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正月十五已过,京城的热闹劲儿还未完全消散,处处仍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天刚破晓,晨曦洒下几缕微光,想着过几日便要进宫的弘历,若曦醒了便无睡意,索性轻轻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朝着弘历的房间走去。
若曦缓缓推开弘历的房门,屋内弥漫着一股宁静而温馨的气息。弘历正躺在床上,睡得香甜,小小的身子裹在柔软的锦被里,只露出一张粉嘟嘟的小脸,睫毛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随着呼吸微微颤动。若曦走到床边,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弘历,眼中满是不舍,她的手轻轻抚上弘历的脸庞。
“我的宝贝,额娘真舍不得你。” 若曦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从弘历出生的那一刻起,她便将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虽然大概知晓这孩子注定不凡,但突如其来的将他留在宫中,由康熙亲自教导,她心中仍有万般不舍。
胤禛寻着若曦走进了房间。他看到若曦满脸的不舍,心中不禁一阵心疼。他走到若曦身边,轻轻将她拥入怀中,柔声道:“我知道你舍不得,但皇阿玛亲自教导弘历,是他的福气。”
若曦靠在胤禛怀里,微微点头,眼中的泪水却止不住地滑落:“我知道,只是一想到往后不能天天陪着他,心里就难受。”
胤禛轻轻为若曦拭去泪水,安慰道:“咱们可以时常进宫来看他,我让苏培盛找了可靠的人跟着弘历,而且我知会了王喜,不会有差错的。”
两人正说着,弘历悠悠转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胤禛和若曦,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阿玛,额娘。”
弘历坐起身来,看着若曦微红的双眼,问道:“额娘,你怎么哭了?”
若曦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额娘没哭,只是舍不得你。”
弘历眨了眨眼睛,懂事地说:“额娘,你别难过,我会乖乖的,听皇玛法和玛嬷的话,好好学习。等我学会了很多本领,保护额娘。”
胤禛走到床边,摸了摸弘历的头:“弘历真懂事。”
看着懂事的弘历,若曦和胤禛心中既欣慰又感动。若曦紧紧抱住弘历,说道:“好,额娘的弘历,你在宫里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有什么事,就告诉你皇玛法,他定会为你做主,要是想额娘了就找王喜来传话。”
弘历回抱着若曦:“额娘,我知道啦,你放心吧。”
若曦收拾起情绪,吩咐丫头给弘历穿好衣服,收拾妥当,牵着弘历一起用了早膳。
早饭后,若曦和胤禛正坐在厅中,看着玩闹的弘历,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门外传来一阵沉稳而又不失恭敬的脚步声,紧接着,苏培盛那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福晋,爷。”
若曦扬声说道:“进来吧。”
苏培盛迈着标准的小碎步走进厅内,脸上带着一贯的恭顺笑容。在他身后,跟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大童。这孩子身形略显单薄,却站得笔直,透着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坚韧。他身上的粗布衣衫虽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利落。那一双眼睛,明亮而有神,在这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丝毫的怯意,反倒透着几分机灵。
苏培盛走到若曦和胤禛面前,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而后直起身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朗声道:“爷吉祥、福晋吉祥。这是爷让给四阿哥寻的伴读,福晋您掌看看。”
说着,他侧身让那孩子站到身前,继续说道:“这孩子老家前年夏天遭了严重的灾荒,地里颗粒无收,一家人实在走投无路,只能一路逃难到京城。他母亲实在没辙了,为了让孩子能有条活路,一咬牙,把他送进了内务府。”
“抬起头来。”若曦闻言,目光落在那孩子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怜惜,轻声问道:“孩子,你可曾怨恨父母将你送进内务府?”
那孩子抬起头,目光清澈,毫不畏惧地直视若曦,声音清脆却又沉稳地回答道:“回主子的话,奴才不曾怨恨。母亲也是为了让奴才能活下来,家里实在没了办法。在这乱世,能有条活路,已是母亲给我的大恩,得苏公公的青睐若日后能在小主子身边伺候更是奴才的福分。” 他说话时,语气坚定,小小的脸上满是认真。
若曦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原名叫李玉,请主子赐新名。” 说完,李玉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伏地,重重地叩了个头,额头触碰到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那一丝不苟的动作,显示出他良好的教养。
若曦看着这孩子懂礼貌的模样,虽然年龄不大,但很懂规矩,看得出从前在家也是教养极好,心中颇为满意,转头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胤禛,胤禛点点头。随后小声问弘历:“你可喜欢他做你的伴读?”
弘历十分欣喜的点点头。
若曦继续开口道:“你与四阿哥年龄相差不大,日后希望你好生陪伴四阿哥。至于你的名字,是父母给的,其中饱含着他们的心意,日后依然叫李玉便好。”
李玉听闻,先是愣了几秒,像是没料到若曦会如此说。随即,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那原本明亮的眼睛瞬间变得更加璀璨。他迅速反应过来,再次磕头,额头在地面上磕出 “砰砰” 的声响,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几乎是喊出来的:“谢主子恩典,奴才日后定当全心全意伺候好四阿哥,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胤禛神色认真地看着李玉,说道:“本想让苏培盛再调教你些时日,可皇上召弘历进宫之事急了些。苏培盛说你品性俱佳,本王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和福晋失望。宫里不比王府,一言一行都要守规矩,好好陪伴着弘历。弘历年纪尚小,有什么事,也及时向本王和福晋回禀。”
苏培盛在一旁连忙附和道:“四爷放心,这孩子奴才在内务府相看了许久,聪慧又勤勉,学东西快得很。跟着奴才这半月,规矩礼仪、待人接物,都学得有模有样。平日里,不管分派他什么活儿,都完成得妥妥当当,从不叫苦叫累。”
若曦点点头:“你跟着爷这些年,眼光自然是好的。”
“谢福晋夸奖。”
若曦看向李玉继续说道:“你的家里情况,苏培盛也回禀了。本福晋想着安排你母亲和父亲去圆明园当差,也能安稳度日。你只管在宫里好好陪伴四阿哥,不必忧心家里。”
李玉听完,满脸惊讶,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再次叩拜,这次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谢主子恩典,李玉得主子的器重,还能让父母有个安稳的去处,实在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奴才定当用生命去效忠小主子,哪怕是粉身碎骨,也绝无二话!”
若曦转头对弘历说:“弘历,这日后便是你的随从伴读。额娘告诉你,李玉没有过错不可欺辱他。李玉年纪稍长你几岁,懂的事儿多,日后定会好生陪伴着你。”
弘历看着李玉,眼中满是好奇,他用力地点点头,脆生生地说:“额娘放心,我会和李玉好好相处的。李玉,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啦,有好玩的我都跟你分享,我还会把我学到的本事也教给你。”
李玉看着弘历,连忙再次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多谢小主子,奴才是小主子的奴才,不敢称为您的朋友,日后小主子的吩咐,奴才定当遵循。”
“李玉,日后弘历如果胡闹,你也不可不报,如果让本王知道你同他一起胡闹,或教唆弘历做些错事,本王定当不饶。”
“是,主子,奴才知晓了。”
若曦见差不多了,便开口:“你们下去相熟一下吧,也准备着这几日便要进宫了。”
李玉再次叩头,跟着蹦蹦跳跳的弘历一起出了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