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玄元剑宗以剑修为主,但宗门内一直有几种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剑修当专注剑道,有人则认为,剑道也好,其他道也好,都是提升修为实力的一种。”
“有分歧倒也无所谓,道上论高下便是。可惜,以百里臣为首的部分人,却不这么想。不专注修炼,却总想一些歪门邪路。”
“而那百里臣,平时行事倨傲,依仗自身修为,以及跟剑宗长老的关系,搞得玄元剑宗,乌烟瘴气,上下不宁。”
“在玄元剑宗内,许多人早已经看他不顺眼!至于在下,对他也同样没什么好感。他的死活,我也并不在意。”
“只是,天罡青木剑对玄元剑宗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这些日子接触下来,我也看得出来,天山道友你为人不差,当属正道一员。”
“至于与道友相熟的苏十二,当年在蔚蓝星为针对魔族的壮举,莫说蔚蓝星修仙界,便是修仙圣地,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天罡青木剑若真在道友手中,我也不白拿,愿意等价宝物换回。”
“飞剑到手,玄元剑宗与道友之间的恩怨,也从此一笔勾销。此事,我可以玄元剑宗名声担保,往后绝对不会有玄元剑宗之人,因为此事为难道友。”
“如何?”
没从苏十二脸上看出什么,凌月殇也不气馁。
话锋一转,当即又娓娓出声。
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情真意切。
提及百里臣,眸中更有锐利寒芒闪过,毫不掩饰对百里臣的不喜。
一番话说罢,更是冲着苏十二流露出诚挚目光。
闻听此言,目光与凌月殇短暂对视,苏十二眉宇微动。
天罡青木剑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堪比天罡青木剑的灵宝级飞剑,倒也不是找不到。
别的不说,此番古神遗墟被修仙界发现。
等到各方势力探索古神遗墟结束,修仙圣地内的法宝、灵宝数量,必是成倍增加。
哪怕上古灵宝、玄天灵宝,也会出现不少。
物以稀为贵!
大量法宝、灵宝现世,修仙界中,这些宝物在以往的价值,势必大打折扣。
天罡青木剑虽好,可整套剑阵结合,最多也就堪比上品灵宝级飞剑而已。
比起上古灵宝,乃至玄天灵宝,自是远远不及。
若交出天罡青木剑,真能化解跟玄元剑宗的恩怨,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尤其,凌月殇还愿意以等价宝物换!
只是,这想法也就一闪而过,便马上被苏十二快速打消。
凌月殇言辞再怎么诚恳,他也无法保证,对方此刻这么说,不是在诈他。
况且,天罡青木剑整套飞剑总共七口。
如今在他手中的,却仅有三口。
其中,更有一口飞剑,乃是在天池山时,百里臣为阻他遁入空间裂隙,不惜自爆其中一口飞剑。
虽说百里臣手中,另有两只天罡青木剑的资源。
可成套飞剑,往往在炼制之初便是成套。
其中一口飞剑破损,整套飞剑连带都会受到影响。
哪怕事后补上,平时使用看不出什么问题。
真要结阵,势必会成为一处微小破绽。
破绽或许微不足道,可在有心人眼中,极有可能被找到并加以利用,从而导致剑阵被破。
而这情况,苏十二也根本没办法解释。
百里臣自己主动爆掉一口飞剑?
事实如此,但也得别人肯相信才行!
念头闪过,苏十二一脸从容的摇头,
“凌道友开出的条件,确实诱人!”
“倘若那天罡青木剑,真在山人手中,山人必毫不犹豫拿出来跟道友交易。”
“可惜……山人手中并无玄元剑宗的天罡青木剑!”
凌月殇眯着眼,眸中眼珠快速转动,一道道精光闪过。
自己话说到这个份上,眼前人却一再否认。
而表现,也确实看不出端倪。
这让她心中想法,不禁略有动摇。
难道……天罡青木剑果真不在他身上?
心里这样想,直觉却告诉她,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
不过,苏十二不承认,她也不好继续再多说什么。
除非出手试探。
可即便出手,在没有确定答案前,也不可能痛下杀手。
更不要说,眼下,还有要助力那莫怀空一事要做。
须臾,凌月殇深吸一口气。
“也罢,天山道友这样说,我也就这样信!”
“只是,他日若道友真拿出我玄元剑宗的天罡青木剑,休怪我提剑相向!”
“到那时……我的剑,可不听解释!”
凝眸警告一声。
话落,凌月殇也不再赘言。
足下步伐加快,沿着山间小路,以更快速度前行。
“唉!”
苏十二神色波澜不惊,心中却不禁暗叹一声。
凌月殇如此反应,让他不禁高看眼前人一眼。
此刻,倒是坚信对方,方才所言应是真心。
但决定已经做出,他没办法,也不可能这么快反复。
这一刻,已然暗下决心。
往后,绝不再动用那天罡青木剑。
待此行在古神遗墟要做的事情做完,必须再要去百丈坊市一趟。
要么设法找炼器师,将天罡青木剑重新铸炼一番。
要么重新收购几件更好的飞剑。
别的不说,自己手上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灵晶资源。
而到那时,玄元剑宗找不到更多线索,此事也只能无疾而终!
打定主意,苏十二步伐也跟着加快。
一炷香后。
珏山双峰,另一山峰道观大门外。
苏十二和凌月殇几乎同一时间赶来此地。
临近跟前,更能感受到眼前道观散发出的古朴气息。
这是历经漫长沧桑岁月,形成的独有气质。
道观大门乃是一座三间四柱式的建筑。
中间为正面,两侧各有一道旁门。
门上,悬挂着一张略显斑驳的匾额。
上写:道法自然。
大门两侧,两根楹柱上则各写有一句话。
上联:观天地,悟玄机,清风明月皆道意。
下联:法阴阳,明至理,翠竹苍松尽自然。
匾额斑驳,写着楹联的楹柱,也同样充满了岁月痕迹,满是古朴气息。
楹柱下方,更可见两尊形如石狮的瑞兽坐镇。