝,而皇帝此时正手里把玩着一个小巧精致的鼻烟壶,时不时倒点出来放到手心,在伸到鼻子前猛吸一口气。

鼻烟被吸入鼻腔,对鼻腔的黏膜造成刺激,隆庆皇帝忍不住打出一个大喷嚏,然后看上去就神清气爽的。

“好,继续下去看着,再报。”

挥挥手,隆庆皇帝示意下面的太监继续去养心殿盯着。

心里也在默默盘算,到目前为止,看上去似乎还是斗得旗鼓相当,看来也只有等最后计算票数才能分处胜负了。

昨日高拱就在御前说起廷议,认为内阁阁臣不参与廷议投票有失偏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是礼部和吏部的尚书,自然是重臣,应该有投票权的。

不过隆庆皇帝没有表态。

他心里明白,即便要改,也不是现在,而是只能等以后找机会再说。

明朝的廷议,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前朝集议都是宰相商议,六部等衙门是没资格参与的。

明代廷议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很多廷议更多的是在走样子。

因为以往廷议,权臣的意见在廷议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不过这次明显不同,就高端战力,若是没有阁臣压阵,反对派似乎还略占上风。

一个多时辰后发言结束,接下来就是投票环节。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黄巾续命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