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招降任天行
任天行,这个官场中都有着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在朝中结交广泛,人脉深厚;在官场中更是凭借着国丈老子卓越的才能和不凡的谋略,再加上太子妃妹妹的运作,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高位。
此刻,他正安睡在自己的营帐内,全然不知危险正在如潮水般悄然逼近。
营帐内,任天行侧卧在榻上,呼吸平稳而深沉。
白日里的操劳和对战局的忧虑,让他在疲惫中陷入了梦乡。
烛火在一旁摇曳,微弱的光芒在营帐内投下斑驳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而一场精心策划、目标明确的针对任天行的“斩首行动”,就在这样静谧的氛围下悄然拉开了帷幕。
睚眦和狼卫们如同鬼魅般靠近任天行的营帐,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手中的武器在月光下隐隐泛着寒光。
这是一场充满变数的行动,任天行究竟会如何应对呢?
是在强大的压力下选择被招降,从此改换门庭,借助新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抱负;
还是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实力和过人的智谋与睚眦等人拼死一战,扞卫自己的尊严和立场,最终被斩杀,这一切的结果,都全然取决于任天行自己的抉择了。
睚眦微微抬手,示意狼卫们做好准备。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然后猛地撩开营帐的帘子,率先冲了进去……
睚眦微微抬手,示意狼卫们做好准备。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然后猛地撩开营帐的帘子,率先冲了进去。
十名狼卫紧跟其后,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瞬间席卷而入。
正在熟睡中的任天行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醒,他本能地伸手去摸枕边的佩剑,然而还未等他握住剑柄,睚眦已经如闪电般欺身而上,一脚踢飞了他的佩剑。
任天行大惊失色,他瞪大双眼,看着眼前这群不速之客,怒吼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本将军营帐!”
睚眦冷笑一声:“任天行,你死到临头还不知道吗?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说罢,他手中长刀一挥,一道寒光闪过,直逼任天行咽喉。
任天行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在慌乱之中,但反应极快。他侧身一闪,避开了这致命一击,同时飞起一脚,踢向睚眦胸口。
睚眦没想到任天行在如此劣势之下还能反击,躲避不及,被踢中肩膀,身形微微一晃。
此时,十名狼卫一拥而上,将任天行团团围住。
任天行毫无惧色,他赤手空拳,却如猛虎入羊群,与狼卫们展开殊死搏斗。
狼卫们配合默契,从各个方向攻击任天行,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在营帐内回荡。
任天行左冲右突,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他看准时机,抓住一名狼卫的手臂,用力一甩,那名狼卫便如断线风筝般飞了出去,撞倒了好几人。
然而,狼卫们源源不断地攻上来,任天行渐渐体力不支,身上也多处挂彩。
就在这时,一直在营帐外观察情况的杨震宇走进来,喊道:“任天行,别再做无谓的抵抗了,投降吧!如今秦政大势已去,你又何必为他陪葬?”
任天行听到杨震宇的声音,心中一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下属竟然背叛了自己。他怒目圆睁,骂道:“杨震宇,你这卑鄙小人,竟敢背叛我!”
杨震宇面露惭色,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任将军,非是我不忠,只是如今局势明朗,跟着罗楠将军才有出路。只要你放下武器,我们定会保你周全。”
任天行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我任天行一生光明磊落,岂会向你们这些叛逆投降!今日就算死,我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说罢,他不顾身上伤痛,再次冲向狼卫,攻势更加猛烈。
睚眦见劝降无果,心中杀意大盛。他大喝一声:“任天行,既然你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说罢,他与狼卫们全力出手,各种招式如狂风暴雨般向任天行攻去。任天行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渐渐失去了反抗能力。
最终,睚眦瞅准机会,一刀砍在任天行腿上,任天行扑通一声跪地。狼卫们趁机一拥而上,将他死死按住。
睚眦走上前,用刀指着任天行的脖子,冷冷地问道:“任天行,现在你还有何话说?”
