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浚在李雄到访离开后,也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作为曾经大唐战神的后代,自己的父亲好歹也做到了大将军的职位,可是到了自己这一代,甚至连爵位都没有保住。
只能看着曾经辉煌的卫国公府逐渐的衰落,李浚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当初自己选择做文官之路,何尝没有想重振家族的想法,可是现实却是狠狠的可以来李浚一巴掌。
没想到文官之中的尔虞我诈和晋升之路,比军中更甚和更难了数倍。
李浚曾经也自我怀疑过,自己选择文官之路到底是否真的正确,如果自己当初选择从军,局面是不是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搞得现在自己文官之路不畅,武将圈子又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现在可以说是进退两难。
但李雄的到访,却让自己看到了新的希望,如果这一次真的能够再次成为天子亲军,说不定一切都还来得及,毕竟现在自己已经四十岁了,时间可是不等人。
但是李雄的到访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到现在依然没有消息传来,李浚现在也不确定李雄能否真的促成此事。
看着手上的李靖兵法,以及身后书架上的各类兵家典籍,李浚也只能幽幽的叹息。
“算了!听天由命吧!”
而就在李浚准备放弃的时候,从小便看着自己长大,一直跟着自己的管家,匆匆忙忙地推开了房门。
“家主圣旨到了。”
而同样身在陇佑的李光弼部将李怀光,在收到李隆基圣旨的时候,也是一脸的狂喜。
自己以前虽然在郭子仪麾下勇猛也是出了名的,但是现在却划归给了李光弼来到陇佑防御吐蕃。
还以为自己就这样了,会一直跟随着李光弼,毕竟凭借自己胡人的身份,能够做到现在的位置,全靠自己敢打敢拼。
结果现在却一举成为了皇帝亲军,李怀光也清楚,这肯定是郭子仪向李隆基推荐了自己。
不然的话,凭自己的那一点人脉,根本就,入不了李隆基的眼,甚至都不会关注到自己。
李怀光想的确实没错,确实是郭子仪向李隆基推荐了他,和他一起受到推荐的还有顾仆怀恩。
可是后者却没有他那么好运,其实当初李隆基将事情交给李雄的时候,就曾发信询问过各地的节度使。
让他们推荐各边疆合适的将领以供参考,而郭子仪就是推荐了他们两人,在其他几个节度使推荐之人中,只有他李怀光最终入选,也可以说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随后,李怀光在众人的恭贺之下,收拾行囊向着长安城进发。
而在离格尔木两百里的地方,一名与李嗣业有八成相似的将军,正在带着大唐的一支一千人的精锐唐军,正在追杀,一群从雪域高原上下来的吐蕃人。
这时,只见一名传令兵从后方追赶了过来。
“少将军,节度使大人有令,让你速速返回驻地有要事相商。”
“父亲可说是何事?”
“节度使大人未曾言明,只是通知让将军立刻返回。”
看着前方正在抱头鼠窜的吐蕃人,李佐国面露狠色。
“一刻钟之内解决它们,然后我们返回。”
当李佐国带人回来后,别看到自家的父亲正在等着自己。
“父亲”
“嗯”
“不知父亲召儿臣回来,有何要事?”
“陛下下旨,让你到长安任职,收拾收拾东西,滚蛋吧!”
听到自己自家父亲李嗣业的话,李佐国明显露出了犹豫。
“父亲,能不能向陛下陈述,我不想去长安就想留在西域。”
“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想去长安,就想留在西域打吐蕃人。”
“嘿,你个瘪犊子玩意。”
“要知道,陛下给你的这个职位多少人抢都抢不来,你既然不想去,我看你是皮痒了。”
“就算父亲打孩儿一顿,孩儿也不想去。”
“嘿,我看你是想造反,你李叔父为了你这个事情,肯定是忙前忙后才为你争来了那么一个位置,你现在居然不想去,看我不揍你一顿。”
看到自家父亲准备要揍自己,李佐国远远的跑开。
“等等”
“父亲,你说这个职位是李叔父为我争来的。”
“那肯定是他,除了他,谁还会记得你这个二愣子。”
“你早说呀!”
“既然是李叔父的安排,我肯定早就回来了,哪还会与吐蕃人在那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嘿,我的话还没有,你李叔服父管用是吧?”
“嘿嘿!你啥时候能打赢李叔父了,我肯定对你言听计从。”
听到自家儿子的话,李嗣业脸顿时黑了下来,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赶紧去收拾东西滚蛋!明日就给我出发,到了长安,别忘了替为父向你李叔父问好。”
“我知道了!”
李佐国应了一声,兴高采烈地跑去收拾行装,准备出发长安。
“这孩子……”
看着自家儿子兴奋的离去,李嗣业摇头苦笑,自家的儿子还没有外人亲,这叫什么个事?
自己好歹也是西域的神通大将,堂堂的一地节度使。
不过一想到李雄那个变态,李嗣业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李嗣业不知道的是,在李佐国的心中,李雄就是神一般的男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打仗从来没有输过。
自从认识李雄以后,他便把李雄当做了自己的榜样,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与对方相比可差远了,而且是自家叔父的手下败将,有什么可崇拜的。
如果此刻李佐国的想法,让李嗣业知道了,绝对会把他抓回来暴打一顿,让他知道小锅也是铁打的。
同样,从朔方也有一名小将,带着自己的几名随从向着长安城进发。
此时的未来大唐铁血郡王郭昕,还在回想前几日接到圣旨的场景,和离开之前自家叔叔的的嘱托。
“昕儿,你此去长安任职,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牵扯到皇室的各种纷争当中,做好自己的职责就行。
既然陛下让你担任六军校尉之一,那肯定有圣上的考虑,而且六军校尉乃是陛下的亲军,肯定有无数人追捧希望你别迷失了自己。”
而远在江南,还在彻查漕运事情的太子李亨,在得知自己兼任一路六军校尉的时候,双手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而在得知是李雄推荐了自己的以后,平静的双眼之中,透露出了一丝丝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