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说走就走!
黄琛给黑龙江督军府发了电报,一会儿人家就回了:随时恭候。
老杨带着那几个孩子没动,他们剩下的人坐着火车就奔齐齐哈尔了。
作为一省首府,齐齐哈尔火车站比哈尔滨和满洲里都齐整,红砖砌起来的站房搭着白色的窗户和门头,看着大气又雅致。
刚一下火车就有穿着军装的人来迎接,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部。
看着“中东铁路”这四个字,付宁觉得黑龙江确实有战略眼光,哈尔滨那边还在叫“东清铁路”呢。
黑龙江督军找了专人来接待他们,警备司令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地图。
有意思,挺会上眼药的。
接待他们的是黑龙江刚刚增编的陆军第十九混成旅下面的一个连长,这次黄琛他们进入俄国的行动就是由他们保障。
他姓郑,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儿的样子,黑燊燊的国字脸,络腮胡子往四处呲着,乍一看跟话本里的李逵一模一样。
一张嘴也是瓮声瓮气的,但是遣词造句也都严谨得很,不像桂康原来的那个连长,一张嘴一股子兵痞味儿。
他拿了支铅笔在地图上做着标记,同时也跟黄琛他们交代了一下目前黑龙江做的准备工作。
从齐齐哈尔到满洲里,中间还有两站:扎兰屯和海拉尔,现在各站的俄国工作人员都有意要留下继续工作。
至于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不重要,能干活儿就行。
现在已经调配了一批粮食和食盐,准备运到满洲里,由那里的政府负责对归国华侨和华工进行救济。
也就是说满洲里营地不用付宁费心,人家给建好了。
回来的这些人,也会一一询问他们的意向,想回家的黑龙江省政府给他们买车票,想留下的政府也负责给找出路。
想种地、伐木还是进工厂,黑龙江保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岗位。
而出了满洲里两站就是赤塔,在这里中东铁路就接上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往西是乌兰乌德,再往西就是伊尔库茨克了。
现在那边的交战非常激烈,苏俄在西伯利亚这边的势力不强,正规军也就一千多人,没有办法跟各方势力正面对轰。
虽然在几个大城市建立了政府,但是根基不稳,扎不下根就只能在荒原上打游击。
白俄在这边也不是一股势力,有点儿各自为政的意思,但是目标都是叶卡捷琳堡,因为沙皇被关在那儿。
而协约国的联军已经进入西伯利亚了,相比于英国、法国那几千、几百人,派兵最多的是日本,现在都有几万人在远东地区活动了。
苏俄成建制的大部队就在伊尔库茨克跟各方对峙呢。
两个阵营顶着牛儿,就看谁先坚持不住退一小步,就有可能一溃千里。
郑连长说到这儿停了一下,用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跟黄琛说:
“这次咱们过去很棘手,那些华侨和华工离得近的、跑得快的都已经出来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他带的是一个标准建制的连,下面有三个排,这次是以一个排负责满洲里到赤塔的安全。
一个排负责赤塔到伊尔库茨克的沿途安全。
还有一个排要跟着他们在伊尔库茨克周围去找人,把人集中在车站。
“疯子,这次不是武装撤侨吗?武装呢?不会就是这一个连吧?”
付宁趁着空档问了黄琛一句。
“当然不是,人家两方对战,咱们就这点儿人?一炮下去渣儿都没了!”
黄琛一指地图外头,他们真正依仗的是陆军第九师的第三十三混成团,他们已经开拔唐努乌梁海了。
从那里进入俄国,经过巴尔瑞尔、新西伯利亚到伊尔库茨克,然后用火车把华侨和华工运出来。
为了提高效率,会向两边分流,一部分去莫斯科,一部分去哈尔滨,谁去哪儿全看运气,赶上哪边儿的火车就去哪儿。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看黄琛下一步怎么动了。
他用手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了一阵子,转头跟桂康说:“李连长,你们吉林那边的物资能不能挤出些粮食、食盐和被褥,黑龙江已经在满洲里出力了,赤塔就看你们的了。”
同样都是连长,桂康觉得自己不能矮人家一头,当即表示没有什么问题,吉林虽然压力大,但是该为国出力的时候,绝不落于人后!
在官场混了几十年,桂康的表面文章早就能做出花花来了,也习惯了口惠而实不至。
今天胸脯拍了,面子上过去了,回去之后是什么样就再说了。
等回到了哈尔滨,桂康赶紧找聂局长去了,大话说出去了,怎么往回圆,得听听老油条的意见。
还没等他们两个商量出个子丑寅卯,外交部的人先到了。
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儿站在了松花江站的站台上,手上的箱子里放着国务总理签发的命令。
他负责在远东地区协调协约国和俄国各方势力,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组织足够的火车去撤侨,同时保证各方物资分配。
他这一来,吉林方面立刻就动起来了,也不说困难了,也不说不归它管了,就剩下全力配合了。
估计孟督军也回过味儿来了,很快三个车皮的物资就装好了,随时准备发车。
随着天气开始转暖,黄琛他们也做好了准备,他跟那个小老头儿单独聊了一回,谁也不知道谈话内容。
但是自那之后,那老头儿就经常到哈尔滨的物资仓库溜达一圈儿。
付宁开始还不明白,等他伸手帮着把一袋子粮食扔上车就懂了。
他也是常年干活儿的,手上还有点儿准儿。
袋子上明明白白写着五十斤,但是他上手一掂,好嘛,能有三十斤就不错!
这也太黑了吧!
他跑到车站的休息室,把正在听着留声机的桂康薅出来,反正也是亲戚,就直接问了。
谁知道那家伙一指那车皮,说这货源是聂局长的关系,上上下下都知道,反正收的是五十斤的钱,将来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哥,这可是刚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会在这边儿待多久,但时间不会很短,一上来就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
这些粮食可是救济难民的啊?!
这跟抢月子孩儿的奶没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