任天行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不屈与倔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任天行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睚眦看着任天行,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之情。
他收起刀,说道:“任天行,我敬重你是条汉子。其实罗楠将军亦是并无杀你之意,只要你愿意归降,我们依旧可以并肩作战,共创大业。”任天行沉默良久,他心中在做着激烈的挣扎。
他深知秦政统治的腐朽,但要他就这样改换门庭,心中又有些不甘。
过了一会儿,任天行缓缓抬起头,看着睚眦说:“我可以归降,但你们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睚眦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什么条件?你但说无妨。”
任天行目光坚定地说:“我要见罗楠将军一面,我要亲耳听她说说她的宏图大志,看看是否值得我任天行追随。”
睚眦略一思索,点头道:“好,我答应你。但罗将军现在燕京,不在阳关,你随我一起去燕京见罗楠将军吧。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这场惊心动魄的“斩首行动”落下帷幕,任天行的命运被推向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而整个战局也因为他的抉择,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晚,夜幕如一块沉甸甸的黑布,严严实实地笼罩着大地。
清冷的月光幽幽地洒在阳关那高大巍峨的城墙上,给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关隘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透着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
大漠的风夹杂着沙砾呼啸着掠过城墙,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睚眦和任天行并肩而立,二人目光坚定如炬,望向远方。
他们深知,此刻的局势犹如紧绷的弓弦,容不得丝毫差错,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深远。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全力协助杨震宇,决心在这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杨震宇,这位曾经威震一方的嘉峪关总兵将领,即便经历了仕途的跌宕起伏,却依然不减当年风采。
他本就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与生俱来的领导魅力,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将风范。
在睚眦和任天行的有力支持下,他迅速投入到重新掌控局面的工作中。
他迈着沉稳而自信的步伐,穿梭在营帐之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各项事务。
那从燕京随任天行来的三十万新兵,原本就怀揣着满腔热血和使命,此刻在杨震宇的掌控下,仿佛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主心骨。
杨震宇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他的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明了,新兵们对他心悦诚服。
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调教下,军纪愈发严明,原本略显松散的队伍变得整齐划一。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士气也越发高涨,整个军营弥漫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斗志。
就在同一个静谧的晚上,月色如水,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营帐内。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却又顽强地跳动着。
睚眦、杨震宇、任天行三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前,桌上铺着的纸张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微黄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他们神情严肃而专注,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凝重。
三人仔细地回忆着这次兵变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谋划,到兵变过程中的种种冲突与意想不到的转折,再到最终成功掌控局面的结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们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将这一切详细完整地记录在一封封电报之中。
电报机发出的“滴滴答答”声,在寂静的营帐内格外清晰,仿佛是他们心跳的节奏,传递着他们对罗楠的忠诚与期待。
远在千里之外-燕京城外的罗楠,在收到电报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她轻轻地展开电报,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扫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仿佛看到了阳关那紧张而有序的场景,看到了三位将领的忠诚与果敢。
她很快拿起纸笔,亲自撰写回电。
回电的话语中除了充满对三人的诚挚鼓励之外,还特别提及任天行。她深知任天行的潜力与能力,在信中真诚地告诉他,燕京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在等待着他。
她写道,北秦以后的舞台广阔无垠,那里汇聚着天下英才,正等待着像任天行这样的豪杰大展身手。
等他抵达燕京相见之时,她将与他深入地探讨关于未来霸业的诸多事宜,共同描绘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
最后,罗楠神色凝重地下达指令,着重强调让三人务必将嘉峪关的布防事宜安排妥当。
她深知,这嘉峪关乃是战略要地,犹如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在整个棋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容有丝毫闪失。
每一处防线的设置,每一支军队的调配,都关乎着整个局势的安危。她要求三人务必谨慎对待,确保万无一失。
待一切安排好之后,即刻随同鄂王秦萧以及独孤剑一起率领大军回燕京与她会合,共商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