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龙王立刻齐齐高呼:“臣领旨谢恩!”
罚俸百年对他们这样的存在来说,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
所以四位龙王对陈易十分感激,这份情,他们铭记于心。
地府内,阴神分身正在殿中查看着最近的卷宗;
何大在一旁提醒道:“大人,倭国来使已经晾了半日了,咱们还见吗?”
陈易这才想起,那几个货还等着呢,伸了个懒腰道;
“那就传他们进来吧。”
这一次过来的,是鬼帝东条英机和德川家康;
鉴于之前的来华待遇,他们这次已经有了十足的心理准备,对于被晾在边境线上这种羞辱,甚至都免疫了。
所以陈易见到的,是两张平心静气的面孔;
刚一见面,德川家康便深深地弯下腰去,毕恭毕敬地说道:
“真是不好意思,打扰到阁下您了。”
“关于核污水这件事,实在是给贵国带来了不少麻烦!”
然而,面对德川家康这番看似诚恳的言辞,陈易却显得极为不耐烦;
又是这套,装尼玛呢!
于是直接开启嘴炮模式,毫不留情地讥讽道:
“倭国鬼帝德川家康是吧?确实是个有礼貌的。”
“但你知道华国历史上是如何评论你们的吗?”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
“司马光的确下笔如神,描述的无比贴切,甚至将你们千年后的所作所为都写尽了。”
德川家康瞬间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之色;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位华国鬼帝竟然会在初次会面时,就如此毫不客气地让他们陷入这般尴尬难堪的境地!
与德川家康不同的是,一旁的东条英机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毕竟上次他来的时候就已经遭受过类似的羞辱,此刻的他倒是表现得相对淡定一些。
甚至,他还悄悄地向德川家康传音安慰道:
“德川君,先忍一忍,别忘了咱们这次过来的目的是什么。”
德川家康这才压下不断翻涌的怒气,和东条英机坐了下来;
他们坐下后,陈易倒也不急着开炮,而是等对方先开口,反正急的也是他们。
在华国地府的每一秒,德川家康都感觉如坐针毡,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阁下,核污水一事,贵国人间拒不沟通,不知究竟预备如何处理?”
陈易奇怪的看了对方一眼:“拒不沟通?”
“人间不是说了吗,要你们停止排放,就这一个要求啊,你们是聋了还是怎么的?”
德川家康脸色变了又变,东条英机见状只得接过话头;
“阁下,停止排放是不可能的,人间高层亦有他们的难处。”
陈易摊了摊手:“那我就没办法了,你们自求多福吧。”
东条英机皱眉道:“阁下此话何意?”
陈易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就是字面意思。”
随后解释道:“你也知道的,华国人向来记仇,一向铭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
“且华国人间高层一直分为两派,激进派和保守派。”
“这次啊,可算是给激进派一个机会啦,一直积攒的东风快递总算有地方送了。”
德川家康霍然起身,惊声道;
“贵国这是准备向我国开战?!”
陈易一脸无辜: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就是猜测,不要激动嘛。”
东条英机则是冷笑一声:“虚张声势!”
而后对得德川家康说道:
“他们不敢的,他们向全世界承诺过,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陈易直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付你们还用核武器??”
“你们对自己的地理位置没点逼数还是怎么的?”
“随便几个东方快递,就能让你们地府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了。”
东条英机一怔,而后反驳道:
“我国有漂亮国驻军,他们是不会允许你们这样做的!”
陈易慵懒的靠在帝座上:
“那就看到时候是他们快还是我们快了。”
德川家康和东条英机对视一眼,表面没什么反应,心中却已是惊惧不已;
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他们的最深的恐惧!
和华国打了这么多交道,如何能不了解对方的做事风格?
华国历代皇帝都已开疆扩土为己任,汉武帝刘彻曾言: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宋太祖赵匡胤亦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若不是隔着一片海,恐怕他们倭国早已被纳入华国版图,或不复存在了...
华国曾沉睡百年,而今觉醒,便如一只雄狮伫立在他们国门之前,他们焉能不惧?
是以倭国天地人三界经过激烈商讨后,一致得出了一个结论;
华国或许会以核污水的由头就此开战,以报多年前的血海深仇。
届时漂亮国隔着太平洋,能不能支援都是个问题;
或者说,他们会不会支援,敢不敢支援。
毕竟漂亮国一向自私,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
他们两国之所以能够达成联盟,也是因为华国太强大了。
他们真的会为了盟友的利益将自己搭进去吗...
看着华国这名鬼帝一脸轻松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们愈发肯定心中的猜测是真的;
若战,他们此番只有被灭国的份了。
只得将姿态放到最低,询问道;
“我方愿赔偿贵国因此事受到的所有损失,希望贵国能够同意我方排放。”
陈易这才坐直,嗤笑道;
“核污水进入我国海域,会污染多少海洋生物?”
“我国民众接触这些被污染后的水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想过吗?”
“这么多条活生生的命,你们赔得起吗?!”
“此事,绝无可能!”
“你们,自求多福吧。”
德川家康深吸了几口气,艰难开口道:
“若我们用国运赔偿,可有的商量?”
陈易心中一喜,来了吗这不是~
但面上不显,冷冷问道;
“多少年国运。”
德川家康万分不愿的吐出两个字:“十年。”
陈易不屑的摆了摆手:“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