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的意见得到执行后,各时空的帝王将相们明白了,这次也赢了。
“敌军方面,何应钦见进军顺利于是就飘了,下令右路军突进,随即钻入我军包围网。右路军第二十七师全军覆没,师长公秉藩被俘,全师上万人,五天后只收容到一千五百人左右。”
“右路军第四十七师也遭遇伏击,全军被俘近三千人。四十三师被击溃,何应钦命五十四师增援,五十四师不动如山,借口援助不到,自行撤退。”
看着光幕里的行军路线,经常带兵打仗的古代将领们忍不住摇头。
“中路军方面,高树勋的二十七师先头部队被伏击,其师部上前增援被包围,高树勋丢掉部队才得以逃脱,第二十七伤亡官兵达两千余人,并被击溃。”
“左路军因为中,右两路军的失败,故而回师赣州。我军集中主力围攻广昌,胡祖玉的第五师受到重创,其本人也重伤身亡,占领建宁的第五十六师也遭到围攻,八千多人最后只剩下五百余人。”
“第二次反围剿,从五月十六日起至三十一日。共计十五天,一方面军横扫七百余里,五战五捷,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其后,我军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此战结束后,六月底,“他”接替某英的领导职位,某英改为副职。”
这样的胜利着实让各朝各代的人感叹,但长期在政治漩涡中泡大的人,已经从萧盼盼的只言片语看见了危机。
“南京方面自然不会甘心,J总在六月二十一日赶赴南昌,改组南昌行营,亲自担任围剿总司令,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一方面也集结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准备第三次围剿。”
“这次的兵力共三十万,组成了四个兵团,同时还调来了五队空军协同作战。”萧盼盼砸了咂嘴,“他改变了上次步步为营的策略,采取长驱直入的快速突进,并将军队分成了两个军团,左翼依然由何应钦指挥,右翼由当时的广东省一把手陈铭枢指挥。”
居然还用这个人?一些古人感到吃惊。
倒是当皇帝的很理解,为什么这位总统还要用这个败军之将。
“此战的目的是趁我军的休整不足,以十倍兵力进行突袭,企图一鼓歼灭。”
这次的结果会是如何呢?诸葛亮思考着。
“第三次围剿和前两次一样,一开始敌军进展十分顺利。我军方面则因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疲惫,只能仓促应战。但依然实现了调动敌人的目的,抓住战机在莲塘、良村和黄陂重创了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和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一度占据主动。”
“但很快,我军主力又在八月十六日陷入敌军的重兵包围,只是敌军未能抓住战机,我军于八月底跳出包围圈。”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我军于九月七日至日,与蒋鼎文第九师、韩德勤的第五十二师在白石、张家背一带激战,此战胜利。但在和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在高兴圩激战时,我军主力损失惨重。”
“整个第三次围剿与前两次相比,敌军基本控制战场局面,我军多次陷入被动,接连受到挫折。但总体上我军依然取得了胜利,以三万人的兵力,歼敌7个师,17个团,俘虏一万五千余人,缴枪两万支。”
“而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入侵东北。与此同时两广军队联合反对J,故而最终使得J总不得不撤军。第三次围剿就此结束。”
这段叙述让各代的帝王将相们理解了萧盼盼说的名义上统一是怎么回事。
“此次反围剿胜利后,上层代表团不指名的批判了“他”的政策,随后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成立,选举“他”为主席。”
这就是建制了。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在根据地发展一片欣欣向荣时,位于上海的上层因为核心成员的被捕叛变陷入瘫痪。共产国际远东局建议另组中央,在王明的推荐下,仅24岁的博古组建了临时中央,并于当年12月抵达根据地。”
看着地图上江西和上海的距离,各时代的帝王将相们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在那有个上层。
“以博G为首的临时上层提出关于争取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之后开会就攻打赣州做出讨论。会上,“他”说明了不能打的理由,从而引发了有关军事战略问题上的激烈争论,“他”与上层的冲突几近白热化。”
“会后,“他”提出病假休养,其工作由某英暂代。”
看不懂加不理解,就真的看不懂。朱元璋很困惑,不止是他,很多古人都很困惑。就这么能忍的吗?
“次年二月上旬,赣州战役开始。主攻部队为第三军团。因城防坚固,地形复杂,三军团苦战33天无果,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某英不得不亲自来请“他”回来收拾残局。四月二十日,“他”率军攻占了漳洲,这是当年根据地在军事上的最大胜利。”
“这场胜利,暂时减缓了临时上层对“他”的不满。八月八日,任命其为一方面军总Zw。”
萧盼盼顿了顿。
“当年五月,与小日子签订停战协定后,J随即调转枪口,第四次围剿开始。十月,上层在江西宁都召开会议,“他”被认为是保守主义,于是被撤销职务,解除军事指挥权。”
“第四次反围剿,根据“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萧盼盼做了个深呼吸,叹道,“接下来就是第五次反围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