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湖月尼闭着眼低头沉思了多久,王鼎和井陉几乎都以为她要睡着了,湖月尼才用一种回忆的语气说:“秀次这个孩子是我见到的孩子中,最忠厚老实正直的一个,而且他也很稳重,做事从来都是进退有度。不管是正则(福岛正则)、清正(加藤清正)、秀胜(小吉秀胜,秀次的弟弟)还是秀秋(小早川秀秋)都对他恭顺有加,他们几个是朋友是兄弟。
秀吉子嗣一直不太多,在鹤松死后,那时候秀吉已经五十四岁了,他那时候身体就已经不太好了,于是觉得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不会再有孩子了,于是权衡再三就收了秀次作为养子,秀次是瑞龙院(丰臣秀吉的姐姐)的儿子,那个时候秀次只有二十来岁,秀吉害怕自己死后,他镇不住局面,于是就把关白的位置让给了秀次,自己担任太阁(前任关白,太上关白)。
秀次太过忠厚老实,所以其实不太适合担任关白这样的职务的。但是秀吉也是看中了他忠厚老实,而且和我的关系很好。秀吉觉得他死后秀次不会苛待我和他那些侧室的。特别是不会苛待那些跟着他的老弟兄。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秀次已经跟在秀吉身边学习了很长时间,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了。
但是两年以后,秀赖出生了,秀吉心思就变了,他想把关白的位置留给秀赖。
我们所有人都反对这件事情,当时大家都觉得,连秀次年纪都有点小了,秀吉身体又不好,要是让一个婴儿做关白,那么家族很可能在秀吉过世后就会分裂。
秀吉这两年有了秀次的辅助,国家事务轻松了很多,身体也自我感觉好了很多。觉得自己五十七岁还能生下秀赖,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于是就暗示秀次自己让位,于是秀次就来跟我说这件事情,说他准备让出关白的位置,因为他虽然是关白,其实过得还不如以前,他在做关白之前就已经是一百万石的大名了,要知道当时比他封地多的只有德川家康(二百六十万石)和前田利家(一百二十万石)两个人。当上关白,受到秀吉的各种制约,反而不如自己去做一个藩主自在。
我就亲自去找秀吉说了这件事情,我说先让秀次做关白,等到秀赖元服(十二岁)了,再让秀次把关白的位置让给他。
秀吉其实又问了好几个人,包括前田利家,意见其实都和我差不多,毕竟大家都觉得秀赖太小了,未必能活到成年(之前秀吉有两个儿子,一个活到六岁一个只活到三岁)。
但是秀吉却觉得我们是串通了,诅咒秀赖活不长,故意跟他对着干,另外他也觉得我们都支持秀次,秀次实力太强了,让他感到了威胁。
其实如果秀吉对秀次明说让秀次退位让给秀赖,以我对秀次的了解,大概率秀次会同意的。
但是秀吉张不开这个口,因为是他本人把秀次扶上关白位置的,再加上我们的反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后外面就传出了杀生关白的流言。说是秀次在禁止杀生的比叡山狩猎鹿群,还用铁炮射杀无辜农夫,夜夜酗酒后徘徊町中,随意斩杀行人,将盲人双臂砍断,还作出母女并奸,剖开孕妇肚子的暴行……总之就是罄竹难书。但是秀次做这些事情有人看到吗?是哪个大臣看到的?还是路人看到的?都没有吧。那么你们猜猜这些流言是谁传出去的?
秀次之前为什么没有这种暴行的传闻?
这些其实就是秀吉为了要废除秀次的关白位置做的铺垫。
秀吉又借口秀次曾要求诸大名签署宣誓忠诚的“连判状”,认为是预谋反叛的证据,我怎么劝都没有用,秀吉还是解除了秀次左大臣,关白的职务,然后把他流放到高野山。
过了几天秀吉又背着我,给秀次送了一份罪状书给秀次,“身为关白不自知,阴谋反叛秀吉”,秀次知道这就是秀吉的意思,就这么自杀了,据说当时他正在和青岩寺僧人隆西堂下将棋,秀次自杀这是希望秀吉收手放过他的家人。
但是秀吉知道这件事他做的太过下作,也太过狠辣,很多人都知道前因后果,甚至秀吉自己都觉得无颜见秀次的家人,于是就下令处决了秀次的全家,三十九口一个都没有放过。
其实这么做就是告诉大家他的决定不允许质疑,让所有人闭嘴。”
王鼎,井陉和湖月尼三人都沉默的喝着茶。
沉默良久,井陉又拿起手中的平板电脑看了看,问:“夫人请恕我冒昧,太阁是因为什么病回归天国的呢?”
湖月尼似乎有点伤感说:“应该是风寒,那一年三月,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办了一场赏花会,那几天天气有点冷,秀吉回来了就有些咳嗽,一直不好,五月之后就一直在发烧……”湖月尼低下头似乎还在追忆。
井陉又等了一会才又问道:“小早川秀秋在关原之战攻击石田三成是您安排的吗?”
湖月尼看着井陉,轻轻笑了笑,又给井陉茶杯续上茶水说:“外面这么说?”
“有这种传言!”井陉看着湖月尼说。
“算是吧。”湖月尼低头沉思了一下,没有辩解。
然后井陉又问了一些丰臣秀吉的性格和生活小细节,湖月尼也一一做了解答。
王鼎看两人谈的入神,实在不习惯跪坐,两条腿麻的实在不行了。
就告了一下罪,自己挪到门外,让老太监张寀扶着站了起来,一直沿着门廊走了很远才慢慢缓了过来。整个长廊很长全都是木质地板,被擦拭的一尘不染。王鼎就这么穿着袜子走在上面,脚感颇好。
高台院中有尼姑为王鼎递上木屐,引路参观高台院。
王鼎才发现这座高台院从里面看起来规格不小,亭台楼阁,廊道,湖泊一应俱全。
王鼎走到好几处僧舍看到里面的装饰的瓷瓶挂画,看起来颇为精致,都很有年代感,应该都价值不菲。
这就是有钱人的低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