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统闻得此问,连忙再次拱手作揖,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儒雅而又谦逊的笑容,缓声应道:“下官乃是武骑将军,奚统。”
其语气之中满含诚恳之意,令人不禁心生好感。
君芊灼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脸上并未显露出丝毫愠怒之色,反倒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目光凝视着奚统。
她大声说道:“奚将军当真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啊!你的这份赤诚之心,堪称众人之楷模。”
紧接着,君芊灼话锋一转,继续言道:“既是如此,奚将军,本王有意为北疆的黎庶百姓建造火炕,以解她们冬日受寒之苦。
然而,实不相瞒,本王如今手头颇为拮据,银钱方面尚有缺口。”
说到此处,她面露难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但若是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君芊灼的眼底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光芒,仿佛正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只见她抬起头来,面带微笑地望向奚统,开口问道:“不知奚将军是否愿意慷慨解囊呢?
若你能施以援手,那本王可就感激不尽了。
至于具体的捐赠数目嘛……”
君芊灼故意顿了一顿,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奚统,等待她的回应。
奚统瞪大了眼睛,胸脯因为愤怒而剧烈起伏着,她感觉自己已经快要被气炸了!
不说那火炕是什么东西,她就是随便说说,哪里是真的忧国忧民啊?那些贱民是生是死关她什么事?!
这是什么世道啊,堂堂北王竟然这般没脸没皮,头一回见面就公然开口要钱!
她紧紧咬着牙关,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要不干脆卖卖惨吧,说不定能博得一些同情,然后稍微意思一下,捐上个三千两银子也就罢了。
正当奚统准备付诸行动的时候,北王君芊灼却又悠悠地开了口:
“奚将军,你大可放心,虽说你以身作则,堪称众人之楷模,但本王绝不会逼迫你捐献具体数额的。
毕竟北疆百姓如今的状况你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一切全凭你自行斟酌决定。”
君芊灼这番看似通情达理的话语,实则让奚统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她身为一军将领,就算再如何艰难困苦,难道还能比那些深受苦难的百姓更惨不成?
而且北王先是给她戴上一顶高高的帽子,称赞她堪为众人表率。
这不分明就是暗示如果她捐款太少,其他官员便会纷纷效仿,到时候募捐所得的总体金额若是不能令其满意,那背黑锅、倒霉遭殃的可就只有她奚统一人啦!
想到这里,奚统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心中叫苦不迭。
她满心懊悔,悔不该如此冲动地出这个风头,这下可好,其他那些官员恐怕会对她心生怨恨,甚至恨之入骨吧。
果不其然,就在她紧咬牙关,艰难地吐出三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时,周围其他官员们那恶狠狠的目光,仿佛能将她生吞活剥一般。
她们一个个怒目圆睁,满脸愤恨之色,心中怕是早已将她咒骂了无数遍。
她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六品小官而已,将军就是个名头,居然一出手就是三万两白银,这让在场的其他官员可如何是好呢?
这不是明摆着将她们逼入绝境吗?
然而,君芊灼却丝毫不在乎这些,她此刻正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只见她笑容满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着奚将军大声夸赞道:“奚将军啊,本王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你的风采了!
本王果真没有看走眼呐,能有你这样一心为国、心系百姓的好将军,实乃北疆之大幸,更是我凤吟国的福气啊!
倘若我凤吟国中皆是如你这般爱国爱民的清正官员,那我们凤吟又何愁不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呢?”
奚统憋着怒气,强颜欢笑,“北王谬赞,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奚统既然都已经捐了款,其他那些官员又怎么可能会毫无动静、无动于衷呢?
只见她们纷纷慷慨解囊,有的捐出了三百或者五百两银子,而有的则豪气地一掷就是一两万两。
再加上何将军所捐赠的最多的十五万两白银,如此一来,众人齐心协力居然也成功地凑足了整整五十万两!
看到这个数目,君芊灼不禁微微挑起了眉毛,心中简直乐开了花。
她暗自思忖道:“果然还是打仗容易发财啊,这些个武将一个个都富得流油,活脱脱就是一只只大肥羊嘛!”
不过,她很快便冷静下来,心想虽然现在有机会从这些人身上捞到好处,但也绝对不能一次性就把人家给薅光了呀。
于是,君芊灼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官员,心中开始不停地打起了各种小算盘和算计。
此时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心中纵然有着万般不满和愤怒,却也是丝毫不敢表露出来半句怨言。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手握重兵的北王,又是皇女,谁敢轻易得罪她呢?
然而,要说比这些官员还要感到恐惧害怕的,那就非在场的商户莫属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们得知自己能够有幸受邀前来参加北王举办的这场宴会时,心里还曾暗自欢喜不已。
可谁能想到,这北王竟然是如此贪恋钱财之人,就连官员们的银子都要这般明目张胆地大肆搜刮。
那么对于她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商户来说,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剥去一层皮吗?
正当众商户都满心忐忑不安之时,突然瞧见坐在她们身旁的一位商户霍然站起了身来。
只听得此人恭恭敬敬地对北王说道:“北王殿下,在下实在惭愧,才能有限,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为咱们北疆的百姓略表心意。
在下决定捐资三十万两!”
一出手就是三十万两!商户有钱也不是这样败的吧?
抬头一看,哦,容和啊,那没事儿了。
不是传她儿子要进北王府了吗?提前送点钱给北王也没毛病,还能得个好名声。
其他官员态度不同,一些觉得反正都要上贡,上给谁不是上,更何况北王还是最大的那一个。
一些则是觉得县官不如现管,还是把钱给上头管她们的那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