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遵旨!”
杨恩一见杨广同意了,自然很高兴。不过杨广暂时不让薛举的两个儿子担任武卫卫士,并非毫无道理。
因为,当时,左右翊卫、左右金吾卫、左右武卫、左右监门卫等等,都是非常容易接近皇帝的,一般卫官要经过精心挑选,并不容易进得去。
随后,杨恩护送杨广和萧皇后一行徐徐进入宫城。
……
随后几天,杨广又对关中与河东的人事安排作了调整,朝廷的主要官员,都要跟随他出行洛阳江都。
左武卫将军屈突通已经担任右骁卫大将军,统兵三万到河东驻守,那里是关中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余各部、各寺监,基本上都留了一位副手,协助杨恩,另外,西京副留守是刑部尚书卫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
这个卫玄已经七十多岁,身体还算不错,能有这样的高寿,非常罕见。
另外,整个关中附近,留守兵力在十万人,也不算太少。
由于杨恩还在守孝期间,因此,杨广走后,他也一直呆在家中,总共要满六个月之后,才处理政事。
……
光阴似箭,三个月很快过去,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底。
杨广已经发布了征讨高句丽的檄文,估计马上就要抵达涿郡。
对他的檄文当中,当然是说高句丽“不遵王命”。
其实,从北魏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高句丽这个国家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威胁。
因为他当时地域非常广大,除了现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之外,还占据了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其作战能力十分强悍。
如果不加以剿灭,他们迟早会像北魏鲜卑族一样入主中原,这是每一个当皇帝的人都可以看得明白的。
所以不论是后来的北齐皇帝高洋,还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都想让高句丽臣服。
这里面只有高洋做到了!当然那很短暂!
现在很多人对这个北齐皇帝高洋很陌生,这个人是北齐的开国皇帝。在他当皇帝的前五年之中,亲自统兵打得整个北部各少数民族没有了脾气,完全臣服。
当然,后面四五年,酒精作用之下的神经病犯了,成了有名的暴虐之君!
而杨家父子都以失败告终,后来的李世民也没有成功。
最后还是在唐高宗时期靠了武则天派李积,才彻底平定了高句丽。否则我们现在华夏的领土,搞不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此可见,并不是杨广穷兵黩武,征讨高句丽是国策,是必须要做的大事之一!
谁当皇帝,也不可能让一只老虎在旁边睡觉,或者虎视眈眈!
对于杨广领导这场战争的胜败,杨恩无法预料。当然,自己历史上,这次战争是失败的,损失惨重,死亡数十万人。
不过,因为有自己生产的火药武器、汽油武器,他觉得获胜的可能性还是颇大,毕竟派出正规军队都有一百万人,民有两三百万。
……
这天,是杨恩第一次到尚书省办事,按照规定,这里就是办公地点,留守的官员,要根据规定经常到这里来一议事。
天气非常寒冷,外面漫天大雪,尚书省的办事房内,有几个大火炉,还是很暖和。
议事的程序丝毫不能马虎,有御史台的留守御史中丞和相关的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进行监督。
而且每个月,每个留守官员都要上一道奏表,询问皇帝身体是否康健。
文武百官坐得整整齐齐,给齐王杨恩行礼问安。
“肃静!向齐王行礼!”有御史喊道。
于是众人在他的带领下,给杨恩叩首行礼!
“免礼!诸位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不要过于拘谨,大事小事都可以讲!”杨恩说道。
现在,看着这些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文武官员,他终于有一点当“皇帝”的感觉了。
众人当然也知道,面前这个齐王,与几十年前东魏权臣齐王高欢的世子高澄一样,都是早熟之人,十二三岁能够独挡一面!
想当初,如果高澄不被他的厨子暗杀,北齐的开国皇帝,是轮不到他弟弟高洋的!
这时,殿中侍御史杜淹说道:“启禀齐王,下官得到消息,弘化郡留守唐国公渊纵容其子交结豪侠犯罪之人,有违律令,请齐王派人盘查!”
杨恩一听,什么?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不过,心里又想,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想了想说道:
“速将此事报与今上,让今上定夺!大理寺再派一位大理评事到那里看看监狱情况,顺便也调查一下此事!”
他想,像这样的小事,估计杨广也不会太计较。因为,隋代与唐代不同,自己一个王爷,护卫都有一万多人呢!
他是唐国公,身边找些勇猛之人当随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除非有他确实造反的证据,而这肯定是找不到的。
“遵命!”大理少卿回答道。
“齐王,今科科举之举子已经到齐,秀才、明经、进士科总共有千二百二十人。齐王曾经说要亲自接见他们,不知安排在何时为宜?”一位吏部员外郎道。
“三天以后,让他们到国子监考场,我亲自去看一看。对了,这次国子监的学生,参加科考的人可多?”杨恩问道。
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都是官员的子弟,有官荫,他们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之后,就可以做官,不一定非得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如果参加科举及第,对他们今后的提升有很大好处。
比如许敬宗,人家可是秀才出生,父亲也是五品高官。
“回齐王,今年学生参加科举的人数比去年多了两倍,一共有三百二十三人。因为他们听说,今后在官员的提拔上,将更加重视科举及第的资历,因此学生对于科举考试都趋之若鹜!”
“很好!录取名额确定没有?”
“依照往年习惯,秀才科不定人数,一般不超过三人。这次报考秀才的一共有128人。
进士科控制在二十人左右,明经科控制在一百二十人左右,这也是以前齐王确定的名额,今上已经批准通过的。”
“人数不要控制那么死,多几个少几个也无所谓!还有,今年科举要改革,要糊名,另外,要加强监考和录取过程的监督,我要亲自参与。凡是徇私舞弊的,一律严惩!”
“这……下官遵命!”
