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孽啊。”队长在前面赶车,双目无神,一边往前走,一边嘴里嘟囔着。
沈昊一身轻松地乐呵呵跟在驴车后面,时不时地原地蹦跶两下。
这次的收获,算是满满当当。
去的时候四十七只鸡崽子,回来的时候,一百二十五个鲜鸡蛋,外加一小块野猪肉、十二斤大米和五斤粮票。还有两小盒蛤蜊油。
蛤蜊油,雪花膏的平替。价格倒是不贵,9分钱一盒,但是这玩意要布票。
沈昊没有,就悄咪咪地塞了一点东西给人家,才拿到的。
沈昊在集市上的这些个操作,让队长第一次见识到颜值的重要性。
不,准确的说,是颜值加上不要脸,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大杀器。
队长很难想象,这个小伙子,是怎么能叫一个岁数看起来比他都大的大妈为“姐姐”的。
他是真不怕遭雷劈啊!
今天沈昊的这些个操作,让他觉得自己这四十来年的人生观正在重塑。
沈昊不管那些,就只管着在后面蹦蹦跶跶地跳着。
因为鸡蛋多了,他怕碎了,鸡蛋这玩意,金贵得很,不单单在筐里塞了一堆稻草,还顺带着把自己的衣服塞进去了。这可都是银子呐,能不能过个好年,就看这一波了。
等到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
队长正卸着东西呢,沈昊也不着急,站在原地等队长。
等队长折腾完了。
他乐颠颠地跟着队长进了屋。
队长斜了他一眼。
等进了屋了,沈昊就从筐里开始往外掏鸡蛋。
许婶儿看到沈昊来了,热情地打了声招呼:“哟,沈昊来了,今个儿收成不错啊。”
“嗯,许婶儿,这不,就来还鸡蛋了嘛。”
“哎,你这孩子,急什么。”
“可不能让您两还帮我背债吧。”沈昊笑了笑,队长家,其实也不富裕,这是后来,他从老娘那儿知道的。
队长,一直都是队长,从自家老娘记事起,这村子,一直都是队长家说了算,再上一任的村长,就是队长的父亲。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以为,队长是因为村长的父亲,才当上队长的。事实上并不是,这年头,队长的任命没那么简单。至少,思想得没有问题,队长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也是打过仗的,为人正直。立了功,也不琢磨着往上发展,就想着回到家乡,好好地过日子。
也因为他的大公无私,他才当上了队长。
不然,一个队长家,只要他愿意,别说五十个鲜鸡蛋了,五百个,都能弄来。也不至于五十个就要背上债。
沈昊麻烦许婶儿帮忙拿个筐,他往里装,装够了五十个之后,又从内里拿出来五个,放到了一边:“队长,这五个,给我许婶儿补补身子,你可别弄混了,这不是鲜鸡蛋。”
“放着吧。”队长眼睛微眯,“吧嗒”了一口烟:“我也该拿你小子点利息。”
“嘿嘿。”沈昊傻笑了两声,没有接话。
“说说吧,接下来,怎么打算?”
一百二十五个鸡蛋,抛去给队长的五十五个,还剩下七十个。
沈昊自然是打算继续干的。
“自然是继续干了。”
“继续干么。”队长又“吧嗒”了一口烟,烟顺着鼻子轻呼出去,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并没有像是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我知道你小子不安分。这次的事儿,队里给你担了,这种事情,做个一次两次的,没关系,多了,不成。”
“我懂,我懂,嘿嘿,队长,没事我回家啦。我等着给我老娘做饭呢!可馋死我啦。”
“滚吧。”队长没好气地拿烟袋就要敲他。
开玩笑,这抽着呢,敲一下,那不得给烫个疤,脚底抹油,开溜。
等待沈昊离开之后。
队长才叹了口气:“还真是大变样了啊。”
“说什么呢,聪明点,不好嘛。”
“好是好,就是太聪明了。”队长点了点桌子上的五个鸡蛋:“我光明正大地收下了他的鸡蛋,还告诉他,不允许继续下去。他笑眯眯地就走了。一个十八岁的娃儿,活得像是个人精。我怕我这身老骨头扛不住他造啊。”
正常人,收了鸡蛋,开口说事,哪怕这事儿不好办,也不会说得那么难听。
五个鸡蛋,在这个时代,份量不小。
可队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沈昊想要继续下去的要求。
沈昊没有声音,反而笑眯眯地走了。
这放在后世,是个人精都听得懂队长的潜台词。队里,不允许养这么多,你非要养的话,悄咪咪养,不要让人知道。
可在队长的视线里,沈昊就有些妖孽了,十八岁,爹早早地就走了。家里也没个教的,就听得懂潜台词了?那这娃儿是不是厉害过头了?
“我看呐,你就是待久了,脑子都不清楚了,村子里,有个厉害的后辈,那不是好事儿嘛。咱们,能扛,就多扛几年,扛不住了,就让他自己出来扛。总不能一直让他躲背后吧。”
队长没回话,只是看着门外,阳光洒落在院子上,又“吧嗒”了一口:“再说吧。”
这会儿,秦京茹正在自家院子往外看呢,二哥去赶集了,她正焦急地等待着二哥的消息。
自己家里人虽说同意了她和沈昊的事儿,但是,这也不是没有条件了。
条件就是,沈昊第一次把鸡崽子卖出去之后,无论怎么样,得送她一礼物。礼物怎么样无所谓,至少,得在心里有着她,她娘才愿意她嫁过去。
这不,大清早的,她就哀求着二哥去集市帮她看看。
可真到了时候,她又有些慌张,她害怕二哥身后没跟着那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少年。
想看,又不想看的模样让李巧(秦京茹母亲)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二哥!”秦京茹喊了一声。
李巧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就看到那条路上,没有别人,只有一个秦爱国。
在秦京茹家门前,只有一条路,而且路还不小,一眼望去,能看到十几户人家排在这条路的两侧,秦爱国身后有没有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