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国与郑国接壤之处被伏牛山的余脉分隔,成为楚郑两国的天然分界线。
而在伏牛山之上屹立着一座关隘,此关隘依傍于伏牛山的余脉而建,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此关隘只能充当一个郑国布置在前线的哨所。
也正因如此,郑国历代国君特意将坐落在伏牛山北面的宛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与加固工程,经过一番精心打造之后,宛城已然成为郑国抵御楚国入侵最为关键且坚固无比的一道防线。
郑国的宛城,坐落于南阳盆地北面那狭长的边缘地带。
这里不仅是楚国南阳郡朝北的重要出入口,更是战略要冲之地,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里,楚国与郑国一直保持着相对和睦的外交关系,所以在那段漫长的时光中,双方在边境地区均未部署过多的兵力,彼此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壮大。
然而,就在短短两个月之前,郑国新继位的国君郑伯易竟然出人意料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居然向宛城紧急增派一万大军!
这一举动犹如巨石入水,瞬间激起千层浪,使得原本平静如水的楚郑关系骤然变得剑拔弩张、异常紧张起来。
随着楚郑两国关系的急转直下,那些目光长远且富有洞察力的商贾们立刻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他们深知战争一旦爆发,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很可能会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于是乎,这些精明的商人纷纷选择远离宛城这个是非之地,以避免在即将到来的楚郑交战之际遭受财物损失。
一时间,宛城周边的商业活动逐渐冷清下来,往日的繁华热闹不复存在。
郑国宛城的守将名叫郑段,又名姬段,乃郑国宗室子弟。
自郑伯易登上王位后,便下达诏令,在郑宛地区大量增兵以加强对楚国的防御,郑段因为用兵谨慎从而被郑伯易任命为郑宛城的主将。
这一日,郑段像往常一样仔细地巡视完宛城的防务工作,确认一切无虞后才缓缓返回自己的府邸。
这座府邸乃是上一任主将所建,坐落于宛城的正中央位置,从外表看去,建筑风格华丽大气、气势恢宏;
然而步入其中,却能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宁静氛围。
尽管府邸内部装潢精致奢华,但往来之人甚少,除却少量的亲军侍卫外,几乎难以见到侍女和奴仆们忙碌穿梭的身影。
由此可见,郑段显然是将自己的将军府视作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营地来管理。
此时,一名跟随郑段许久的门客站出来,面带疑惑之色向其询问:“将军,宛城的防务部署皆由您亲手操持安排妥当,为何还要每日不辞辛劳地亲自巡查一遍呢?”
听到这个问题,郑段面色凝重地回答说:“宛城作为郑国抵御楚国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道屏障,它关乎着我们郑国的生死存亡之命运,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绝不过分!”
那名门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追问道:“将军还是觉得楚国有可能会发兵进攻我郑国?”
宛城守将郑段看了其门客一眼,反问道:“你觉得楚国不会攻打郑国?”
门客听闻将军所言后,稍作思索,方才开口回应道:“君上起初果断地回绝了楚国邀约我郑国一同去讨伐晋国之要求,紧接着又在宛城大肆增兵布防。
此等行径,无疑将会极大程度地激怒楚国啊!要知道,楚国可是当今世上名副其实的霸主之国,对于我们郑国这般公然忤逆之举,他们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有所行动以作回应。
但属下觉得楚国若想对我郑国动武兴兵,恐怕至少得等到晋楚之间展开最终大决战并且成功击败晋国之后了。
不过,倘若楚国无法战胜晋国于沙场之上,那么经此一役后的楚国自身想必也已元气大伤、兵力匮乏,届时应当也就再无余力来报复我们郑国了。”
此时,宛城守将郑段面带一丝苦涩与无奈之色,缓缓说道:“郑国国内绝大多数人皆持此种观点和想法,尤其是君上本人,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他坚信楚国绝对不可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生死较量之中打败晋国,而且就算楚国侥幸胜出,经历如此惨烈大战过后,其国力必然损耗严重,根本无暇亦无力再来寻郑国的麻烦。
正因如此,郑国诸位公卿大臣们才并未对君上所推行的疏远楚国而亲近晋国之策略提出任何异议或反对之声啊。”
这人作为郑段看重的门客,自然也是理解郑段的心思,只是对于自家主公还是忍不住劝解道:“将军,您之前向君上谏言已经让君上不喜,现在因为君上看重主公你的能力而被任命为宛城主将,您万万不可再去触怒君上了”。
门客生怕自家主公又要向君上强行劝谏。
“唉,楚国乃是当世霸主,自楚王熊章继位以来,打败的国家数不胜数,而今不过三十来岁,一个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年轻人在面对郑国的主动挑衅,你说,他又怎么能忍得住?”,宛城守将一脸严肃的说道。
在郑段看来,郑伯的策略就是故意挑衅楚国。
他虽然是宗室,但却不是郑伯易所信任的核心成员,他之前就反对过郑伯易这么快就跟楚国翻脸,但郑伯易不仅不以为然,还将郑段给训斥了一番。
郑伯易向来比较激进,在他看来,其父亲郑声公让郑国加入楚盟,就相当于让郑国直接投降楚国,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他受不了,所以在其继位之后,再加上晋国给予的重重好处,立刻就对楚国进行了决裂。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背盟,但在楚国和楚盟成员国而言就是公然与楚国决裂。
听到自己主公的话,门客的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乃是郑段的门客,对于自家主公的想法,他肯定是要支持的,而且他本身就觉得自己主公说得在理。
但说得再有道理,此时也不应该继续去触怒君上。
“将军目光如炬,洞察秋毫,既然您认为楚国将要攻打郑国,而将军现在又是宛城的主将,宛城作为防备楚国的第一线,宛城万万不可有失。
所以属下认为在此关键时刻,将军就不应该继续惹怒君上,不然君上罢免了您这个宛城守将的职位,等楚国真的来攻之时,宛城如何能守得住?”,这个门客认真的说道。
“你说得在理”,宛城守将郑段对于自家门客的话也是认真的思考起来,过了片刻,郑段幽幽的说道。
看到自己的主公听劝,这个门客又继续说道:“将军,除了寻常的防备之外,应该在城内征召一批青壮操练起来,以方便日后楚国来袭”,门客说道。
“你说得有理,此事就由你去负责吧”,宛城守将郑段对其门客说道。
“唯”,那门客立刻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