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兴县衙。
杨广带着裴世矩和虞基等人,来查看正在进行试点的大兴县政务中心运行情况,杨恩只带了许敬宗陪同进来。
远远的,杨广就看见了政务中心门前竖着的黑色大牌子,上面写着几个鎏金大字:大兴县政务中心。
“裴相公,这好像是你的笔迹呀!”杨广看着那几个字,对着裴世矩道。
裴世矩点点头:“的确是微臣所写!”
回到城里面来之后,这称呼又变了。
杨广心想,看来这个政务中心的改革,裴世矩多少也知道一些情况。
只见三三两两的人进出,杨广便亲自拦住一位三十余岁的汉子问道:“这位郎君,这政务中心办事可方便?”
那汉子一见杨广等人衣着不凡,知道非富即贵,于是恭敬的回答道:
“老丈,这政务中心当然好呢!以前我等办事,要跑五六处地方,有时碰到没人,十半个月也办不成事。
如今可不同,此处安排了四个人,无论什么事情,他们四个人都要当场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要给一个回复,听这是魏王的规定。”
杨广听罢,点点头,让那汉子走了。随后他带着来护儿等五人走进了政务大厅,其他人都在外面守候。
一走进大厅,杨广不觉眼前一亮!
只见屋里面悬挂着若干标语,正中央这一块尤其引人注目,只见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
人民?!!!
众人一看,明白这是和“百姓”一样的通用词,倒觉得有些新鲜!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标语:“百姓乃是衣食父母!”,“办事要耐心、细心、热心!”、“笑脸迎百姓,心中守律法”、“……”
大大十余条标语,看着杨广等人心花怒放,觉得新奇不已!
他们哪里见过这些东西?
这是杨恩从一千多年以后搬过去的,就是在华夏国也没有搞多久!
大厅里面办事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人。
杨广问杨恩道:“这个政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什么?”
杨恩回答道:“启禀皇祖父,主要是百姓办理一些手续,比如过所、证明,另外就是登记纠纷,解决百姓的一些问题。
总之一句话,百姓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政务中心进行反映,这主要是便民措施之一。”
“嗯!这个思路倒也不错!”杨广点点头。
这时,两个办完事的百姓面带微笑,交谈着离开:“现在就是好啊,办事方便多了!这多亏了皇帝的新政!”
“嗯!皇帝这个新政好,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服务的!”
杨广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受用!他又走过去问了问,得知其中一人是来询问夏粮征收还影庸”、“调”的问题。
只见那人道:“我就是来问一问,是否可以用白叠花代替丝绵,缴纳‘调’,乡和村都没有回复,到这里才找到答案!”
杨广问道:“他们是怎么的?”
“这里回答可以!”
“郎君,你估计你家今年的白叠花收成如何?”
“应该还不错!目前长势良好,估计能收三十多斤呢!”那人非常高兴。
杨广又问另外一个三十岁的男子来这里做什么,那人回答道:
“老丈,我就是来问问,哪里要用工的,我想要在城里面找一份工作!”
啊?杨广不觉一愣!
找工作也跑这个地方来?
他问道:“怎么样?工作找到没有?”
“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待遇还不错,一个月比其他地方高三十文呢!”
“什么样的工作?”杨光有些纳闷,居然一个月多了三十文钱,这样的工作可不好找。
那男子道:“是城里面新成立的一家蜂窝煤作坊,主要生产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
什么?蜂窝煤?
什么是蜂窝煤?众人顿时都懵逼了!
杨恩赶紧让那二人离开,然后解释道:“祖父,这是孙儿新发明的一种炉子,非常好用!
那所谓的煤,其实就是石炭,孙儿给她取了一个新名字而已!这个炉子非常适合烧水做饭,比烧木炭好的多,还节约钱!
这个炉子一旦推广开来,必将大大减少木炭的使用量,也减少了对周围山上树木的砍伐,减少了水土流失!”
原来煤就是石炭,众人终于明白了!
“你发明的?那作坊也是你开办的吗!”杨广问道。
“是!孙儿这个蜂窝煤炉子现在还属于试生产,下一步将在全城推广,就是宫中也可以非常便利的使用!祖父,这里就有,请祖父移步一看!”
杨恩完,便转头对许敬宗了,只见许敬宗飞速跑到政务中心其中一名办事的胥吏面前,附耳低声给他了几句。
只见那人望了望杨广的人,脸上满是惊讶之色!然后赶紧起身,回到后院。
不久就提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出来,那炉子上面还放着一个陶制的水壶,正冒着热气!
许敬宗让他放在地上,然后自己提过来给杨广看。
杨恩做的这个蜂窝煤炉子,当然和我们常见的一模一样,不过杨广这些人没见过,杨恩就给他们介绍起来:
“祖父,这个炉子也没有什么特别,关键是这个蜂窝煤,是采用无烟石炭和黄泥混合,以此来定型……”
经过杨恩的介绍,杨广得知,这蜂窝煤炉子的优点确实很多:比木炭要便宜、火力要大、火力持久、使用方便!
最后杨恩介绍:“祖父,其实孙儿开办这个蜂窝煤作坊,主要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推广这种新型的燃料!
祖父,石炭用来做饭非常方便的,特别是铁锅做饭,炒制出来的菜非常香!
对了,祖父,这石炭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如果用起来,必将大大提升我大唐之国力!”
杨广等人仔细把那炉子看了看,终于明白了这炉子的用途。
“魏王,多少钱一个?我也想买几个呢!”来护儿道。
这个炉子使用如此简便,甚至可以当灶使用,他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这个炉子一百八十文钱一个,因为要用到两斤铁作炉桥,所以对于百姓来有些贵!来将军若喜欢,我改日派人送几个来就是!”杨恩道。
来护儿谢道:“那就多谢魏王了!”
杨广道:“有了这个炉子,平日烧水,还有当烤火,也就方便多了!
对了,哥奴,你刚才这个石炭还有一个重要用途,那是什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