众人一听说要糊名,都极感震惊!
隋代的科举考试刚刚起步,当时的试卷并不糊名,和现在老师判决学生的习题一样。
至于将每个考生的试卷誊写一份,以免主考官和考官通过卷面字迹辨认出考生来,最大限度的避免作弊可能,则要到明清以后。
而且还有一件恶习,就是很多有名望的学生,是事先把自己的诗词交给主考官看,以博取名声。
一般当时录取的人,都是很有名望的人。
对于杨恩来说,当然要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考试环境,给每个考生一个机会。
杨恩最后说道:“你们统筹安排下,到时候对于所有的及第秀才、进士,还有排在前20名的明经及第举子,我要亲自面试。”
“下官遵命!”
……
作为留守来说,权力非常大,除了必须要向皇帝汇报的意外,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主。
杨恩对每件事情都非常慎重,这七八十名官员向杨恩汇报了工作之后,时间已经很晚,有些没有吃早饭的人已经饿得不行。
他一看,就是卫玄,因为70多岁了,也已经精力不济。
幸亏自己早有安排,这是自己第一天当西京留守办差,要请这些人在尚书省的厨房吃一顿饭!
看看没什么事,他就说道:“诸位,今日就在此吃一顿便餐。从明日开始,文武官员五品以上,还有文职清职官员,三日到此一次议事。平日里诸位就各自忙自己的事!”
“多谢齐王!”
这些人一听齐王请吃饭,当然高兴,他们知道齐王一向很大方的。
这里要说一下,古代人请客可不简单,与现在请客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当时很多低级官吏员,如果单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也吃不上几回肉,更别提老百姓了!
……
齐王府。
薛举领着两个儿子薛仁杲和薛仁越,一起来拜见杨恩。
杨恩身旁坐着长史来楷、司马兼谘议参军李靖,还有秦琼程咬金以及众多幕僚。
“下官参见齐王!多谢齐王提拔!齐王,下官从金城带了些土特产等小礼物送与齐王!”薛举进来之后就给杨恩行礼,随后递上了礼单。
杨恩一看,这对父子可不得了,身材都十分高大,面目很有些凶恶,一眼就看出的是勇猛之人。
薛举四十多岁,薛仁杲和薛仁越都是20岁左右。
他接过礼单看了看心想,这人可真是有钱,在当地是一个土豪无疑,否则不会一出手就是二十箱礼物,估计万把贯怕是要值的。
他把礼单放在一边,然后说道:“免礼!坐下说话!”
“多谢齐王!”
薛举坐在下首,他两个儿子站在一旁。随后众人作了相互介绍。
“薛将军,这一路来大雪纷飞,辛苦了!稍后多喝几杯烈酒驱驱寒!二位郎君也是英武不凡,今后就先在我这里当卫官。”
“多谢齐王!要是没有齐王,下官还在当一名校尉呢!今后但凡齐王有差遣,下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说话声如洪钟。
杨恩说道:“好!来人拿三件裘皮大衣来,送与薛将军和二位郎君!”
“遵命!”有下人领命而去。
很快的,三件雪白的裘皮大衣就捧了上来!
众人一看,知道这是极品裘皮大衣,没有几百贯是买不到的!而且就是有钱,这市场上也不一定有货。
因为在这个长安城,有钱的人很多!
齐王对这三个人也太高看了!不知道这三个人有何本事?
不就是从金城来的一名校尉吗?如今混上了鹰击郎将,还靠了齐王帮忙呢!
众人都十分纳闷!
杨恩起身,刚要去亲自把三件大衣给薛举父子披上,不料旁边程咬金不高兴了,说道:
“齐王,当初,魏王曹操可是射箭夺袍!下官以为,这如此名贵的裘袍,应该赏给有功之人,或是武艺高强之人!”
他这话一出,杨恩不由得一愣!
那薛举父子一听,立刻气得满脸通红,那薛仁杲刚要反驳,去被薛举给拦住了。
然后只见他冷冷的说道:“这位应该是程将军!齐王,程将军之言很有道理,这三件裘袍,的确应该是武艺高强之人得之。
下官虽然武艺浅薄,不过,自信在这里,还是配的上穿这件裘袍的!”
程咬金也冷笑道:“这可不见得!齐王府中武艺高强之人比比皆是!就是我旁边这位李校尉,也没几个比得上!”
他把右手放在了李大亮的肩膀上。
李大亮为人低调得多,忙摆手道:“不敢!程将军过誉了!薛将军武艺超群,纵横陇西,下官是万万比不上的!”
程咬金一听,摇摇头怒道:“你怕他什么?我看你的武艺除了秦大哥之外,这齐王府中谁也不能比!”
这是那薛仁杲再也忍不住了,愤愤然说道:“齐王,小人不才,愿意向程将军、李校尉讨教一二!”
薛仁越也跟着他哥哥说道:“齐王,小人虽然来自偏僻之地,武艺不精,不过偶尔也能射下几只大雁!
今日听程将军之言,方知齐王府中是藏龙卧虎之地,小人有斗胆,想领一件裘袍!”
旁边秦琼一听,心想,薛将军领一件还可以,你算个什么东西?
他一看这两兄弟如此不客气,也跟着掺合道:“齐王,下官虽然武艺不精,不过看着这白袍着实诱人,也想要请赏一件!还望齐王恩准!”
杨恩一看,这程咬金的戏演的不错,确实是个极好的帮手!于是故意说道:“这……这就有些不好办了!”
旁边的房玄龄看看机会一到,急忙插话道:“齐王!以下官看来,程将军说的也有道理,薛将军和二位郎君也同意比赛!
齐王,不如现在就去后花园大广场中比试一二,按照比试成绩,来确定这三件裘袍赏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