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砚把账单全部算清了,黎安也帮程清云领好了准生证,程清云在她边上献殷勤,时不时给喂一口芒果,惹得宋砚和楚辞都不满,又不敢发言。
第二天,楚辞上班是开着小红去的,黎安今天要去镇上银行取钱,程清云也非要跟着去。
她现在除了产检,几乎都不出门了,黎安只是取个钱她也要跟着,舍不得媳妇挤在小车里的楚辞,只能让出自己的车。
他开着小红的车到队里遭到了众人的围观和调笑,被他板着脸赶走了,对待媳妇要温柔,这些人完全不必!
黎安和程清云9点左右才去的镇上,离开前让梨花奶奶去各家给说一声,中午吃过饭后到村委结账,自己先算好多少钱,然后到他们这边核对。
两人在银行取了十四万的现金,先多取一些,其中的一万让银行工作人员帮忙换成了零钱,拿着那么一笔钱,她们也不敢在街上乱逛了,直接回了家。
回去的路上,黎安说程清云,“你何苦跟着我走这一趟。”
“我乐意,放风呗,怎么也喝到奶茶了嘛。”
“说的好像我不会给你买一样。”
“嘻嘻,那多麻烦你呀。”
“说的好像平时你不麻烦我一样。”
“嘿嘿嘿......”
黎安提着一个黑袋子进屋,那沉甸甸的样子,程妈问:“要那么些钱那?”
黎安打开袋子给她看,“就十四万,一万换了零钱所以多,每家算下来也就三千左右的样子,多一点的人家大概五六千。”
“那也很可以了,单只番薯就有那么些。”
村民们也都是那么觉得的,哪年的番薯卖过那么些钱呀,都是拿来喂猪或者直接烂掉的,各个都后悔今年怎么没再多种一些。
黎安也是因为他们种的多才想起来做粉条的,也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饭后,黎安和程清云提着钱和宋砚他们帮着做出来的账本去了村委,梨花奶奶和金梅婶还在吃饭呢,他们两个因为去了地里一趟,回来的晚了些,菜花婶和大舅奶奶先收拾碗筷。
其他人都在操场上晒太阳,大家难得的清闲。
“爷爷,正好你闲着,我们先给村委的钱结了吧。”
郑爷爷放下手中的茶杯,接过黎安递过来的账本,大致的看了一眼,各家的收益他大致有个数,差不多都能对上,他反而没关心他们自己的那一份。
今年村委的番薯是金梅婶菜花婶还有梨花奶奶种的,其他人早不种地了,不过黎安不管他们是怎么分配的,她只算总账。
“爷爷,你算过你们有多少钱吗?”
“我算什么,你们算了一样的。”
“那我就按照上面那个数给你了啊。”
“嗯。”
村委这次钱还不是最多的,虽然是三家的地合在一起,不过梨花奶奶种的不多,且他们自己留了近一半的粉条,最后的收益总数只排中间。
黎安把钱数出来给郑爷爷,郑爷爷接过直接塞进了口袋里,他们自己的晚上再分。
“过一会他们应该就来了,我去搬张桌子出来。”
等他们摆好架势,就有村民三三两两的过来了。
他们昨天就听说黎安要给他们结账了,昨天晚上趁着自家男人在家的时候,让他们把钱先给算好。
他们过来就拿着一个小纸条,来了先说两句场面话。
“安安云云,你说你们那么早就把钱算给我们了,等东西都卖了再给也行啊。”
“这不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么,早点算给你们免得以后忙没时间,你们也好拿钱准备年货了。”
“哈哈,今年还真多亏了你们,我们又能过个好年了。”
“是啊,都不知道咋谢好了。”
黎安对着他们笑笑,“咱们先把钱结了吧,一会人来的多了,菊安婶,你家是四千八百三十六,你看对吗?”
“欸,对对。”
“没错的话,你在这边按个手印吧。”
桌子上放着印泥,和一块湿毛巾,黎安示意她在自己的名字上面按个手印。
边上的程清云从袋子里拿出钱来,数出对应的数目给黎安,黎安等她按了手印之后把钱交给对方。
“菊安婶,你数数,看看对不对。”
“那肯定是对的。”
“你点一下,咱们当面结清比较好。”
“我相信你们。”
菊安婶嘴上说着这话,实际是站到一边去,手指头蘸了点口水,开始数钱。
也不是说不相信黎安他们,就是高兴拿到钱忍不住去数一数,脸上是满满的喜悦。
几千块钱不多,但这算是意外收入。
然后一家接一家的开始领钱,大家也不挤来挤去的,早晚都是能领到。
已经领到了的也不着急走,相互打听着别人都有多少,然后就有一个声音突然很高的说,
“哎呦,你家有六千啊,唉,我明年也得再多种一些的。”
“是啊,我家不是买重了苗嘛,我都说了赶集的时候我自己去买,我家那个不知是没听见还是咋的。
上工回来就给带回来了,我也买了,那买都买了,能怎么办,多开点地给种上呗,那会我可真是累了几天。”
家里男人出去干重活,她也不舍得让他回来还往地里去,主要那番薯那会也换不成钱,所以都是她自己一个人种的。
“累也值啊,几天就换六千呢,你这也是碰巧了。”
这话说的有点夸张了,哪是几天就换了六千,番薯生长时间都有小半年了,期间多多少少也是要照管的。
不过众人哪管这些,他们现在拿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钱。
村委热闹了一个多小时才散去,黎安感觉自己笑的脸都有些僵了,村民的热情还是让她有些招架不住啊。
程清云笑她,“你这会可有人气多了,我刚认识你那会,你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我还是想当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下次这活还是让爷爷奶奶来做吧,真不适合我。”
“哈哈哈哈。”
两人收拾东西回家,她们桌边有好些村民硬塞给她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