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第一天之内发生的白天阵地失守,晚上阵地夺回来,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每一次战斗都像是重复一样,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在这仅仅只有3.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命死亡或正在流逝。
在巨大的消耗中,志愿军的投入兵力在增加,联合国军的兵力也在增加,且仅在三十个小时里的进攻,投入兵力就从两个团增加到四个团。
又是一个白天的激战,联合国军依靠火力轰炸再次占领了上甘岭阵地,到了夜晚,志愿军又一次夺回阵地,双方投入兵力也都在相继增加。
这样的反复还将持续下去。
第三天又是这样,美军又一次占领了上甘岭表面阵地。
以战术标榜的志愿军,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敏锐抓住了敌人的一个漏洞。
投入如此多兵力在正面战场上,那么他们的炮兵阵地、指挥部以及所有弹药物资储备的后方,又有多少兵力守备呢?
有枣没枣打一杆,因为缺乏空中侦查手段的志愿军不能赌,也为了人少便于隐蔽,便只派出了一个尖刀排试着迂回敌后。
志愿军判断没错,敌人后方果然兵力空虚,尖刀排成功打掉敌人保卫指挥部的一个排。
得知后方受到志愿军进攻,也知道后方守备空虚的美七师立即从主战场分兵回援。
他们一分兵,志愿军负责佯攻的这个尖刀排便立即撤了回来,达到分散敌人兵力的志愿军也立即重新夺回了上甘岭。
这样反反复复的战斗在旁观者看来或许有些无趣,但对身处如同炼狱般的上甘岭战士们来说,每一天乃至每一秒都是极度煎熬和紧绷的。
牺牲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与之诞生的英雄也是不胜枚举。
到在10月19日,阵地再度被敌人占领,当夜志愿军第四十五师组织部队对597.9高地进行反击。
此次反击时,敌人的火力点压制异常猛烈,覆盖面宽大,志愿军战士们付出重大伤亡也久久攻不下来。
甚至伤亡大到快要无兵可用的地步,其中原本身为通信员的黄继光和六连仅剩的吴三羊、肖登良组成三人爆破小组。
冲锋爆破敌人火力点的过程中,吴三羊提前牺牲,肖登良也身负重伤,此时的黄继光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但他是三人中冲地最近的一个。
黄继光的生命已经到最后的时刻了,他在敌人的射界之内,子弹在他的头顶疾风骤雨般穿梭而过。
火力点打不掉,吴三羊的牺牲就白白浪费了,后续进攻的战友也会付出更大的牺牲。
退无可退的他或许也从未想过要退却。
二十一岁刚从少年蜕变为战士的黄继光,一跃扑到了敌人的机枪眼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枪口和视线。
用自己那年轻到让人心疼的生命,为战友争取到了短暂的进攻机会。
最终志愿军夺回了597.9高地的大部分表面阵地。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这是志愿军中的最高荣誉。
朝鲜授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牺牲时满是枪眼的军装,也成为了纪念馆文物用以铭记英烈。
在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顶住了美七师的攻势,杀伤了美军四千余人。
第一阶段因为极度惨烈看上去似乎很漫长,但其实距离战役开始才只过去了七天。
第二阶段志愿军因表面阵地大部分被联合国军占领,被迫转入坑道作战。
志愿军以坑道为依托,与敌人展开周旋,利用夜晚爬出坑道组织小规模反击,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联合国军则想尽办法破坏志愿军的坑道工事,如用炸药爆破、投掷毒气弹等。
随着战役的持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坑道中志愿军的补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当时的坑道并没有从地下一直延伸到后方,工程量太大也很难实现,战士们身上携带的口粮消耗完了以后,就只能依靠夜晚反击敌人的时候缴获食物和水。
但缴获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很多坑道口被敌人占领,出去一个死一个。
多数情况还得靠友军冒着炮火封锁送补给上来,送不上来,战士们就只能饿着,渴着,直到进攻的命令出现发起最后的冲锋。
没吃的,短时间饿着还能忍受,可没有水喝,要不了两三天人就会死。
战士们就只能喝自己的尿液缓解,但也只能拖延时间。
另外大便无处处理,战友的遗体也无法及时掩埋,坑道内的空气污浊到几乎无法生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十五军的军长集中军部所有经费,包括自己的钱都拿了出来,在平壤买来了两万颗苹果想要送给在坑道中坚守的战士。
但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太过严密,直接从封锁区外跑到阵地牺牲的概率实在太大。
为了给坑道内的战士们送物资,军长下令送进一筐苹果的,记二等功一次。
可是一直到上甘岭战役打完,两万颗苹果送进坑道的只有一个。
这还是一个送弹药的后勤战士,在冒着炮火背着弹药进入坑道前,看着满地与战友遗骸混杂的苹果,顺手迅速捡了一个才有的这么一颗苹果。
因为得来太过不易,背后的牺牲实在太大,苹果在坑道中的八个战士手里转了一圈谁都舍不得吃,都想将哪怕一口的苹果留给其他战友。
最终还是在连长的要求下,一个苹果在大家手中传递了两圈才吃完。
(虽然实际在战役期间,有不少物资包括苹果被送进了坑道,但送物资的过程的确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或者换个角度,将一颗苹果的故事过程局限在这八人坑道中,那么无论从幸存志愿军战士口述还是从实际战役情况,这个故事就没有了质疑。)
这个名为《一颗苹果》的故事被编入了后来中国小学的语文课本。
让一代代人透过上甘岭战役的艰苦,看到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一场由弱胜强的胜利,得来过程是多么的艰辛,牺牲又是多么的巨大。
志愿军保家卫国、团结友爱的精神,就在这些故事中影响着一代代新中国的人民为了祖国不再受这样的欺负与苦难,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