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以后我要自己一个人过!
振振的话让我颇感意外。
不过综合他在外界打磨之下的幼小心智,有这样的认知倒也不足为奇。
我说:“话倒不必如此的绝对,凡事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
“现实的磨砺会影响你的心智,每一个阶段的心智也会左右你在每个人生时期的选择。”
“以你现在的能力,完全无法想象十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因为你无法预料这十年内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所以将来是否结婚,那是一个未知的定数。”
振振质疑结婚的意义在哪里?
人生有几个好朋友就足够了。
她的话令我苦笑,我转头看着这个幼稚的儿子。
给他换尿布的时候仿佛就在昨日,如今已经长成小伙子了。
我继续说道:“关于婚姻的意义存在与否,不如反过来想,如果婚姻没有意义,那么为什么历史的跌宕起伏,没有让婚姻消亡?”
“如果婚姻在目前已经失去了意义,那么它就会像曾经的大哥大一样被人抛诸脑后,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还会对其抱有争议、仇恨亦或是向往。”
“你还没经历感情的事,才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至于你关于婚姻的心智,无非来自于外界的声色,全无真正的个人领悟。”
“婚姻仍是你没有踏足的道路,你无法在现在定义将来是否会涉足。”
“以我看来,却只看到了你将来红绸罗曼的那一天。”
“而至于朋友是否可以取代婚姻?”
“知音难觅,而一真正的朋友也未必容易找到,即便有幸得到,又是否能够常伴左右?”
“万家灯火通明之时,床前久病之日,这些固然遥远,膝下承欢之乐也未必非尝不可,但是这份日后的孤独与清欢,当下的你是否又有权定夺?”
“而且还要保证一个不遭悔恨的后果。”
“那我找一个可以日日相伴的朋友不就可以了?”振振倔强地说道。
“至于那些能够被你所闻所见的婚姻传闻,只是因为无法逃避婚姻的不幸进而选择对婚姻发起攻击来达到自我的发泄。
“我们再究其本质,一个人不管选择与谁结婚都是和自己成婚,如果婚姻对象不是对象本身,那么,婚姻不幸的罪魁祸首的第一责任人在自己。
“心外本无物,真情并无心。人们拒绝的只是婚姻的不幸,而不是婚姻本身。
“绝大多数人在牵手走进婚姻的围城时,笑容满面的居多,但这份幸福具有时效性,因为当下的知行终究是当下的知行,他会对七年以后的知行产生影响,可七年以后的知行终究有它的形态。婚姻长久的保鲜剂,并不来自于当下上头的荷尔蒙,也不来自于各种承诺,不来自于孩子和家庭的捆绑,而是源于那份最不起眼的人品。
人品,才是婚姻能够长久维系的基石。一个人的品性决定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诱惑时的选择和态度。
如果一个人品性纯良、有责任感、懂得尊重和包容,那么即使在婚姻中遇到了问题,也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者背叛。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品性存在缺陷,那么即使在恋爱时浓情蜜意,进入婚姻后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振振啊,你现在还小,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
“但随着你慢慢长大,经历的事情多了,你就会明白,婚姻不是简单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而是一种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承诺和责任。
“希望你未来能够遇到那个对的人,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振振也许是看到我和他妈妈不幸的婚姻,影响了孩子,才决定人没有必要结婚。
或许是他们这代人本来的思维。
回想起我和他妈妈的婚姻,充满了争吵和矛盾,最终以离婚收场。
那些激烈的冲突和冷战的日子,想必都被振振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也许正是这些痛苦的回忆,让振振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和排斥,认为结婚并不是人生的必然选择。
也有可能这并非仅仅是因为我们失败的婚姻给他带来的阴影,而是他们这一代人本身的思维方式就有所不同。
如今的社会变化迅速,年轻人的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
他们追求自由、独立,不愿意被传统的婚姻观念所束缚。
对于他们来说,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和归宿,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能更为重要。
我不知道是该为振振这种独特的想法感到担忧,还是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能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独自前行的道路上。
我也曾试图和振振深入地交流这个问题,想让他明白婚姻并不总是像我和他妈妈那样充满不幸。
但每次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生怕会给他增添更多的压力。
或许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坚定的想法,而我的劝说也未必能起到作用。
可作为父亲,我还是希望他能对婚姻保持一份开放和期待。
我不知道未来他是否会改变想法,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在某一天遇到那个能让他打破这种观念的人。
但我知道,我能做的就是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他,尊重他的每一个决定。
生活还在继续,我只盼着振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上真正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生活。
不管他选择结婚还是单身,我都希望他内心充满爱,充满对生活的热情。
母亲知道了振振的想法,她指责我说:
“你看看你们是怎样给孩子做榜样的。”
面对母亲的指责,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沉默地低下了头,心中满是愧疚和无奈。
我知道母亲是为了振振的未来担忧,她希望孙子能有一个正常的家庭观念,能过上传统意义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我试图解释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觉得一切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和前妻失败的婚姻的确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焦虑,她继续说道:
“孩子还小,想法还能纠正,你们做父母的得想想办法啊。”
我只能默默地点头,心里却乱成了一团麻。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振振已经形成的想法,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弥补我们曾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我感到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无法挣脱。
那一天,家里的气氛沉重而压抑,而我在母亲的指责下,愈发觉得自己对孩子、对这个家有着太多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