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苏怡便被师父悄悄带到一个道观,成为师父唯一的弟子。
此时,苏怡才发现,师父竟然是一位隐士高人,不仅精通双面绣,而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是一位用毒高手。
于是,在道观中,苏怡开始夜以继日地拼命学习,把每一天都安排得严丝合缝、满满当当,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懈怠。
清晨,她便起身跟随师父练习轻功,练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
早饭后,又在师父的指导下,细心研究双面绣的针法,一针一线,皆需精妙无误。
午后,她开始学习各种兵器的使用,刀、剑、枪、棍,每一样她都要掌握到熟练自如。
而每当夜幕降临,苏怡则要开始学习草药知识,师父告诉她,真正的大师不仅要能用毒,更要能解毒。
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下,苏怡心无旁骛,各项技艺突飞猛进。
她学会了如何在绣花针上涂上毒药,又如何在不知不觉间化解对方的毒。
她的武艺也日益精进,一套剑法更是舞得虎虎生风,让人难以靠近。
苏怡深知,她必须克服身心的疲惫,忍受孤独和寂寞。
只有这样,她才能成为像师父那样的高手。
在师父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苏怡逐渐领悟到武学的真谛,她的心境也变得更加宁静与坚韧。
在道观的这段时光,成为了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岁月的流逝,苏怡的技艺日益精湛,但她的心中始终有一团火在燃烧,那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对仇敌的憎恨。
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用所学的武艺去为父母报仇,去完成他们的遗愿。
在师父的精心栽培下,苏怡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兵器,还学会了如何在战斗中保持冷静和智慧。
她学会了观人于微,能够在对手出手之前,洞察其弱点。
她的轻功更是独步武林,能够无声无息地穿梭在密林之中,她的剑法更是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每当她在练功间隙静坐冥想,父母倒在血泊之中的情景,就会清晰地浮现在她的眼前。
这份深仇大恨成为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
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苏怡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江湖高手,可以来无影去无踪,片叶不沾身。
她对师父十年的悉心教导心怀感激,同时,她也从未忘记自己的血海深仇。
在一个月色皎洁、风清气朗的深夜,她留下一封简短的书信,告辞而去。
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而坚定的告别。
她知道,这封信将是她与过去生活的最后纽带,从此,她将踏上一条未知的道路。
苏怡的身影如同夜风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下山了。
她身着一袭黑衣,面罩轻纱,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透露着不凡的智慧与坚定。
苏怡首先来到家乡小镇,祭奠了父母,随即杀入仇家,血洗了孙府。
就像当年苏府一样,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斩杀。
看着孙家血流成河,苏怡多年来的满腔怒火一寸寸消失。
孙家家主临死前,瞪大眼睛认出了苏怡,惊恐地说道:“你就是苏家那个丫头?”
“对,你与我爹爹兄弟相称这么多年,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对苏家斩尽杀绝。”苏怡冷眼看着孙家家主,“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年你对苏家满门痛下杀手的时候,可否想到过,自己也会有今天!”
苏怡说罢,再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挥出了手中的利剑。
大仇得报,苏怡把孙家家主的头颅放到了父母的坟前。
“爹爹,娘亲,女儿为你们报仇了,二老在地下安息吧!”
从此,苏怡开始四海为家。
扶弱济贫,行侠仗义。
可是不久,苏怡便遭到了朝廷的追杀,而且是实力强劲的影卫。
苏怡虽然武艺高强,但影卫人多势众,无奈只好四处逃遁,她明白自己的行踪已被朝廷的影卫掌握,他们如同幽灵一般无处不在。
苏怡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武功,一次次地躲避着追捕,但影卫如同影子一样,锲而不舍,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找到她的踪迹。
苏怡知道,要想彻底摆脱朝廷的追杀,单靠逃避是不够的。
她开始深入调查影卫的背景,试图找到他们的弱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苏怡意外遇到了一名受伤的江湖人士,那人感激苏怡的救命之恩,在得知苏怡的处境后,沉思半晌,教给苏怡一种高明的化妆术以躲避影卫们的追踪。
从此以后,苏怡便把自己化妆成一个又老又丑而且瘸腿的妇人,果然成功躲开了影卫的追杀。
后来,她利用江湖上的各种资源和人脉,逐渐建立起一个秘密联盟‘双绣阁’。
以双绣阁为基地,暗中联络那些受到不公待遇的江湖人士,以及那些对现状不满的门派。
她利用精美的绣品作为掩护,通过绣品中的特殊图案传递消息,使得信息的传递既隐秘又高效。
苏怡还派遣忠诚的弟子们深入江湖,收集情报,结交盟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绣阁在江湖上势力逐渐壮大,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行动隐秘,从未失手,使得双绣阁脱颖而出,在江湖中的声望日益高涨。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怡不断强化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双绣阁的成员们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虽然苏怡仍旧保持着那个老妇人的伪装,但在江湖人的心中,她已然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苏怡名声也逐渐在江湖上鹊起,被誉为“双绣阁阁主”。
‘双绣阁’在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无人敢惹。
朝廷头疼不已,却始终不知道这个组织的首领是谁。
小心谨慎的苏怡,也从未以真面目现身,江湖中人只知道她的名声,却从未见过真人。
苏怡四处调查后,才知道自己被影卫追杀的原因,原来苏家的一个女儿在宫里,已经被封为贵妃,深受皇帝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