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轻拍差关琳的后背说道:\"你把你名下的那个盐城新港的三成特许经营权,给处理掉吧。
那个东西在我离开苏北后,如果还在咱们家就是手上,就变成一个烫手山芋了。”
关林乖巧的回答:\"好的,老爷关琳,老爷放心,妾身这就准备处理。\"
驰想了一下向,问张伟:“老爷,这三层的特许经营权可以再卖回给关家吗?\"
张伟:“这个你看着办吧,只要不给人留下把柄都可以。\"
关琳:\"老爷,这个事你放心,妾身一定会处理好的。\"
说完她扑到张伟身上说:“老爷,妾身想要的孩子,老爷务必要给妾身一个。”
张伟无奈,只得答应关琳,最近多来几趟关琳的院子。
除了赵灵菲和关琳的院子,张伟还主动去了自己父母的院子,准备告知自己去北京的情况。
用了近两年,张伯山,李春花两口子在南京已经渐渐适应下来了。
有时间要么逗弄逗弄自己的孙子孙女,要么去附近的老友家里讨论讨论农事。
不方便的出门的日子,老两口都在自己的后院里耕作自己规划出来的小农田。
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安逸和逍遥的。
大顺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张伯山和李春花老两口,照惯例煮了长寿面给儿子张伟过生日。
张伟的母亲李春花说:\"儿啊,吃了这碗面以后,你马上也就快40岁了,后院的花花草草,你还是少沾染一点好!”
李春花一是出于对自己儿子身体的担心,二是担心自己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关系。
所以她一直对张伟后院妾室数量的扩大,一直心存不满。
张伟对自己的母亲自然是恭恭敬敬的回答:\"娘,儿子,省得了。\"
在张伟纳关琳之前,对男女之事一直没有感觉到自身有压力。
当年哪怕是邹若芙阿兰主仆联手,也轻易被自己杀得溃不成军。
哪怕王玲王珑姐妹齐心对抗,也支撑不了片刻。
哪怕是赵灵菲赵灵珊姐妹一齐上阵,也最多与自己平分秋色。
但是面对热情似火,青春无限的关琳,张伟开始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
没有母亲的提醒,他本来也决定要在男女之事上有所收敛了。
自己在女色上,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该见识的也都见识了,已经不枉此生了。
到了四十岁后,能把后面这些已有的妻妾照顾好就可以了。
更多的精力,自己可能要放到朝堂和权力的争夺上来。
当然了,自己心中最远大的政治抱负:“按自己的思想来改造整个大夏朝,改变其封建王朝固有的走势和命运。”说不定也有机会实现实现。
掌握过权力的人都知道这种操纵权柄,对别人生杀与夺的权力快感,甚至能比女色带来的快感更强烈。
讲完这后院女色的事之后,张伟抽空向父母也讲了自己可能近期会调到北京去任职的事。
听到这话,张伯山表态了说:\"阿伟,你不必担心,我们老两口子,到时候你去哪,我们跟着去哪就行了。”
张伟还是有点担心的说道:“那您二老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住长途奔波?”
张伯山:\"我跟你娘现在能吃能喝,身体还好着呢,再说去北京的话,咱们又不是风尘仆仆的去是吧,你两口子肯定没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除开父母这里,张伟还有一处要特别交代一下。
那就正在南京金山书院上学的长子张智达,他明年就要参加乡试了,现在让他贸然去更换书院也不大好。
在和张智达商量之后,张伟决定让张智达一个人留在南京继续上学,等明年乡试时在北上北京。
张伟交代完家里的事,便准备在苏北的官场上也做一个了结。
首先是自己的四个师爷,其一是鲁师爷,自从扬州抗倭之后,自己给他安排了一正八品的南京留守司的防倭参谋之后,他几乎不太可能再离开南京了。
所以张伟跟他讲了之后,他也表示可能要留在南京养老。
张伟也只好如他的愿,让他留在南京当个小官养老算了。
金师爷是张伟来南京之后,新招的师爷。
他是南京的当地人,也不太喜喜欢去北京闯荡
所以等张伟去北京时,他可能也不会随行,张伟便准备给他一笔银子,打发他自己在南京养老。
再有就是白师爷,他是邹二伯介绍过来的,跟随自己也有七八年了,现在年纪大了,他想回湖南养老,所以也只能由他去。
这前面三个师爷都不能随张伟去北京。
好在张伟的首席师爷,周师爷,他是张伟妾室夏紫的父亲,他现在已经和张伟深度绑定一起了,所以自然是跟要跟着张伟去北京的。
然后是自己在苏北官场上的两个最直接的助手,一个是苏北布政司的右参议黄东山。另一个则是苏北布政司司务司的司长何再道
黄东山现在已经快六十岁了,但能力出众且忠心不二,张伟打算再扶他一把。
看能不能让他在苏北的官场上再更进一步。
如果后续有机会,未必不能让他跳出苏北的官场来帮自己一把。
至于何在道,张伟决定让他去布政司的其他下属部门担任主官,再往上一步升,他目前可能是还不够资格。
毕竟,何再道从大顺十九年到现在,七年间已经从正七品升到正五品了。
以他的科举三甲出身,又没有特别的功绩来说,这已经是他的目前的极限了。
除了这两人,张伟最看重的就是目前在主持修建盐城新港的杨渥了。
杨渥现在的职责极为重要,张伟并不打算,现在就对他进行调动。
所以张伟这里有了一份腹案,他打算把现任的淮安知府付柏青调到苏北的南部松江府担任知府。
然后把淮安知府空出来,先让杨渥兼任着,就可以把他的品级先提上去。
当然,这一系列官职调动都是需要朝廷同意的,所以张伟这也只能算是一个预案。
最后还要边走边看,看朝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