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会,您还小了。”
秦书点头,“是啊,那会你还在我怀里了。”
许容慧嘿嘿道:“祖母,那咱们去吗?”
秦书轻轻一叹,有些无奈。
许则川如今可在北边,她去参加和升公主的宴席,都怕她下毒。
“清雾,你去打听打听,这帖子送了哪些人家?”
清雾应了一声,福身退下了。
许容慧上前,拿起团扇替秦书扇风。
秦书伸手止住她,“祖母知道你孝顺,这里已经有冰盆了,祖母不热。”
“倒是你,动一会就冒汗,也不知道像谁了。”
许容慧笑道:“我爹说,祖父也是这样的。”
“想来我是最像祖父的。”
秦书哈哈大笑起来,“是,是。祖母都要忘了。”
“你祖父也怕热。”
“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秦书的声音轻了轻,眼神涣散了些许。
许容慧见状,赶忙道:“祖母,您说我长大了会不会也像祖父一样,名扬天下。”许容慧说着,伸出手臂指着东方,一脸豪情的样子。
秦书笑着看她,“你想如何名扬天下?”
许容慧想到前些日子课上,众人辩论的场景,“我要做一个济世悬壶的医者。”
“为那些贫苦百姓义诊,散药。”
秦书微诧,“你从前不是想着同你师父一般,做个女医官吗?”
许容慧摇头,神色坚定,“那是爹娘告诉我的。”
“可自入了女学,上了夫子们的课,结识了同窗,我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么渺小。”
“祖母,祖父可以为百姓研究稻种,可以去万里之外治理城池,那我也可以。”
“我不想做困在后宅的贵妇人,不想为了一个男人变得面目可憎。”
秦书伸手握住了许容慧的手,许容慧的手虽然白皙,但却有些粗糙,许是自小整理药材,帮着徐家人熬药的缘故。
“你有这般决心,祖母很欣慰。”
“但是这条路会很辛苦的。”
许容慧摇头,“我不怕。”
秦书看着面前不过十岁的小姑娘,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在这个封建王朝,她同许则川的教育,对许容慧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可若是没人开这个先例,千百年后,如许容慧这样的女孩子,又是何景象呢?
秦书心中长叹,几息后,温声道:“好孩子,你如今还小,等过几年,若还是这般想的,就大胆就做,祖母,祖父都会支持你的。”
许容慧眉头轻蹙,“祖母,我已经十岁了。”
秦书的笑着握着她的手,“在祖母的眼里,你不管多大的年纪,都是个孩子。”
许容慧瞬间展颜,“祖母。”
秦书拍了拍她的手,“好了,难得的休息日子,就不要在我这伺候着了,回自己院子,想干嘛干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许容慧眼睛一亮,“真的?”
秦书点头,“当然了。”
许容慧欢喜不已,“有祖母您老人家的话,我娘也不会唠叨我学刺绣了。”
祖孙俩又说了几句话,许容慧带着丫鬟开心的回了自己院子。
花厅里变得安静了下来,秦书躺了一会,忽然起身,去了书房,给许则川写了一封家书。
万里之外。
许则川同周汕再次聚在一起,二人商讨后续安抚问题。
周汕一脸喜意。
许则川不禁好奇,“何事如此欢喜,今日就没看你嘴角的笑停过。”
周汕抚着胡须,一脸自得道:“我女儿平安诞下了一子。”
许则川闻言,也是有些惊喜。
“那是好事啊。”
周汕嘿嘿笑道:\"是啊,许兄啊,你不知道,自打知道玉娆有孕,我心里那就跟油煎的一样,这孩子从小体弱,如今接连生子,我真是担心啊。\"
“好在如今平安生产,我可算是放心了。”
许则川点头,“父母爱子,皆是如此。”
“我家孩子第一次上值的时候,我家夫人也是担心的一晚上没睡着。”
周汕哈哈笑着,“是啊,是啊,都是做父母的,哪不惦记孩子。”
“只是可惜,公务繁忙,一直没机会回京城。”
提到京城,二人面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许兄也许久没有见到夫人同两个幼子了吧。”
许则川颔首,“是啊,也不知道夫人如今怎样了。”
“两个孩子,有没有淘气,这么大的一家子,她辛苦操持。”说到这,许则川眼眶微红。
周汕同发妻感情深厚,如今见许则川如此,心中也是理解。
“如今附近几城已经安稳下来,许兄也可往家中寄家书了。”
“前些日子,岳将军不是送了好些东西吗。”
“你挑一些,我找人回京捎回去。”
自家闺女生了孩子,周汕肯定是要送东西回去的,北地好东西多,人参雪莲,都得运回去,给她女儿好好养身体。
许则川,“我也正有此意。”
二人正在商量送回京的事情,万里之外的京城齐王府。
由和升公主第一次举办的宴席正式开幕。
武安侯夫人挽着秦书的手臂,嘟囔着,“如今两国战事又起,接到这帖子可是把我吓了一跳。”
秦书低声应道:“可不是。”
武安侯夫人,“你说这大热天的,我却觉得后背发凉。”
秦书表示赞同,若是和升公主有什么想法,她这个许则川夫人怕是第一个受害者。
前来赴宴的众人议论纷纷,时不时的还有人拉着正在招待人的徐侧妃说话。
“侧妃,听闻今日宴席是您亲自安排的啊?”
“瞧瞧,曲水流觞做的,一看就是咱们大瑜的样式。”
徐侧妃有些尴尬的道:“都是听着王妃的吩咐,妾身就是帮着打打下手。”
“做些简单的活计。”
众人心中一惊。
徐侧妃见状,赶忙又道:“王妃性子和善,诸位见了就知道了。”
“今日宴席上的所有菜肴,都是妾身让人备着的,诸位都尝尝。”
此言一出,众人心里都放心了许多。
\"王妃到!\"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穿着王妃服饰的女子在宫女的拥护下,缓缓走来。
理国公夫人在前,赶紧带着众人前去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